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rickTAS 一说,我发觉又到了招聘的季节了, 顺着小马的话茬儿说,对不对的呢,大家各取所需吧。
首先,应聘是给自己机会,要争取没错,但是不要太“过”。
去年,有一个姑娘,她在我们这里实习了半年,名校本科名校硕士,说实话,人才难得,而且,这个姑娘是那几个备选年轻人中最出挑的一个。
大当家允许我来决定我们部门的一个名额。
我反复思考琢磨了很多天,手里这唯一的机会,还是不能给她。
我给了她的一个同学。
我一直以为,当时如果能争取到另外一个名额,我就没这么纠结了。
实际上,不是名额的问题。
我所以放弃她,是因为我们之间的一些谈话。
她对我讲她对这个职业的理解和梦想,对现在中国这个领域许多问题的不满,和她要做的改造。
还有(也许是最不应该的),她说她对我个人无比景仰,觉得留在我的身边工作就是最大的幸福。
事后,我发现这些话成了我心里一块巨大的障碍。
我不要一个年轻人,一个还什么都没有做的年轻人,就有那么多的“想法”。
我们的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非常看重脚踏实地的经验和积累收集整理的工作,而且这个工作是不能随便“试试看,不对再修改”的。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工作人员,不是一个来“改正”我们和“试验”她自己梦想的人。
而且,我只是引进一个同事、一个团队成员,不是招进一个信徒或教众。
她的那些想法将会阻碍她融进这个职业、这个团队;她的那些个人崇拜如果是真的,将会使她今后工作中对人不对事;如果不是真的,那么这么年轻、这么肉麻,令人产生不信任感。
这些都不是我乐见的。
所以,我在这里想要提醒各位正在找工作的年轻朋友:
在找工作的时候,展现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是必须的,但是你不要表现得太“过”。
怎么叫“过”?
一是,显得太有想法。
实际上,在没有某个行业的各种岗位两三年的经验时,任何对这个行业的理想都是空想,任何企图对这个行业进行的改革都是侈谈,说这些,会给人夸夸其谈的印象,并不好。
我一姐们儿替她们公司招技术人员,在西北某古城,全国最专业的院系,看了很多年轻人,个个都是怀揣梦想,要怎样怎样的,我的姐们说,他们说的都跟部长、省长似的,可惜我只需要一个普通技术人员。
二是,太急切想跟人家套近乎。
多数时候,招聘的人要是你搞拉近个人关系这种事情能买通的,他也就别干这个了,这样给人感觉很不老实。
人脉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说几句好听的话就管用的;巧言令色者鲜矣仁,这个话虽然不见得人人懂,但是,对方如果是老于江湖的人,不动声色而已,不见得不觉察求职者的动机,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我家二老爷曾给跨国公司在国内招聘帮忙。很多年轻人极力表达对这家外国公司的景仰,结果,人家跟我家二老爷说“太夸张了好像演戏”,都没看上。
其次呢,应聘,看你应聘什么行业,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一点儿。
比如前面我说的我那姐们儿招聘的段子,告诉我们:应聘不要穿的太时尚或者休闲了,让人家觉得你对人家很不认真,很不专业。
可是呢,也不要穿的太正式,来不来的就西服领带的。要看职业、行业、工作岗位等等。
我好像看过周星驰一电影,那哥们儿应聘一个大排挡洗碗工之类的,穿得跟参加晚宴似的,让人家不仅拒绝而且嘲笑。
很多T觉得这穿着最难办,其实,除非您应聘的是需要穿旗袍的凸现女性柔美的岗位,否则,中性一点儿的衣服没什么,关键是简单朴素,不要太另类太前卫太休闲。
需要说明的是,中性,不是男性,如果你非要穿着男装去,就会给很多招聘者很不好的感觉,不管人家是不是歧视L,看着你这个样子,首先觉得你不是很传统很主流,潜意识会觉得你不合群,这就不好了。
行为举止也是,即便很Man的T,也要文明,礼貌,斯文,谦和,友善。这种时候不要搞“酷”那一路——你跟谁“酷”啊?你那么“酷”你还来找工作?
第三呢,就是要老实。有一说一,没有就说没有;别不懂装懂,别假装谦卑。
一个单位看上一个年轻人,有很多理由,没办法说清。
比如我一个姐们儿是开医药公司的,她招聘看重对方的学历,最好是大专,大学本科的凑合,再高不要——她说那些人心气儿高,容易拿她这儿当跳板,她用不起。
所以人家用你,有时候是看本事,有的时候是看人品,如果不懂装懂,人家也是会知道的,反而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要求上不要抑制自己,实话实说。
我弟妹招聘他们公司的人,那小伙子说他的薪金要求是2000元。我弟妹说,怎么可能一个正经有会计资格的人就要这么点儿?他就是想先找上工作,然后再要求,要是我们不能满足,他肯定会走。这样的人不能要。
你看——要是老老实实说自己期望多少,兴许还好一点儿。
所以,年轻人要发自内心地放低身段,这主要就是要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