老彭补充说,“长久,但是也是要奔着上市的方向嘛。”
我点点头,“那我就按第二种做法来说说,咱们会面临的几大难点。首先,成本上有两高,就是场地租金高和人力成本高。这两个地方如果能大规模缩减,比如有些现成的场地可用或者稳定廉价的用人来源,那么基本可以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成功的希望;第二个就是竞争非常激烈,要找准细分市场,最好能找到自己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竞争,避开红海,这个解决了就成功了百分之七十;第三呢,就是现在要做,线上这一块不能忽视,开发平台和软件的技术团队也要很强,这个地方会比较费钱。如果这个方面解决了,能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赵总看起来就是个实干型的人,他认真地记下来了我说的每一个难点,然后问我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他再说他能想到的应对的方案是什么,还有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些人、场地和资源是什么。老彭在商界和教育界也打拼了不短的时间,也把他能找来的资源罗列了一下。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我们一步步分析起了解决方案,毕竟驰骋商场这么多年,赵老板手中的资源肯定最多,有些现成的场地都是他自己的,虽然计算成本的时候也是要计算进去,但是已经节省了一大笔实打实的房租的开销。
七七八八地讨论下来,这个项目的曙光慢慢就显现出来了。大家被这种创业的热情和头脑风暴的碰撞,都弄得有点兴奋。越聊越觉得很合拍。
转眼已经到了晚上,赵老板说一起吃个饭吧。
老彭跟我的性格不同,他能侃也很实际,赵总是潜在的投资人,但是毕竟还没有正式投资,他乐不得跟赵总多套套近乎,一个劲儿说好,然后给我递眼色。我本来也没什么安排,也确实觉得有些话题还可以继续地深入聊一聊,于是也点点头。
晚饭定在了东二环附近的一个川菜馆。赵总点完菜,抬头问我和老彭,“咱们喝点儿?”
老彭喝酒那是被拉美人民培养出来的,所以自然是极力赞成,“赵总有雅兴,自然奉陪到底啊。”
赵总转脸问我,“小许,你能喝点吗?”
我说,“咱们共襄盛举,扫兴岂非不美。那就陪两位老总少喝点儿。”
赵总很高兴,“小许好样的。可造之材啊。”
能喝酒就算是可造之材么?
不过职场中,酒桌确实也是重要的社交场合甚至是工作场合之一,只是自己心里有个尺度,不会酒后失态,或者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好。
赵总点了瓶红酒。
席间,赵总问我,“许安,老彭说你还在美国读书?”
我说,“是,在国内已经工作了几年,也有了硕士学位,但是觉得还是不够,所以这么大年纪,又到了美国再充充电。”
赵总点点头,“学习不是坏事。再说,你现在年纪也不大。”
我们又听老彭砍了会儿拉美见闻的大山,赵总也聊了聊自己的创业发家史,酒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赵总豪情满怀的说,“我当年一穷二白地打拼到今天的样子,觉得成事最重要的是两条啊,找准方向,和选对人。这次投资教育,就是我的二次创业,我不懂,但是我可以做刘备,论带兵打仗不及韩信,论出谋划策不及张良,但是能驾驭他们就可以。所以我很庆幸能遇到老彭和小许啊。”
从白手起家到亿万身家,赵总说这些创业的体验并不会让人觉得他自大,而是实在和亲切。
赵老板又继续说,“老彭和我呢认识好多年了。小许今天我们是才认识,但是我觉得你比一般死读书的人强,听老彭说以前你在教育领域也很有经验。今天见你呢,比我想象的年轻,但是确实有见地,也踏实,说话能到点子上,头脑又很灵活。我对教育是门外汉,投资个几千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能没有可信赖的人啊。我有个不情之请啊,你能不能先别读了,回来跟老彭一起帮我做这个公司怎么样?书呢,以后有机会还随时可以去读。但是创业的时机,不能等啊。可能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
赵总的这个要求提的很直接,也有些突然。
一般这种让别人说不读书就不读书的话,可能不会轻易张口,但是大概是事业成功人士,都自信心太强吧,这种一般人不会轻易开口的要求听起来似乎也稀松平常。
我并没有觉得赵总有多唐突。这样的邀请,起码能代表一种对我的认可。
而且,赵总说的其实不无道理。有些创业窗口,错过最佳时机,再进去就已经是红海,没有机会了。创业艰难,如果管理团队都是兼职,也很难把队伍带好。
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休学回国,这个牺牲和风险未免有点大,此时放弃,再回去读书就不知何时何日了。最关键的是,现在撂挑子回国,也有些对不起导师,毕竟导师下面的不少重要项目都是我在执行。
但是我策划这个教育项目,自然也很希望能孵化成功,甚至期望着或许有朝一日, 可以成为业内翘楚。如果做完策划就退出,感觉有点像是替他人作嫁衣裳,心中也未免有些可惜。
思来想去,这个项目呢,还是要分一杯羹。美国的学业呢,也暂时不能放弃。
两者兼顾,总要有个合适的理由。
“赵总,谢谢您的抬爱。这个邀请对我来讲有点突然。当初老彭找到我,我想的是不能辜负了老彭,所以尽心地做了这个企划。今天见面也是想再解读一下企划案,怕有什么写的不清楚,也算是给这个任务画个圆满的句号。”
大概是觉得我要拒绝,老彭开口劝到,“安妹子,我可一直要拉你做副总的啊。而且,现在机会这么好,错过了你不可惜么?”
赵总也说,“小许,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嘛!我们一下午聊了那么多,我觉得你是个能做成事儿的人。你放心,我这人对创业伙伴不会小气。作为初始团队的成员,肯定大家都有股份,薪水方面,也好商量。”
老彭和赵总都表态了,我也开口对赵总说,“今天跟您和老彭聊了一下午,确实觉得大家彼此的资源都匹配得上,我也希望能多些机会跟您学习。不过,我觉得我去美国还是对咱们这个公司可能更有利一些,因为咱们公司肯定需要一个海外事业部。”
“海外事业部?”赵老板和老彭第一次听我说这个话题,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