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蝎子小童鞋是否满足我和 @遁地行 这两个“纯真”家伙的好奇心,我先来自问自答。
我会定位自己是“墙”还是“红杏”呢?
我很希望自己能毫不犹豫地、肯定地定位自己是“墙”。因为蝎子童鞋已经说的很不错了,作为“墙”应该怎么做,而且不执不过,分寸尺度合适,我完全同意。
能如此做,相信前景很好。
所以,如果我能定位自己是“墙”,我觉得容易很多。
不过,我“没人性”的本质决定了我不会这么勇敢坚定地定位自己。
我说过,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任何人,同样我也不会放过我自己——只要我活着,我也许一样会成为“红杏”。
生活里的诱惑、伴侣之间问题作为推手,都可能把任何一个人变成“红杏”。
半生以来的耳闻目睹,十几年Les群体中的体会,让我坚定地相信了一件事:哪对伴侣分手了,都不新鲜;谁,出轨了,都不奇怪。谁,脚踏两只船,都不意外。
说句刻薄点的话:温度湿度合适,谁的“坏”都能发芽。
人如果只是动物,这件事就无所谓了——性爱而已;可惜人不只是动物,人还有社会的一面,还有必须面对的性爱道德。
人总要想突破这些束缚来满足自我,这是任何人的心理本能。只不过有的人付诸行动,有的人自我抑制。
作为“墙”当然好,虽然看似要做很多努力去照拂伴侣,但是自己却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作为“红杏”呢?作为一个人生长存的选项,却一定会在道德上有所亏欠。于是,有很多人不仅成为“红杏”,而且还在为“红杏”寻找很多自我粉饰的借口,从而不甘心承认自己性爱的“缺德”。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天,一方一直认为是“墙”的那个人忽然变成了“红杏”,叫人情何以堪呢?
还是那句话:性爱的道德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约束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保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得到的安全和温暖。
常常自省,自律、自修,是让自己避免面对更加丑恶的人性的一种好办法吧。
我希望自己能一直是“墙”,让“墙外行人”不要搅扰“墙内佳人笑”;我也希望自己能做一枝“红杏”,只在青瓦粉墙之内,一园“春意闹”。
我曾经听到有的Les朋友在寻找伴侣的时候说:“我有感情洁癖”。
说实话,我不知道,“感情洁癖”是什么意思。我只是发现,说这些话的朋友,她们对伴侣有一种近乎完美的标准。
想要自己的伴侣兴趣爱好和自己相投,文化程度和自己匹配,性格为自己喜欢,形象气质不错,经济上独立,无论是否接过婚现在都要单身(最好没有孩子),和自己在一个地方,无论有没有过女友最好现在都没有任何联系了。
这些是基本共性的要求。
这个顺序,也许会变动。为什么呢?因为这要看遇到什么人。
比如遇到一个很高学历、收入丰厚、独立的单身女子,她们可能会说“我不喜欢这种气质的人”;
比如遇到一个性格投合,经济独立,单身同城的女子,她们可能会说“她的趣味和我不相合”;
比如遇到一个很温柔优雅、离婚、经济也差强人意的女子,她们又会说“这个人有一个孩子,我们会很难相处”;
再比如,恰好有那么一个外形、趣味、经济、婚姻状况、生活的城市都令人满意的对象,她们又会说“这个人在这个地方有过几个前女友,我觉得不舒服”。
再再比如,恰好有一个趣味相投、感觉不错、单身无子的女子,可能又恰好是异地,她们会说“这个不行,让我放弃在这边的一切太难了,让她这样也不合适”。
……
所以,她们总会良辰好景虚设着,慨叹着幸福难寻。
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她们总会把对方最不令自己满意的一点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这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看到的一个段子: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有的人会说这张纸脏了,不能用了;有的人会说这张纸还好,还能用。
你会说,这是视角不同。
也对。
不过,我觉得,这是目的的问题。
从心理上看,一个人注意什么,就是她想要什么。
说“纸脏了不能用”的人,更看重干净,而不是这张纸的使用。否则,他一定会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这点瑕疵,使它不影响使用。
同理,总把对象最不令自己满意的那一点看得很重的人,其实不想要一个伴侣,她想要一个天涯右岸文笔优美、深情动人的诸多佳作中的一个女主角,一个和她演对手戏的女主角。
这样“选秀”一样地看过去,大多数我们这些Les,都是不合适的。我们都是有黑点儿的白纸。
我有一大学女同学,比我还大一岁,形象一般(曾经被当作我的小姨),至今单身,属于真正“白骨级剩女”(不算我们这种混迹于“剩女”中的Les),她对对象的要求是:要职业高尚、收入丰厚;要有肌肉(我家老太太说“估计肌肉男没了猪肉男还有”)有身材;头发浓密;最好没有结过婚,想要孩子的……
然后,我给她介绍了一个(居然给我找到了一个差不多的),她不去见面,理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没有结婚呢?……
我家内掌柜一言以蔽之:她根本就不想找。
我当然知道,爱情是不能勉强、不能凑合的。
我这里不推销爱情,同样,我这里也不给爱情兑水。
我就想说,如果抱着一个想要找到“爱情戏最佳女主角”的心态来寻找伴侣,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幸福伴侣。也许会有激情浪漫、刻骨铭心的某一段感情,但,接着会越来越多地觉得自己错了,会越来越多地发现一开始没有发现的对方的“黑点”,然后无法忍受,中途换角……
伴侣的磨合和感情的经营,我们前面说了很多,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开始”。
就好像即便咱们要拍的就是纯美爱情片,也得开拍吧?总不能永远停留在“选秀”这一环节吧?
这个开始,由目的决定。
如果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携手走过平淡的、琐碎的、柴米油盐的却又温馨的岁月,压根就没想着要笑嘻嘻地看着彼此变老、还把彼此“当作手心里的宝”,那么,也不是错,可以孤芳自赏,另成一种风景。不过,只好让自己的感情那么“干净”着,让“秋月春花等闲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