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好快,一天既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无所事事的稀里糊涂的过来。今天本来想好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结果一上午都搭在了陪老人在医院问诊,中午才回到家吃过饭后,就迟迟没有什么行动,犯懒到晚上又该睡觉了。
妮妮今天本来有两节课,结果下午的取消了,每每有人取消课的时候,都是她最开心的时候。要么能干脆不用出门去上课了,要么可以早回家。于是今天上完上午的课后,就没事了,决定下午逛一逛。我嘴上说好好逛吧,心里真心佩服她的不怕热和精力旺盛。虽然总嚷嚷着热和累,但是该逛街的时候从不含糊,不在乎什么天气或者人多。如果是我的话,肯定早早回家躺着去了…。后来她又想起可以看电影,于是约了那个好朋友,称为L吧,一起来看。L是家庭主妇,家里有两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家,有时候能忙里偷闲陪妮妮逛逛街看看电影之类的,所以我还是比较欣慰的。至少在男同事那件事之前,我还是一直很感谢L的存在,陪妮妮逛街吃饭聊天出国旅行等等,也是真心关心妮妮,挺仗义的那种。有了男同事这件事后,我也没觉得L有什么不好,只是更加明白还是不能指望谁能真正看好跟祝福我跟她的感情。她这些已婚异性恋朋友,纵然跟她当朋友当的再好,也不能指望她们能感同身受,因此她们把我跟她的感情当成儿戏,甚至觉得我俩早晚得根异性结婚都太正常,反倒如果是她哪个已婚女性朋友,特别感同身受我俩,特赞同,特祝福,我倒不适应了。我认为恋爱、婚姻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越走越排他,越单一,包容度越来越小。年龄小的时候,无论他人选择异性恋还是同性恋的,也许都比较能包容,但是随着长大,尤其是当自身做出了某种选择,比如选择跟个异性结婚,还有了孩子,再想让这些已婚有孩子的男男女女去认可,去理解同性之间的感情,真是不太容易。人们能做到的只有不断肯定自己的选择,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己走的这条路是对的,并没有义务去懂的和理解他人的选择。对我来说,他们不指手画脚,不友尽,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如果奢求他们能懂得,能理解,相信你俩同性之间的感情是靠谱的,是能长久的,简直痴人说梦。别说他们不理解我们,不说别人吧,我对妮妮身边这俩好闺蜜的生活就很不理解,一个是跟没感情的男人别别扭扭生活在一起,毫无幸福感可言,一切只为把孩子拉扯大;一个夫妻感情虽然还好,但是也并不满意,有种中年危机的感觉。这些事情在我看来,也都觉得不牢靠,不靠谱,没意思,走不长远,完全就是被生活淹没,赚钱养家带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明白世界上的大多数都觉得那才是“正常”的生活,并觉得就得累死累活挣钱带孩子,才算没浪费生命一直在努力;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才算没白努力。我明白,但不看好。就如同他们也会觉得我俩没孩子需要养活,等于彼此之间没有感情纽带,到了老了还无依无靠注孤生,多不靠谱多不长久。所以喽,她朋友不反对我俩在一起,我已经很感激,至于总给我那种觉得妮妮好像早晚得回归异性恋婚姻怀抱的感觉,我也自行消化了,置之不理了。今天还跟我姥姥说到,我现在不但不玻璃心了,而且还二皮脸了。
晚饭后我竟鬼使神差的打开电视看《我的前半生》然后异常想念跟她窝在沙发上,喝着小酒吃着零食看电视的感觉。我从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电视剧、窝在沙发上无所事事、零食啤酒,这些曾经都不属于我的世界。也从没觉得它们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放松。长年以来总强迫性的令自己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能看书就不要看电视剧,能运动就不要窝在沙发里吃零食喝啤酒。也花了好长的时间去适应她这种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泡脚丫子当废物的生活。其实我也不是觉得她这样有什么不好,只是我自己太焦虑太无法放松了,无法享受那份悠闲时光。而后来当自己孤身一人在外一切靠自己的时候,每每回到家里,播上个电视剧,吃个汉堡,竟觉得异常放松,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也踏上了看电视剧当废物之路。也不再想什么有意义没意义之类的事情了,能不想那些不愿意想的时就不去想。虽然不在一起,但是同步看着,时不时一起讨论剧情,根在一起的时候也没两样。无非是看不到摸不着,而我们彼此都太熟悉这种感觉了。我们都想念对方,但也都学会了如何小心翼翼守着这份想念,不让它变成隔阂和吵架。过两天又能见到她了,既开心,又有淡淡的忧伤。每一次见面,纵然开心温暖,但同时也是见一次少一次。不过也没关系了,每次与家人告别,走入机场大厅后,我都对自己说:距离相聚,又近一天了。
我特别佩服她的精打细算,她也不差钱,不会为了省钱而怎么委屈自己,但就是比我多了这种能力…。我去超市,缺什么就拿什么,拿完走人,继续做下一件事。而跟她去超市,就得多花至少2倍的时间,洗发水、洗衣液等等这类洗护柜台,她能同时捧好几个瓶瓶罐罐在手里,算出怎么买最划算,每次一到这种时刻我都是一脸懵逼,目瞪口呆地看着她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对我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或者说我宁愿多花点钱速战速决哪怕回家歇着,也无心去计算单价,觉得节省的块八毛并不能带来幸福感。不会铺张浪费,但不会像她一样一定要比对出来个最优。像牙膏肥皂这类东西,我觉得用啥都一样,能用就行,她就不一样,在我印象中,光护发素,她有4种,洗发水有3种,牙膏有5种,而且互相之间不能替代,不是说我买了A就可以不买B,必须AB都有才行,没有买到,她就会时不时在我耳边叨叨几句,直到我终于忍不了了,起身给她买了,她才消停。不过常常都是还没消停两天,又告诉我啥啥没了,要买。最开始在一起生活觉得好烦啊,去超市浪费时间,买她需要的刁钻东西也费时费力,怎么就不能用同一种洗发水护发素,怎么就不能到超市想买啥直接拿不要比来比去的。
还有就是出行,在美国自己开车,回国交通太累心,开个车还不够担心受怕的,所以都打车。她有点晕车,所以不爱坐小车,于是非常鄙视我去哪都打车,说我又浪费又不能吃苦。这点我就很生气,跟她说,难道非得烈日炎炎下骑车才叫能吃苦?那为什么***不天天骑车?我承认自己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也是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吃苦并不一定是值得称赞的行为,有的苦,如果可以合理的避免,那就不用吃。比如我明明打车可以十分钟凉凉快快舒舒服服到,为什么要坑哧吭哧的坐地铁又到公交再走路的一小时才磨蹭到?自己累的臭死还耽误功夫。这些我都跟她讲过,但她一口咬定我就是懒。我也懒得和她争辩,她出行愿意地铁公交我不拦着,而我出门就打车,她也拦不住。最近天热,她也几乎都打车,我很厚道的没去反问她你不也是经常打车吗。好多事情,慢慢的变得知道就完了,不用说出来点破了。俩人性格,成长背景都不同,能一起相处,已经实属不易。我也学聪明了,她爱精打细算爱买各种各样的洗护产品那就随他去,我自己爱干什么就继续干,随她说什么也不往心里去。于是也就都越来越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