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一个年轻的L朋友聊天,因为她希望女友出来跟自己同丨居丨,所以聊着聊着就说起她的工作来了。
她似乎很不在乎自己做什么。
她大学毕业两三年了,换了不同性质的几份工作了,彼此都不太搭界。问她想做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她就想多挣钱。
我觉得这个不好。
我听见一句话,说“什么是好工作?就是你能为它忍着早上爬起来的工作。”
我想了想,还真是这样的。
前几年,我曾经有一个机会调到一个在业务上管辖我们的单位去,去当一个调研人员。
对方说调过去可以解决职称的问题,而且我似乎在本单位也就这样了,那边的头儿我也认识。
我很认真地思考了一番。我也认真地请教了我老恩师和我家老爷(这种行为在我是极为少见的。)
后来有一个上午,我在楼道里走,伙计们正在屋里热火朝天地干活。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我就此不用再干这些活儿了?我就此就成为一个“参谋”了不用再在一线拼杀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我不喜欢。
以我的个性,如果你让我规规矩矩地做一个行政人员,我不喜欢;让我做一个收集数据、编写文件的参谋人员,我也不喜欢;我不愿意为这种看不见“硝烟”、听不见“炮声”的事情上班,为给领导提包起大早、为了给上层的决策叫好熬夜。
然后,我留下来了。
我想,一个年轻人要明白自己有热情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努力让这种热情变成自己可以赖以生存的途径、基础。这就是“找到好工作”了。
如果只是认为职业就是“钱”,那么,职场生涯很难顺利。
有一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聊天。富翁说,有钱好。乞丐说,怎么好?富翁说:有钱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度假了,晒太阳、吹风、散步,休息……乞丐笑了,说:我现在不就这么做呢吗?
所以,如果把“钱”当作终极目标的话,所有职业都是入不敷出的。
对待工作没有自己的热情,这可能就是很多年轻Les总是不能“立业成家”的症结所在吧。
太多年轻的Les把自己对生活的美好都放在“怎么找到一个爱人”上了,缺少其他的动力,这样的状态我觉得不健康。
不正确的方向,就不能导向正确的结果。许多Les的职场问题,都是从心态上出来的。
@天蝎座_A型血 8967楼
-----------------------------
小墙,你辛苦了。知道你很认真,但是,这里是分享,我不要朋友们因为这个帖子累坏了。
何况,社会生活毕竟各有千秋,不可一足而论,所以,我们只是说自己所知道,能引起别人的思考就好了,不追求都怎样怎样。
第一,你说“自己很不在乎做什么,那注定就赚不了多的钱~~~而且换了不同性质彼此都不搭界的工作~~~专业的资历经验是无法积累的~~到哪里都是新人还浪费时间不得重视啊 这样怎么能达到高薪呢”,你说的很对。
我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你是苦干出身的85前,我是苦读出身的70后,我们和现在很多年轻的L之间的区别就是,她们看重的是个性,她们从儿时开始就没有想过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只有“买什么玩什么”。
你看,我们小时候的理想总是先从“当什么”开始的,游戏也玩“你是公共汽车司机我是售票员”这类的,现在的小童鞋主要是“看电视玩游戏和父母一起出去吃饭买东西旅游”,她们连“上学路上”这种作文题都写不出来(昨天我们同事正为她孩子这个唏嘘不已呢),因为从来没有自己上过学。你要她们如何像你这样一五一十地想职业规划呢?——一句话,我们Out了。
我们只能希望她们当中有些渐渐觉悟的能找到一点前人的足迹吧。
第二,至于我前两年的那次可能的“调动”。
谢谢你的好心。不过,这一切不是你能理解的。
我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或许你就明白了:一个当副主任医的,愿意调到医疗学会去当一个研究员吗?当然,职称提升。
我不去。
我相信这里很多和我一样、在一线做具体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人都不会去。那个单位为什么要许诺得那么轻易,就是因为他们需要有点名头儿的人,但是,各单位真正的专业骨干没人会愿意去、也没单位会放。
这和公司不一样。和官场也不一样。正是因为我才三十多岁,我才不去的。我跟我家老爷说,如果我现在五十岁了,我就去,混退休。
专业性的职业,就好像“大树”,根要扎得住,不要轻易动摇,要努力吸取水分和阳光,努力长大,那么就会像我老恩师和我家老爷一样,成为这个领域的“人物”,然后,纵然年过七旬,仍是领域内“香饽饽”呢。
至于我的职称,呵呵,我的单位不愿意放我,他们自然想办法给我解决了。入D、职称、管理权限等等,我从来都是“被”的那个——“没有枪没有炮,别人给我造”。
我听戏,京剧界有一位成了“角儿”的说,有戏份就有名气,有名气就有戏份,有了这两样儿,就有肉有自由。
他说的有道理。靠专业的人,似乎是这样的。
顺便说一句,他们用类似的手法弄走过一个同行,这人现在负责和退休老人打交道的事务,他自嘲:“彻底从‘奥运选手’变成‘全民健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