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三点,谈完各种事情,静下来发现,人生真的有趣,高中初恋的初恋男生成为了合伙人…。但是没有什么好尴尬的,时光让我们变成了更成熟更理智的人。
我还记得,高考毕业那个午后,确切的说是初恋高考毕业,而我因为跟她感情的纠葛,休学了一年。所以我再次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大家毕业,奔向下一阶段。而我,只能独自一人继续在物是人非的地方逗留一年。我们在学校附近那个麦当劳,外面是酷暑盛夏,人头攒动,空气中写满了燥热。而麦当劳里面,人不多,冷气开得很足,我和她对坐在靠窗的双人桌。她向来都是个沉默的人,低着头,时不时晃动着手中的可乐,冰块与塑料杯之间的震动,是我俩之间唯一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与她告别后,我对时间、声音等等一切触觉,都不再敏感。但是跟她相处的那些时光,我觉得时间被拉长的无限大,所有噪音也都被屏蔽了一样,我的世界好像是纯白色的真空状,在其中安静的想只跟她有关的事,其余的,都听不见也看不到。坦白地说,过了她以后,我对谁都没再有过那种奇妙感觉了。不是因为什么别的,而是因为,有的东西真的只有一次。过了以后,不是你不够努力去爱,也不是别人不够有吸引力,而是不会再有了就是不会再有了。
我和她这次见面,仿佛比往常更沉默。因为她叫我来的主题,是分享她的“失恋”故事。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是个很少很少吐露心声的人,若是吐露些许,也只会选择找我。高中三年,她找我说过的心声,屈指可数,那时候学习紧张,加上她又是彻头彻尾的定力极强的学霸,很少有什么能让她分心。而高考结束了,她开始有空去想感情了。于是,我坐在盛夏的阳光里,静静地听着,她和他的故事。我不知道那个午后我是怎么过来的,我只觉得世界更加纯白了,更加安静了,而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透明的一样,和这个世界,有着遥远的距离。她的声音本来就很温柔也很小声,加上我的恍惚,已经快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了,感觉有两个自己,一个在现实中和她见面,另一个自己,腾空在看地上的人。
我记不清她说什么了,跟她的一点一滴,很少有让我遗忘的。但是也许这件事情太特殊了,特殊到我没办法去面对。我没办法去用语言诉说对当时对她的感情的深重,有多深重,就有多没办法面对她说她爱上了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不爱她。心情太复杂了。一边是掉入深渊的绝望,我那么喜欢的人,喜欢上了别人;一边是刻骨铭心的疼,凭什么我当宝贝当命一样的人,在别人眼里,却不值得喜欢?一边是不想让她喜欢上任何人,这样我还能可笑的骗自己有一点点机会;一边是没办法看她黯然神伤,恨不得她喜欢的人赶快喜欢她,至少她就不会难过了。
在那个阶段,我恨过如今成为合伙人的这个男生。或者说,无论换做是谁,只要是初恋喜欢的人,都会成为心中头号第一憎恨对象。在那个薄如羽翼的年龄,除了这种毫无杀伤力的恨意,好像再做不出任何别的,发不出什么声音,只有在街头,失魂落魄的游走;只有在黑夜里,无声的哭泣。但是年少时因爱不到而萌生的对爱恋对象、对情敌的恨,如薄冰,很容易就融化。从未在初恋面前评论过这个男生,也未在这个男生面前表露过不满。那时候真的单纯,就算恨一个人,也小心翼翼的恨,不会做出任何对对方不好的事,连一个不喜欢的表情都做不出来。当对方跟自己说话的时候,也不会表现出冷漠异样,也会像跟其他人一样热情、专注的聊天,露出真诚的笑容。或者说,那时候的恨,也不是真正的恨,就是一种面对情敌,唯一的反应。当时过境迁的时候,彼此能完全没有隔阂的当朋友。也感激那个年纪成为朋友的彼此,正是曾经那份单纯、信任,奠定了现在还能一起合作、共事。我真的说不清人是怎么转变的,转变的缘由是什么。我只知道我本能的无条件的信任大学以前的朋友,从大学开始,人心就像隔肚皮,想要全方位信任、理解、包容,做不到。但是我对高中初中小学认识的朋友,会无条件的完全信任,不猜疑,一切都往积极的好的一方面去想。从来不奢求再结实什么推心置腹的新朋友,只想把现有的朋友们维系好,足以。
也许细心的人会发现,我在描写跟妮妮,跟前任,尤其是最近半年,描写什么都很粗糙,就是单纯的叙事,没有什么画面感,谈不上描写,只是像写流水账一样记事而已。可是当我想起跟初恋的点滴,我觉得,一秒钟的画面,仿佛都能被拉长成了一个世界。有无数细节需要去描写,去涂涂画画。我那个时候,真的如我所说,活在真空里,只有跟她的事情,其余的都被挡在心墙以外。而现在,纵然我想认真的只想跟谁有关的事情,也再也做不到了,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都会被外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打扰。
我们谁也不能永远活在过去,也正是有了过去那些炽热、真诚的情感,有过从高空坠落的绝望无助破碎感,大概才有今天可以不露声色的在人生舞台,坚定自信的起舞。也感谢每一份际遇,它们有的成为了美好回忆,有的成为未来的机遇。过去的点点滴滴,在心底,未来的路,要走的比谁都好,才不枉那些单薄岁月里,挨过的脆弱、孤独、伤心。
这个板块是否要关闭,静观其变吧。
假若真的关闭了,我也并不失望、担心。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某个信仰,不会影响到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某总局封杀个什么剧,什么app,什么论坛,就能去左右必然会来临的事物。我始终觉得,人如坐在一叶扁舟中,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而非逆天行道。那些妄以为靠着暂时的权利就能左右世界的人,是天真了,他们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得意洋洋,却不知道有双无形的大手,在他们身后,随时会给他们致命一击。
天涯一路同行板块如果不见了,很快会出现地坛一路同行,海角一路同行等等等。这也是个筛选的过程,筛选掉一批人,留下最执着最坚定的一批。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和环境,都不必焦虑,不必悲观地认为这个国家完了,不必理想化的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听从内心的声音前行就好。如果还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支持自己走好一生,那就先从眼下最基本的小事开始做起。把学业好好完成,把工作认真做好。多读书,多思考,多爱惜身体。
我始终认为,抱怨、愤懑,是弱者无力的举措,只能以此来发泄,却从未能做什么。真正希望世界变得更公平公正美好的人,都在低头认真做事,无心去吐槽、发牢骚。但是不得不说,人类还没有高级到可以把个人情绪转变成实际行动。世界上从来不缺乏键盘侠,却永远缺少有理想有智慧的实干家。我不关心他人如何过这一生,我只希望靠一己之力,首先让自己不后悔,其次让更多的人,因为我的存在,能多一些快乐,多一些活着的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