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像是场空梦,转瞬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敲门,看到的是完全陌生的脸孔,对方也不知道,小白家搬去了何处。那个中年妇人告诉我,大概已搬去成都,因为家里生意的原因。我无法死心,一再追问,有否留下东西。答案是否定的,是充满叹息的。
我从深巷里出来,还是秋天的午后,有淡淡的阳光,我在那一刻,感到自己对爱情的心遗失在了这个秋天。
有时,我经过小西天的时候,会想起那时候的点滴。例如新外大街有一个不错的包子铺,离地铁站很近,我和小白第一次在一块吃饭就是在那家店。
小白当时说,以后我们要军警一家亲啦。我则撇了撇嘴说亲个P,本人这辈子最不待见的就是警察。他在对面嘿嘿地笑,很开心的样子。
小白离开后,我还时常跑去那家店。有时是外带一份皮蛋瘦肉粥外加3两包子,有时也进去吃。后来,因为搬离了小西天,就真的很少光顾了。
那阵子,由南到北,每天上下学,我在城市中游游荡荡,像是一个孤独的孩子。
有时我想起小白,虽然不晓得他身在何处,过得好不好。但总觉得,说不定那天,有那么一天,他会给我来个出其不意,出现在我的面前。
只是,这个出其不意始终没有出现。
小白
秋天或许永远和爱情有关,离别或者是重逢。
我一直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小白了,然而,我们最终还是有了相见的可能性。
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那天,我接到哥们的电话,四川那边的某书店邀请他去签售,我作为助理的身份和他搭了当晚最后一班飞机飞往成都。
不巧的是,第二天下起来连绵的雨,活动被迫推迟一天。
于是我撑了伞,漫无目的的在一条街上溜溜达达。
转过街角,我发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馆,虽然是下着小雨,店前依然有营业员举着传单给为数不多的路人发放。不过这些都没有那个店的店名让我愕然——半年之约。
我心跳不止。我无法控制我自己的脚步。我还是走了进去。
那是上午的10点多,半年之约里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多,几个年轻的店员,正在轻声细语地招呼客人。我知道,这个时间,任何一家咖啡店的老板都不会出现,虽然它刚刚开张不久。
一个年轻的女店员问我,先生,需要用些什么吗?我犹疑了片刻,我对她说,对不起我打听一个人。
小白已经回来了。
那个女店员告诉我,这家店的老板,确实叫小白,而且还是一家以咖啡快餐连锁的店。南方很多城市都有。
我问她,老板每天都会来吗?她笑着摇头,不一定。但是今晚一定会来。她补充说。我问为什么,她说今晚半年之约有一个热闹的聚会。
我谢过这个微笑而耐心的女子,转身离开。
我想我要承认,小白的忽然出现,是我根本就无法预料的,但他开这么一个咖啡馆,叫这么一个名儿,确实有点意思。
爱情回来过
我回到宾馆,是中午的12点多。
我煮了一杯清咖,靠在窗前,迷茫的看着窗外。
我回忆起和小白在一起时的往事,感到时光的飞速流转。
盛宴已经结束
从宾馆出来,是夜里的九点多。一路过来,整座城市,似乎还在沸腾,笙歌摇曳。我知道,这个时间,整座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咖啡馆,一切正在酣处。
走了很远的路,我来到了半年之约。
隔着一条街,我站在半年之约的对面,看到不时地有人开门进去或者是离开,隐约可以听到里面的喧哗。
周遭来来回回的车,没有间断过。我伫立在街边,迈不开想要进去的脚步。我想,大概就像那个年轻的女店员说的一样,小白已经在里面了。我只要走进去,就可以看到他,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然而,我的脚步像是灌了重重的铅,无法移动,我只是站在原处,想象小白已经站在里面。我不能确定他如今的模样,我也无法知道我们不再见面的这些个日日夜夜,他到底都有过怎样的故事。
我的记忆还停驻在那个秋天的午后,他站在机场的安检通道前,阳光照在脸上,眼内充满哀愁。我感到我爱情的青春,已经出发多时,离我渐行渐远,而现在,我可以确定的是,它已不再有回来的一天。
半年之约的门这时打开,里面走出一群人。男男女女,喧哗不断,像是一场爱的盛宴突然散场,他们正在离开。
我站在街的对面,想起小白和我,又想起小西天的日子。我忽然发现,我们其实是一群在爱情的盛宴里走失的人。
有过一些想要找寻的念头和欲望,可是盛宴已经结束,人们已经离开。
我站在街边,还是决定离去。爱情已经回来过,我确定这一点,或者说,我亦是只能如此。
再见
回去的路,夜风渐起。这个秋天的夜,居然有些许风寒露冷。
我想起那年的秋天,我一个人突发奇想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当了一回二房东,虽然那个地方早已经不属于我,像是忽然消失不见的童话。
我轻轻地去触摸自己的眼角,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每次回忆到这个片断,我都会流泪。而现在,我发现我的眼角,并没有那种咸涩的泪液,甚至一点都没有湿润,还是那么地干涩。
长长的夜街,霓虹迷离,此起彼伏的车声,还绵绵不断,隔着隐约的喧嚣,我听到我心底深处的声音。
我说,再见,小白。
PS:Just a Micro Novels,Nothing to do with the fact and do not ask anymore.
统一解答:我的标题标示了【小说】和【故事】,从字面意思来看,已有不同,所以涉及内容,文笔,事件等也不同,请各位动脑子,以后类似问题不再回答
一路上有你·站在虚构这边·半年之约(贰)·写在最前
倘若去掉小恨
你就是我全部的亲人
我爱你,樱桃颤抖
我爱你,鸽子生锈
世界这么大
找不到一个可以哭泣的人
黄昏徐徐降落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吻你
像从未吻过一样
穿过你
才知道自己一直孤身
落日下的山河
该消失的都消失了
惟余你我
最冷的日子
把自己披在身上取暖
星空浩瀚
明月是明月的前身
你是虚构的
只能在虚构里爱你
世界需要灰烬
我才长出一颗心
——————By 大卫 玉兰
如果说人生由一个个的镜头故事构成,我喜欢景深浅一点的,构图丰富一点的画面。
虚化的背景或者焦点能够更好突出被摄主体,这是玩味构图的基准。
我的每个日日夜夜里,都是由这些虚虚实实构成。
回想三年前,我开始动笔,构置一部故事的点点滴滴,耗时303天。
如今,时过境迁,回首当初,不禁喟叹: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突然在这个时候给《半年之约》续笔,是毫无征兆的,也没有预计的;所以说写到那里算哪里吧,这个不算坑,只是我想说多少的问题。文字里对于虚化的迷惘,是我内心有所保留的部分,对于现实的白描,是我对于现实中的不置可否;我记得在我一哥们的签售会上有粉丝一直纠结他笔下的周周到底有这个人么?哥们无奈苦笑,你是到底想看一部文学呢还是想当一个打探家常的好事者呢?有时候,点到为止的意义大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