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乖小孩”都要成长为一个大人。
楼主我当年在祖父母的管教之下,也是一个十足的乖小孩(虽然蔫儿坏),但是,所以可以成功地走出家庭的影响,从容和我家内掌柜在一起,主要不是“反抗”,而是“疏远”。
我的工作、我的专业、我的朋友、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一切,都渐渐不跟家里长辈交流,渐渐地,就形成了他们插不上嘴的状态,也就很容易“自作主张”了。
必须要坚定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虽然,一开始会很艰难。
我刚工作的前三年,祖父母的老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离我的单位很远。我家叔伯姑姑们就邀请我去他们家里住,有几处离我单位很近。
我第一个月住在姑姑家,然后,我发现我基本上只是把“上学”变成了“上班”而已,其余一切都像孩子一样的被照顾,被管束,我觉得很不自由。
四年大学,我已经习惯了自力更生,所以,我就毅然搬出来,回到老房子去住。每天上班骑自行车一个小时,老房子没有取暖设备,我需要自己生火。一来我不会,二来我父母怕我煤气中毒,三来我没有本儿,没办法买煤。我就在几乎没有取暖的状态下,在这栋房子里生活了三年。
但是,这种自由,对我非常珍贵。
首先最意想不到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儿就是:我获得了现在这处房子。这是我选择L生活的基础之一:自由的生活空间。
四年大学里,我靠比赛获得学校的津贴和特殊待遇;我串宿舍卖过小东西、给企业写宣传性的报告文学挣过稿费、在电台作过兼职主持人挣过外快,为了还买书欠的债,我还擦过皮鞋、送过外卖。
虽然,在家里我是祖父母的宝贝,但是我不缺少靠劳动挣钱的光荣历史。
骑车上班的日子里,我最惨痛的经历是:
被六级大风吹到国务院的大门里,由武警“押送”出来;在冬天雪后镜子面一样的马路上骑车一个半小时没有摔,到了单位门口摔了,几乎破相。
冬天,水龙头冻住了,我要先去邻居家里借一壶开水把龙头和下水道浇开,然后才能做饭和烧开水。
太多艰难,但是,若为自由故,诸般都可抛。
为什么我要那般坚持地留在一个并不舒适的环境里去独自生活。
我那时候并不知道后来房子的事情,所以我不是为了图谋这房子而坚持的。
我要自己的生活。
我有工资,足够吃饭穿衣买书。
我有空间接待朋友。我有权利不接电话不听那些对我的“建议”“要求”。
我可以享受寂寞。
我不用在思念一个人的时候用看书来掩饰自己的神情;我不用接触什么人、几点钟出去、去哪里都交待。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说谎。
对。说谎。
对一个Les来说,“说谎”是没有办法杜绝的事情。
或者,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说谎”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手段而已,它不一定涉及品行。
我在这里鼓励过“坚定”“自强”“包容”“淡泊”,我从来没有鼓励过“诚实”,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诚实”是必须分事情,分对象,分意义的。一味鼓励“诚实”,对Les来说,简直就是鼓励她去裸奔。
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时间权利,就有了“说谎”的资源。
你可以和一个女生面对面深度沟通的时候告诉你的家人,你在看书或者加班;你可以告诉追求你的男生你去外地开会,而告诉你的家人那个男生已经有了别的女友。
没有这些“谎言”,你要怎么面对这个花岗岩的世界?哭着求他们允许你的爱情还是用“劈山救母”的力气去对抗?
今天一上来,看见小马的那段,心里有些感想。
前几年,国内流行一句话,叫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句话当时就叫我很不喜欢。
孤独是一种能力,孤独怎么会可耻呢?
一个人总要寻找人群来解脱自己的孤独,那就意味这个人缺少一个人思考、感受的能力;也就意味这个人必须取悦、顺从别的人,这固然对社会来说不失为一件凝聚人心的好事,但是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大有被胁迫之嫌。
一个Les追求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要能面对孤独。
这种孤独,即便置身在亲人之中,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中,甘于孤独,只有两种可能:一,向这个世界乞求理解和接纳;二,作出许多吸引眼球的行为来换得关注。
前者,又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因为这个世界的强大力量而扭曲自我来妥协;第二种,因为不被世界理解和接纳而备受伤害。
后者,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过分吸引眼球而扭曲自我。
可见,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我们本来自然而追求幸福的心发生改变。
真正有个性的人,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
所以,承受孤独,没有什么不好,它至少给我们留着自由地去爱的可能。
追求自由,必需明白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白给的午餐。
这句话,似乎有很多人忘记了。甚至前两天还有人跟我说:怎么没有?好多都提供免费午餐呢。
说得好。
你仔细去看那些免费的午餐:有的要求你必须消费多少,有的要求你必须具备某种身份,有的则只提供给某些地区的人……前一段日子,我同事去一座著名的寺院,赶上出家人午餐,可以随便进去吃的,但是,人家的要求也有:“不准剩”(已经很仁慈了,到底是佛家)。
总之,无论国家还是企业还是组织单位,没有彻底完全免费的午餐。
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意味着一个人如果收到家人的眷顾照料,就不可能期望他们像没事儿人一样对待你的性取向选择。
要向追求自由,只有一条路,就是逐渐脱离这些照顾。不要妄想,一边享受着家庭的照顾,一边肆无忌惮地选择小众的性取向。
在这个追求的路上就要承受很多自力更生的艰难和辛苦。
不接受车接车送,就要体会公交的拥挤;不接受家人提供的职位,就要在就业的大军中拼杀;不和家人住在一起,就要自己洗衣服做饭……
这都是辛苦,可能还有理财不善造成的捉襟见肘等等。
很多年轻的Les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心理准备、没有耐受力,结果,只能走回去落入家庭的控制。这种时候还要嫌家人“催婚”,很难说是谁过分。
——至于具体的,小马和小湘都说的很好,我不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