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有人对我说,你觉得你和她合适吗?
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什么意思,而且我们也不是很熟,所以我就笑了笑没有说话。
但是问我这话的那个人,却曾经跟我说过她自己的很多感情上的事情。
她说她常常喜欢上一个人,觉得对方非常好,而且有时候,对方也很对她有感觉,但是,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长的时候三年五载,短的时候半年一年,最终还是无疾而终。
她说,总觉得实际上开始觉得合适,慢慢却不那么合适了。她觉得感情让她伤透了。
我没有她那么多的感情经历,也没有她那么容易受伤,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懂得爱情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包括在这里,如果有年轻小朋友来问我怎么谈恋爱,我是真的不会回答,不是不愿意,而是不会。
我和我家内掌柜合适不合适,至少我现在觉得是合适的很合适的非常合适的。相信她也这么想——那天她对我说,我就是她的初恋,因为她已经不记得爱别人的感觉了。
我们也并非天生就那么合适的,只不过,她能接受我不为人接受的那些部分,而我也能接受她不被别人允许的那些部分,这就让我们感觉在这世界上除了彼此、再也没有更合适自己的人了。
所以,我想,有一句话挺有道理的:爱一个人就看怎么对待她身上的你不喜欢的那些部分。
最初我们相爱的时候,她身上的那些部分在那里,并没有时间行消失,日久年深,她身上的那些部分可能还在那里,如果我开始嫌弃厌恶她,那就是我自己的心变了,不是人家的问题。
最初相爱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接纳甚至用欣赏的眼光看人家身上我们不喜欢的部分,那么我们就不该在后来去厌恶人家这些部分。如果一开始我们只是忍受的话,那么也是我们不对,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沟通,改变,双方都应该为了彼此做一些修改才对。当初不这样去做,将来人受不了了,怪谁呢?
最初相爱的时候,我们自己不是完美的,人家又是怎么对待我们身上人家不喜欢的地方的呢?也许提出要我们改,我们因为热恋所以愿意去改;也许接纳包容了,我们于是不觉得自己不被喜欢。那么随着热恋的消退,是不是我们就不那么愿意去改善自己了呢?是不是就不愿意接纳面对对方不被我们喜欢的部分了呢?
爱,也是一个木桶原理:容量的关键不在最长的那一块板子而在最短的那一块板子。你对你的爱人接纳的最底线到什么程度,才决定着你们的爱到什么程度。
新的一年来了。
活到四十岁,我对新的一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或者感觉了:年年如此,今又如此。
本来,元旦的时候,有朋友叫我在这里发表新年感言的,我这个人不喜欢家里有太形式感的东西,能免则免,在这里也一样,就没有说。
仔细想一想,其实,这是我和她的第十一个年头了。我们正在走向自己第二个十年。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喜欢,我愿意这样的开头还有很多。
我不喜欢重复的话题来回来去地说。
虽然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
不过,问题是老问题,答案自然也就是老答案。
人生所有的问题都不过是“拔河”——我十六岁就铭刻在心的一个词。
“拔河”能不能赢,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只看“对手”是谁。
对方十分强大,那么我们也变得强大就是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自己比对方多一些力量。
无论何时,拔河要赢,就要让自己这边“重”一点,我们往往要找一些“吨位”很大的人来压阵,其实,这就是——“自重”。
人自重,然后人恒重之。
无论是面对性取向的不被接纳理解,还是面对感情的莫测与易变,还是面对未知的未来和伴侣之间的琐碎关系。
人只有自重,才能和一切要夺走我们手里的绳子的力量抗衡。
唯一我们无法战胜的,就是时间。有一天,如果时间要夺走我们的爱情或者爱人,我们毫无办法。除此之外,一个人能拥有什么,是因为她的“重量”配得起什么。
无论是家里催婚,还是三角恋,还是总不能维持一段长久的爱情,这些Les的问题和直人的问题到底有多大区别?
家里催婚——一个人不愿意和一个异性结婚,和一个人不愿意随便和一个异性结婚,在本质上也许不同,但是在表现上又有多大区别?
三角恋——那形成三角的感情对象,究竟是三个同性还是一个异性与两个同性,又有多大区别?
无法长久融洽的伴侣关系——这在异性恋中发生的比例恐怕不比Les中少吧?
总有朋友说“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发问者自己那里:你做过什么,你想要什么,你为什么想要却得不到,你害怕什么,你害怕失去的和你想要的如果不能两全,你愿意放弃哪一个?
这些问题除了发问者自己,别人怎么能给出答案呢?问自己,自己回答。不要企图让别人说你想听的话。
所有的技巧都是次要。
为什么那些别人的方式你做不到?别人的方式具有的先决条件你没有,或者你不想有。
一个人的生命是要自己负责的。那么一个人的取舍也要自己抉择。别人可以舍弃一些达成一些,这是别人的方式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些先决条件,那么任何方式他都做不来。
能接受什么,绝对不能接受什么,谁在谁的前面,这些都是一个人自己内心的声音。问别人都是白问。
直面自己内心的人,才会自重。
在Les这条路上,不是一句“我要自强”,就阳光普照、百花盛开、康庄大道了。
我们当中有的人学历低,有的人生活在封闭的小城市,有的人收入微薄,有的人因为年龄的缘故在婚姻中或者有孩子,有的人有保守强硬的父母,有的人有不得不照顾的家人……
我们当中有的人久久单身,有的人伴侣之间摩擦不断,有的人在婚姻的压力之下,有的人在异地恋的守望之中,有的人自己或者伴侣有病在身,有的人自己或者女友总是“桃花”不断……
生活就是一部热播的狗血肥皂剧。一个人会不会成为主角,那不是看这个人是否幸运,而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够分量”。
没有人是因为幸运所以幸运的。所有幸运儿都是因为不觉得自己不幸才显得幸运的。
那些索性踏入异性婚姻的人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一边踏入婚姻一边对被自己丢下的恋人说“我爱的其实还是你,你不要离开我”,这样的人不自重,她活该成为各种狗血剧情的导演兼主演。
那些明明知道别人不爱自己而痛苦的人没什么错,但是如果继续死缠烂打、闹的天翻地覆,终日沉溺烟酒,这样的人不自重,她活该成为自怨自艾、扶不上墙的烂泥。
那些选择了形婚的人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不想好形婚的长久性、欺骗性和复杂性就去做,这样的人不自重,她活该在接下来“催生”和不断地家族生活的要求中被折磨。
那些一时冲动出柜了的人没什么错,但是如果出柜之后又抗不住家里的“暴风骤雨”,又想用欺骗做缓兵之计或者妥协顺从,这样的人不自重,生理取向都可以迫于压力改变的人活该不被信任。
那些为着要父母接受而难过的人也没什么错,但是如果因为父母不能接受就哭天抹泪、纠结痛苦不能好好去爱,这样的人不自重,她活该成为妈咪宝贝、在父母的怀抱里吃喝拉撒、变成个大头小身子的怪物。
那些时不时关怀前任或偶尔对别的姑娘多看两眼的人也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纠葛在三角情感里,一边说“我不忍心伤害你”一边说“我不忍心伤害她”,这样的人不自重,她活该成为“脚踏两只船,两船一起翻”的落水者。
凡此种种不自重者,都无法与生活“拔河”。
一个不自重的人,我们说什么对她能有用呢?
以前有人问我,是不是我们是Les,我们就得比别人更高尚?
当然不是。
但是我们要自重。因为我们已经在“逆风”的风向上了,如果我们不自重,用什么来让自己不被“大风”吹得粉身碎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