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点儿关于“出轨”的事情。
我们两口子都没有出轨的经历,但是却也见识过出轨的事情。
我告诉大家:出轨是会上瘾的。
不是指那些有性癖的人说的,而是针对那些无心而有形的情况说的。
我们接触过的有出轨行为的人,都不觉得自己出轨有什么不对,最多也就是觉得自己一时愧疚于当时的枕边人罢了。
出轨,说真的,很平常。
往眼前看,不要说L没有婚姻法来约束,很容易出轨,就算是在婚姻之中的纯粹异性恋,出轨不也比比皆是吗?
望过去看你,五四时代,徐志摩和陆小曼不也是出轨在先再婚在后的吗?
那么出轨这件事不好说的地方也就在这里:移情别恋,也是人的权利,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你承认爱情自由,婚姻自由,那么就要接受一个悖论:出轨。
所以,有的出轨者大言炎炎:对,我是对不起她,那又怎么样?爱情没了,难道为了别的留下来吗?
我仍然不愿意在这里做价值判断(王晓波博士说,做价值判断最容易,兔子都会:母兔子好,大灰狼坏,这不需要太高的智力),我还是说生活的常理——
出轨,在伴侣关系中和什么相似呢?和考试作弊相似。
为什么作弊?因为想要获得好成绩又不想付出相应的努力,或者是知道自己得不到那些成绩又不甘心。出轨呢,类似。想要获得新鲜感或者激情又不想对现有的伴侣关系做出修改,或者是知道自己还需要现在的伴侣但是又贪恋新鲜刺激的对象。
二者的结果也很相似:一旦被发现,从“成绩”到“品行”都受到否定。
我读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说我“最坏”。所谓“坏”者,因为我自己是好好读书的,但是我却随便别人考试抄我的。这是我和那些打架逃学滋事的学生结成同盟的原因。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也来找我,希望我在某次考试中给他一点照顾。他很不好意地说,最近忙着复习别的科目,这一科可能要够呛。其实什么理由对我来说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个人自己的本事和这次作弊的难度。我考虑之后表示可以。我最好的朋友对我说了一句话,她说他完了,考试不能作弊,作弊是会上瘾的。
果然,后来那个同学的各科成绩都开始下滑,我想了想,明白了我的好友那一针见血的预判:一旦有了捷径,谁还愿意去付出辛苦的努力呢?可是作弊这种小打小闹的手段,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另一部分甚至是很大的一部分,作弊是解决不了的。经历过高考洗礼的人都知道,你能抄死背的内容、选择题的答案,你能抄那些灵活题的答案吗?可是,一旦失去了努力的耐心和吃苦精神,那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下降。原本是靠作弊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在却要靠作弊来保住自己的最起码的分数,成绩能不下降吗?
成绩下降了,当然更加想要用作弊来快速挽回……
这就是作弊上瘾。
同理。
伴侣关系中失去激情和热度,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就跟考试就因为那么几个填空选择考不了高分一样。改善进步挺难的,可是用出轨可以解决。
只不过,一旦出轨的甜头尝到了,每次和伴侣有了问题,甚至只是觉得沉闷了,都不会想要去修复关系,而是想要再找一个来满足自己。
一旦被发现,就离开这一个索性和新欢在一起。然后又遇到问题,又出轨,如果被发觉,就再次和新欢在一起(甚至有的时候,这新欢却是前任,更恶心的还有这新欢是前任的现任……)。如此循环,早已失去了维系经营一份感情的能力,只是不断在出轨和预备出轨之间反复。任何一段感情都无法长久,还要说,爱情总是令人失望。
这就是出轨上瘾。
出轨上瘾的人没救。
TA活该一辈子得不到长久的甜蜜,活该一辈子越来越觉得爱情失望。这种人你别跟我说不想再找了,不相信爱情了。套用《红楼梦》里贾政老爷的一句话:你再提爱情,连我也羞死了。
咱们先不说出轨对伴侣关系造成的伤害,就说这个生活的逻辑好了:出轨是会上瘾的。
何况L的伴侣关系又没有法律约束和保护,要是还想自己能有好日子过,就得“珍惜伴侣,远离出轨”:
告诫那些没有出轨经历的L朋友,咱们要自律自爱;
奉劝那些曾经出轨过的朋友:咱们要赶紧反省自己重新回到安全状态下;
提醒那些被伴侣出轨伤害过的朋友:咱们不要用出轨去平复自己;
如果你身边的伴侣曾经有过这样的“不良记录”,也请你想好两件事:一,如果你原谅了她你们重修旧好,那么请你们珍惜,爱护彼此的关系,不要让她沦入这种轮回;二,如果你认为她已经是上瘾的那种,请你珍惜自己,不必太介意,没有介意就不怕伤害。
来个狗血的,这个绝对狗血——
最著名的L之城是哪里?
呵呵,大家知道的啊。
有一次,从那里来了一个小筒子,说要学习怎么开展L的互助活动。
私下聊天,她说那边的社区,有的很多L就住在一个小区里,前后楼那种。我们羡慕啊,这不就是美国电视剧嘛。
这妹子接着说:乱。
我说怎么会?女人啊难道打架吗?
她说,推庄(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啊)。
我们不懂,她解释:这几个月A和B,C和D,后来A和C,然后C和B,然后A和D,后来B和D……
这个估计挑战了你们的底线了吧?呵呵。
再说一个不那么狗血的啊,这个段子的主角可是我们家的朋友,我家内掌柜跟她认识十多年了呢:
这个简单,就是,我们这朋友,是个L,而她哥哥,亲哥哥,是个G。
……
真的,你不知道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空虚的父母,多么希望用别人的一生大事来满足自己。
我那个剩女同学,第一千零一次被介绍给人。
对方居然不在北京,而且人家也不准备到北京来。我同学国家公务人员啊,经济适用房都到手了,怎么可能离开北京呢?
不知道介绍的人脑袋里进了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