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树姐 在吃肉之前说的结合自己的所思所知,展开一下啊:
-----------------------------
“我们就在这些以爱为名的控制、恐吓、羞辱,甚至是直接的忽视和虐待里,学会了自我否定和贬低。
有多少人意识到,“丈夫/妻子对我不重要,我只要孩子就好,那才是我活着的意义,胜过我的生命……”,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情感上的“乱伦”?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才是父母情绪上的配偶”——
这个我觉得好像可以用我前面说的我那朋友T举例子。
一个寡母,本来就缺少情感上的对象;何况这个女儿又是她寂寞生活中唯一的同伴。为什么在知道女儿是Les之后,亲戚大家都接受了,这个母亲仍旧不能释怀?不是这个母亲特别反感同性恋,而是她深深恐慌于女儿的离开。所以,她才会说“你不结婚都无所谓,就是不能跟她在一起”这样的话来。
可能有的家庭并不缺失父亲或母亲这个人,但是,却可能确实“父亲或母亲的角色”。
有的家庭母亲过于强势,或者父亲非常独断,又或者双方都非常关注孩子,其实,都是这种家庭角色的缺失。现在这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关系,表面上看把孩子当做太阳或者皇帝一样,但是实际上把自己全部的人生价值附加在孩子身上,挤占的是孩子个人价值的空间。
所以,有的Les面对父母会有很多歉疚的感觉,其实大大不必要,因为事实上,被损害是双方面的,而且,不能确定损害的先后。
@树姐 说,“自我界限有问题的人,往往无法真正分辨出自己的心绪和思想,无法清楚看到情绪的源头,做抉择的自由意志便会被干扰。
因为意志要良好运作需要人有清晰的觉知、判断、想象、推理,但被长期压抑和否定的情绪和自我会形成巨大的能量,阻碍人做出理性而有效地思考和抉择。”——
这一点我自己有很深切的体会。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明知道自己想要说“不”,但是因为想到对方的要求被拒绝可能会难过,所以这个“不”很难当面直接说出口。
我也曾经在这样的困扰中纠结过。
我有一个毛病,我觉得不愉快了,我就会仔细想:我为什么不愉快?
然后,我发现,我的纠结就源自于这种“自我界限”。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自我界限被侵犯了,却又觉得不能肯定我对这种“自我界限”有权利要求,于是我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去作出反应。我就痛苦、纠结。
后来,我尝试着调整自己。
我明确: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代价的。每当别人要求我改变的时候,我就仔细想:
如果我坚持我自己的此一诉求,我就要面对别人的不喜欢、不高兴,这两者哪个对我更重要?(这就是鸡要求猪配合它做火腿蛋的那个道理。如果鸡的要求猪拒绝,鸡肯定不高兴,但是鸡只牺牲一个产品,猪却要送上命,猪怎么可能答应呢?)
其次,我是否可能完整的、真实的满足别人的此一诉求?(如果我不能满足,那么勉强答应,早晚也会因为对方的不满足而被指责的。)
第三,别人的此一诉求,是否是我一个人妥协可以得到满足的?(如果还牵扯到第三方,那么我就没有权力一个人答应和妥协。)
每当我这样思考过之后,有些事情如果不能尽如人意,那么我也只好“花自飘零水自流”,任它去了。
[@树姐 说,“而孩子更加会理想化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于是,为了满足家庭系统的需求,孩子放弃真实的自我,不断按照父母的潜在期望来表现自己,建立成就,以期博取父母的欢喜,甚至牺牲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选择,承担起并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那自认为都是自己责任的天真的爱会让孩子在父母的不幸福面前感到无比愧疚和自责,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自我的贬低,这种强烈的情感会驱使有这样感受的孩子牢牢固守在不健康的家庭关系里。
但孩子真的能承担起本该由父母自己承担的责任吗?真的能通过这样献身而让父母和自己都收获所需要的爱吗?——不能!那只是孩子幼稚的幻觉”——
在看到树姐这段话之前,我刚刚和我一同学通电话。她向我诉说给她母亲过生日的烦恼。因为儿女给母亲买了贵重的礼物,她父亲非常霸道和小气,怕老头儿生气说“为什么给她买不给我买”,又买了一份同样贵重的礼物送给父亲,这下子就无形中又多了开销。
我的同学认为无论给家里谁过生日,都要花双份儿的钱,非常委屈。我和我家内掌柜却都不厚道地认为她活该。因为这是她自己“放弃真实的自我,不断按照父母的潜在期望来表现”“承担起并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父亲并没有发作,她就已经觉得需要多买礼物给他了。父亲在一次次这样的满足中养成了一种心理:谁有我都要有。然后一旦不能满足就发作。然后儿女惊慌,下次更加不敢怠慢,这样恶性循环……这究竟是谁在困扰谁?
我家内掌柜说我的同学“欠”!我则说他们全家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被劫持者通过迎合劫持者来获得安全,心理上逐渐觉得这是应该的。
而这种情况放到Les身上,没有么?很多Les不动任何脑筋去争取,就决定自己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父母一定会寻死觅活,然后希望用自己“卖身”般的殉难来拯救父母。同时,把这种自己设计出来的模式称之为“血淋淋的现实”。
有的Les则希望“通过这样献身而让父母和自己都收获所需要的爱”,于是选择先结交男友,或者形式婚姻。事实上,索求者只能不断提出要求,不可能因为索求很容易得到满足而停止。结果就是:结婚、生子、不准离婚……无论Les是想要形婚之后离婚,还是希望形婚却不生子,都最终不可能。自己把自己送进只会越来越紧的“桎梏”中去。
这究竟是谁在阻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