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家内掌柜的字说起吧——
那是我家内掌柜经常留给我的条子。
我半夜起来看球之后会补觉(能偷懒半天不上班的话),她会给我留下字条,提醒我起来之后可以吃的东西。
我家内掌柜不会写那些柔情蜜意的情书,短信会肉麻一点儿,可也就那么几个字,写的最多的字,反而是这种“留言条”。
但,这是最让我感觉幸福的美丽文字。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两件事:挣钱糊口和找一个爱人过日子。
我们从幼儿园时候起就在为挣钱糊口作努力,然后,基本上就是一边糊口一边找一个爱人,再然后,就是俩人一起糊口,一起互相爱着过日子。
前面说了“糊口”的事情。
现在还是来说这“爱着过日子”的事情。
初恋的时候,我不懂的什么是“爱”。
就像歌里唱得那样:“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不走过我的窗前”,那时候,她只要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就觉得那是“爱”。
后来,我遇到我的Ex。
我们就好像——革命夫妻。
她的身上有我的一个梦想(到今天,我都觉得她负载着我的一个梦想)。真的是只要她好,她承认“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我就觉得那是“爱”。
初恋的岁月里,我留下了很多才华横溢、思潮澎湃的情书,青涩但纯真。只是,今天,我读起来只会感叹自己的少年情怀,掩卷之后才恍然:这,是情书吗?
和我的Ex在一起的时候,我留下了许多真挚深沉的、被她称为“太阳来信”的情书,但是,我自己的冷热痛痒、喜怒哀乐呢?像窗外的天色一样暗沉不见。
所以,那些我曾经认为的“爱”,我不敢说那些不是“爱”,原来都不是可以让我幸福的“爱”。
现在,我知道了,外形、气质、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原来都是只有在我们有“爱”的感觉的时候,它们才是我们相投的理由而不是一时兴起。
她给我买什么礼物,我为她做了什么家务,她给我打了几个电话,我给她写了几次情书,原来都是只有在我们有“爱”的感觉的时候,它们才是爱的表达而不是束缚。
总有年轻的朋友在这里悄悄地问我她自己的感情问题。
很多人其实纠缠在“什么是爱”的问题上。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心仪的那个人是不是爱自己,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那个自己有感觉的人,有的人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和自己好好相处……
——别笑她们,我们也许也一样。
她们的问题让我思索,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幸运在哪里。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很多,但是要点只有一个:疼爱。
只有肯于付出疼爱的,才是真正爱上对方;只有能够感到被疼爱的幸福,才是真正感觉被对方爱着。
除此之外,别无秘密。
不信,你回味一下自己的爱情。
你有没有心疼那个人,自己最清楚;那个人有没有心疼你,你也最清楚;你们俩在一起,那些有分歧的时候,那些疲劳的时候,那些面对问题的时候,你们做决定、说话之前,有没有心疼对方,你自己最清楚。
这道菜叫做“疼爱”,我起个头,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受到的和付出的“疼爱”吧。
我家内掌柜上网买东西,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
这个给你买一件?
我会说,给你吧。
我们并没有缺钱到了要互相推让的地步。她会这么说,因为在她心里,总是把我放在重要的位置。
也许是一双袜子,也许是一枝笔,生活久了,有时候会当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这里面都是她的疼爱。
我自问绝对不是缺少东西或者喜欢别人买东西给我的,让我心动不已的是这个女子的贴心和细致。
这就是爱的感觉吧。
“3、接受礼物:这个可能会让人和物质挂钩,但实际上送礼的效果很多时候和礼物的价格无关”——
我觉得这一点说的特别有启发。
很多人都懂得送礼物,送花儿,送巧克力,送名牌包包,什么的,其实,感到疼爱,不一定在于这些东西。
比如我,就完全不喜欢花儿啊包儿什么的,如果把这些给我,我肯定会说“浪费钱”。
送礼的效果,一个在于对方是不是喜欢这个,另一个在于对方是不是认为你会送给她。
前者造成送礼物的准确度,后者造成送礼物的突然性,这才是效果的关键。
我觉得更好的效果还在于:这礼物和送礼物人的关系。
如果这东西是人人都可以送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心理感受了。
比如@树姐 的蛋糕,那就是因为是她喜欢的口味,这一点才是她感到被疼爱的诱因。她知道她的口味,这暗示着她的疼爱,这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