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说到的现实压力是家人,现在来说说“钱”。
前面说过我们两口子怎么处理日常财务,那是说具体的,现在说的角度不同。
很多年轻的Les伴侣都会因为“钱”而产生纷争,甚至走向分手。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错。
但,即使是在异性恋世界里,真正为钱弃爱而去,也是为人不齿的行为;即使是在异性恋世界里,把“钱”作为唯一目的投入某段性关系的人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大。
多数情况下,是在相近的条件之下,选择经济条件更可靠的那个人——如此罢了。
Les当中也差不多。
只不过,Les伴侣很多因钱仳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理上的安全感。
女子对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家用”。
我们会看见很多女子其实并不把钱用在自己身上,多数都是化在“家”上了。而喜欢索要钱财的男性和吝啬爱财的男性则往往相反(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葛朗台老头儿临死抓神父的金十字架、阿巴贡老爷埋金子,还有严监生不灭掉一根灯草死不瞑目的两根手指头)。
所以,女子对“钱”的看重实际上是对“家”的稳定性、长久性的看重,是一种安全感的需要。
有固定收入,会感觉安全——我相信很多Les朋友会有同感。我们已经在性取向上离经叛道,家族或者社会关系的经济支持很可能会以我们重回异性恋世界为代价,我们不能指望太多,更希望自己经济独立。
这样看来,导致两人吵架、分手的根本原因,其实不仅仅是“钱”本身,而是,双方有没有给彼此安全感。
缺失了安全感,就会产生离心力,就会本能地想要离开这个人或这个地方,这是无论什么年龄什么性格什么职业什么文化水平的人,都会想。当然,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文化背景会由于不同的原因主导自己的行为,留下来,但是——凭什么我们要留在给不了自己安全感的爱人身边呢?尤其,还处在这段爱情还不被社会所允许的情况下。
这就是很多Les伴侣因此分手的根本原因。
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了为什么有Les把房产写成爱人的名字,有的Les会给自己的爱人买一份商业保险……这些真的不一定就是那种“用钱包养”的姿态。因为这么做的人她自己觉得这就是爱的表达。虽然可能很多人都不大习惯接受这种爱的表达,但要理解。我们绝对不能说这不是爱。这种行为也许天真鲁莽,但是她表达的是她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安全感。
这样做的朋友往往自己历尽缺少金钱的不安全感的折磨。所以,她把自己的潜意识需要用满足伴侣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爱。
我们爱别人的方式,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需要的。
我们需要安全感。那么是不是只有“钱”才能给与这种安全感呢?
当然不是。
我曾经和我家内掌柜讨论过我去增多工作挣钱的问题,结果她说“有了钱,我整天看不见你了,有什么用啊”,这句话点破了“金钱安全感”的肥皂泡。金钱可以带来安全感,却解决不了冷寂的孤独感。
爱侣之间,真正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安全感,是那种同时带来温暖的安全感。
“我在这里,不会离开”“无论发生什么我都爱你”,这种安全感比多少金钱都珍贵。
如果可以把温柔的态度,甜蜜的情话,踏实的努力,巧妙协调家人关系的智慧,从容拒绝异性追逐的坚决都展示给爱人,那么她怎么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呢?她怎么还仅仅需要金钱带来的冷冰冰的安全感呢?
两个人可以挣钱,可以节约,可以调控, “钱”的问题就会还原到生活的本来层面去了。至少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成为伴侣关系的致命伤。
前面我说,“我们爱别人的方式,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需要的”,我还想就这个来多说几句。
很多人会说“她不懂得我”,这也常常是分手的原因。我现在觉得这话也对了,也不对。
说“对”,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的“懂”自己的另一半。
说“不对”,原因是我们本来就不应该要求对方按照我们的需要来“懂”自己。
只要接受,就好。不要追问“懂不懂”,只要两个人温存地对待彼此,就好。
每天晚上,她都会说起我早上未醒的样子,这是我不知道的,也没有办法想象的,就算她给我拍摄下来,我也不能体会她看见我睡觉的样子的心理感觉。
每天晚上,她睡着了,我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所产生的感觉我也没有办法让她完全体会。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我们都无法真正懂得彼此。
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多“不一样”的童年往事、那么多生活里的“别人”、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
她曾经问我“你是不是恋母啊”,这句话简直让我笑死了。估计我全家听见都要笑死了。我?恋母?我十三岁之前每年只有两个月可以和母亲相处。十三岁之后的十五年里,我和我家老太太是这个星球上最不适合交谈的两个人:只要在一起说话超过十句话,就要吵起来。
为什么她这么问我?因为她爱我的方式有些时候如同一个母亲对自己幼小的孩子。
那么我是怎么爱她的呢?我给她最大的自由,最大的尊重,最切实的“这个家属于你,你在这个家里是至高无上的主人”的感觉。
我自己知道,我刻意要这样做的,我认为她需要,她喜欢。
那么她是不是需要和喜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如同我是否“恋母”一样可笑。
我后来发现,是我需要。
我视家如我的王国。无论工作多晚,只要可以我一定会回家睡觉。我出差回来一定要先回家一趟,才能再去上班。我们好客,但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未经预约来我家也会引起我的不悦。
我幼年被祖父母抚养长大,那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庭,还曾睡在走廊尽头;回到父母家,更可笑,我的房间是一个中国传统的穿堂改造的,居然四面有门,完全没有私密的空间。加上,长期不在一起造成的生活习惯不同,自己青春期的叛逆和个性,母女之间沟通的不融洽,都让我没有“主人”的感觉。大学时又住八人宿舍,直到后来……。
在独立生活之前,我看着书,经过的家人会动手翻看一下我这本书的封面,放着音乐,父母会点评一下好听不好听,就连写信都要在全家都睡了之后才能写。除了思维,我几乎没有一个人的自由空间。
原来是我。
我原来在用自己潜在需要的方式爱着她。
我仍旧不知道她其实是怎样,是否是她恋母或者怎样。但是不需要问了,我们对对方的爱只需要接受,因为接受了就是满足她,就是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