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话题的三个个案,第一个的魔障在自己的生活习惯。第二个的魔障在自己的生活期望。第三个的魔障在自己的人生追求。三个其实殊途同归:LES争取幸福的自由与未来,源于自我的觉醒与解放。
今天,开始一个新话题吧。
——“爱情与欲望”
当我那天看见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十岁的小女孩在那里放诞地讨论同性性行为,当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如今的青少年甚至来不及长大,来不及体会青涩朦胧的爱,就毫无禁忌地接触性,我觉得担忧,觉得这不利于一个人真正追求和拥有自己在性爱方面的幸福。
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可笑:我不是惊喜于杜拉斯《情人》中表达的那种真挚、朴素的对情欲的态度么?现在的时代、对性禁忌的解除,不是走向开明的脚步,不是社会开放的曙光吗?
包括我自己的爱情,我青少年时代的爱情理想和她带给我的现实一样,但是我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情人却不是她的模样,我究竟是爱上她还是被欲望带到了她的身边呢?
于是,在这个话题前,楼主我不是一个启人者,而是一个思索者。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追求爱情。
每个人不都愿意承认自己是被欲望所左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侣是因为爱情而留在自己的身边。
每个人都不愿意遇到一个被欲望带到自己生活中的人。
每对伴侣在浓情蜜意的时候,都会说“我爱你”。
每对伴侣在恩断情绝的时候都不再对对方有任何欲望。
每个Les和直人女性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产生爱情/欲望的对象是同性。
每个Les都说自己想要找一个女性相爱,而不只是想要找一个女性做爱。
每个反对同性恋的人都会说同性爱是“被欲望操控的”,不顾社会规范的行为。
……
我们究竟是在诉说真相,还是在遮遮掩掩?
我们究竟是罔顾社会规范而“惟欲是从”的一群,还是超越禁锢懂得真爱的异端?
——有请各位——
这个问题,曾经是我用来拷问自己的。
我反复思考之后,真心地觉得:我还是不会和对方产生爱情。
外形、性格、人品、趣味,气质,这些全都具备,而且也表示爱我的人,不是没有出现过。
不是没在我家内掌柜已经和我在一起之后出现过。
我承认,我受到很大的诱惑,在许多时刻。
那时候,我曾经自问:不考虑“同时拥有”这么可笑的痴心妄想,我会不会选择她而离开我家内掌柜。
出乎我自己意料的是:我的答案是很坚决的——不会。
不是道德原因,不是自我约束,是我一想到要失去我家内掌柜,我就难过得不行。
这样的事情是我从未和我家内掌柜说起,事后就忘了说了。但是,我的自我拷问我记得清楚。我知道那就是爱情,和欲望,和精神共鸣不完全是同一回事。
我觉得伴侣之间的坦诚,很大程度上是让对方知道对方拥有什么,可能会失去什么。
而不是,“报喜不报忧”,只说“我爱你忠于你不会看别人一眼”“我的爱情在你这里灵与肉都有,在别人那里只有精神(肉体)的吸引力”云云。
或者,这就是我没有人性的表现吧。
我们爱上对方的时候,总会向对方呈现好的一面,安全的一面,温暖的一面。
但是,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恩爱。
否则什么叫做“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呢?
不是有的东西随着肉体的泯灭而失去了吗?
只要人活着,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我问“爱情还是欲望”,就是想要明白,究竟是什么在真正左右着我们对待情感生活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是压垮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两口子从来不会对对方说“我不会的”,除非,自己能确定不会的。
“不悔”不是一句承诺,而是一个事实。
那么这个事实一定有它的条件和可以改变它的可能。
我们彼此了解这个,或者,一点点了解这个,来确保不会不知不觉中伤害彼此。
各位,容我慢慢道来:(@大刀客的袖子 @遁地行 @树姐 小马以及“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跟贴各位,^_^)
-----------------------------
在遇到我家内掌柜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没有爱上过任何其他人。
遇到那个诱惑的时候,我似乎清楚了一点儿“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不会爱上别人,即使那个人的各种条件看上去都具备了。
爱情,似乎既不是先爱上对方的精神,才爱上对方的肉体的;也不是先对对方的肉体有欲望才欣赏对方的精神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精神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地占领。我的肉体也绝对不足以满足任何人(总有更好的,人也总会衰老的和厌倦的。)
之所以,我们尚可以相爱如斯,有两点我认为很关键:
第一,她满足我的某种深层的生命感受,这种感受中有“被需要”的成分,也有“被赐予”的成分,这种感受的准确互动,让我非常快乐和温暖。
不管别人如何能和我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何欣赏我、崇拜我、愿意奉献给我什么,无法带来这样的感受,都是无法让我产生爱。
举一个例子。
我告诉过她(而且这也是事实):我最心疼她的孤独。
我家内掌柜不是一个看上去很柔弱的人,也不是一个气质上很忧郁孤独的人。相反,她总是看上去朴实耐劳,快乐平静的。但是,从第一次看见她,我就觉得她“孤独”得让我心疼。
她越是一个人开心地做着什么,我就越是觉得心疼她。
她欢快地对着花朵照相,我看着她,不是赞赏她的能干,不是分享她的愉快,而是心疼,心疼这个专心致志的小孩子,觉得她那么单纯弱小。
我看见过具有忧郁气质的人,也看到过具有孩子气天真快乐的人,但是,我没有办法为那些感觉“心疼”。这种感觉没有人可以理解,也不需要别人理解。
我的心疼方式就是陪着、由着、允许她。虽然,你会说,她是自由的,她不需要允许。但是,她喜欢我在旁边看着她做这些,她会觉得被关注、被纵容,为此而愉快。
她其实不觉得自己孤独,但是她享受我对她的这种感觉和我这种极为少见的心疼方式。我们可以在彼此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中,获得愉快和温暖的感觉。
同理,她心疼我的地方也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她总说心疼我缺衣少食。事实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觉得我不是这样的;第二种是觉得我的确如此,应该改成什么样什么样。前者不必说了。后者,我往往觉得十分不以为然。
可是,我家内掌柜(她是行动派,很少说、直接做)她就觉得我不够。她怎么都觉得我不够。这是连我都无法真正体验的、属于她个人的生命体验。
我从来没有想要别人这样对我,我觉得我不缺衣少食,我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每每有人为我做点什么,我反而总是觉得亏欠和不悦。
但,她的照料却如同冬天晒过被子上的“太阳味儿”一样,令人留恋。绝大多数时候,我很喜欢她的安排;少数时候,我会告诉她我不喜欢我觉得怎么好。
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外形气质,不管对方和我有怎样思想、品味上的共鸣,都无法代替这种最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