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人很有味道。”他冲我挤挤眼,我咧嘴不知该做什么表情,想了想回答“小心,玫瑰都带刺儿。”“哈哈哈!”他仰天大笑,拍拍我“你在吃醋吗?我知道她是你的‘小朋友’哦!”欸?不由得纳闷“你怎么看出来的?”他故作神秘地指指自己的脑袋,又看看May,我想了想还是不明所以,“你还是反着编啊!无论是方向还是顺序,固执的家伙!”他走过去跟Nana搭讪,我咧嘴乐了。May的发型,是我按编面包的手法编出来的,传统辫子面包,为了练那个我的手指头可没少受罪,所以才能弄得又快又好,不过从Chef教我,我就老和别人反着,直到现在。小感叹一下他的卓越记忆力,我闪进May的办公室,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小包花生牛轧糖放在她手边,她抬手拧拧我的脸,正好Chef推门进来,被他看了个正着!我一脸尴尬,还没开口就听他用蹩脚的中文说“哇!你惧内!我也是。”我靠…
小记:
《美味关系GL》这篇文章,是我即兴而写的小说,开笔那一天,甚至没想好故事的内容,只想用平实的笔触写一个爱情故事,确切的说,是写一个happy ending的GL文。因为第一次写文,怕把握不住每个人的性格,所以把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带进来,用现实的记忆来丰满小说。宇文中是我,但又不完全是。而May,是彻头彻尾虚构出来的。我曾深入地思考过,May是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对象,但最后的结论是否定的。换个角度说,May是我期望成为的人。这可能很难以理解,我在跟我谈恋爱?或者说我在自恋?不,她们都是被放大的片面,她们也有自己的血肉,自己的思想。
抛开本我和真我,我想说个例子更简单吧,比如,天气很热,我问身边的人“要不要喝水?”其实这也是我口渴的表现。一个人越想施予的,也是她/他越想被施予的(至少我这样认为)。就像宇文中拼尽全力地对May好,其实她又何尝不想得到May的爱呢?就算唱一曲《我愿意》,说了愿意的那么那么多事,最后一句还不是“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除了父母的爱,我不太相信有纯粹的不求回报的爱,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宇文中是伤过不敢爱,而May的压抑源于她的童年(当然这是后话了)。
之前说过了,我希望这个故事里,交织着友情亲情爱情,还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救赎。其实写到商战的部分,我感到相当吃力,每天都百度无数次各种名词,生怕写出什么低级错误。而在描述食物时,又怕因为太得心应手了,扬扬洒洒没了边幅,让大家觉得喧宾夺主。现在回顾之前的文章,诟病颇多,如果能多一些时间斟酌的话,应该会好一些。不过,就像说书一样,即便预先想好了的桥段,也需要充分的情绪调动才能达到效果。每每我坐在电脑前用两根手指头敲出心声的时候,都迫不及待地想在第一时间呈现给朋友们,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原石,但饱含热忱。
很多朋友表扬我更文速度快,一是因为我有点儿急性子,灵感来了挡不住。二是因为我一直在家休病假,时间充裕。腰部做了个手术,起初我趴在床上用本本打,白天打不完夜里悄悄继续,现在可以坐着了,我就挪到台机前。下周要回去工作,时间可能就相对紧张一些,如果减少每日的更文量,希望朋友们理解。
关于我的现实生活,只能用平凡来形容。平凡不平庸。我有喜爱的工作,健康的家人,以及我爱着,并且同样爱着我的她。很抱歉文中没有她,因为我想写的不是回忆录。上个礼拜鼓起勇气把这个文的事和她说了,她表示一定会看。不过我知道她对任何文字的罗列都不感兴趣,比起纠结地读故事,我更愿意她看会儿淘宝玩玩儿网页游戏。
生命,是最大的折磨与恩赐。大病之后我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懂得不要执念,才会快乐。一些身边的小事儿,往往让我觉得美好。
——整整一天没和她联系了,两人已不像热恋中的情人般黏腻。晚上去表弟家帮他补课,收到舅妈给的一盒精巧的唇膏,第一个念头就是,送给她她一定很开心。爱一个人就是这样,不管在一起多久了,还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她。
——坐在电脑前码字,腰已痛到快撑不住,但第四段才写了一半还不能划线,忽然她的Q闪动,我打开,一堆淘宝照片蹦出来,衣服,包,零食...有些气结,上周她还抱怨过别的同事就知道购物不知道办公,现在却...在对话框打上一行抱怨两行敷衍三行好员工准则,正要发送,忽然看到她的话“亲爱的你说哪个好看捏?”微笑,删掉这些凌乱,开始认真地发表意见。何必,用自己的价值去改变一个人呢?她根本就不喜欢办公室,那么,我努力工作就好。
——因为节食,心情相当差,打了一半电脑又死机了。门响,我妈回来了,刚去参加了小学同学聚会,穿着她最好的衣服,还特意做了美容焗了头发。她已经53岁了。此时我很想一言不发地坐回电脑前重启,但...“妈妈你今天真漂亮!把他们都震了吧!?”一句话,其实她只需要一句话,就会开心一整天。我又何必吝惜呢?
这样的小事每天都会发生~ 它们让我暴躁,但又让我看到生活能因为自己的改变而美好。
当你因为遇到红灯抱怨时?有没有为了经过的绿灯觉得幸福呢?希望这篇小说,这些琐事,能让朋友们露出一抹微笑。
139.
红着脸用法语表示抗议,忽然意识到当着May说第三语种很不礼貌,于是改用英语说“不许说出去啊!不然不给你干活儿了!”他耸耸肩继续说中文“听你的。”看来在中国这段儿时间他没怎么学好,闲言碎语倒说得溜。参观完,我和他进行工作交接,并把最近发生的事儿浅谈了一下,他安慰我“这就是生活。”我点头,回他一个笑容“圣诞节就靠你啦!我很怀念那年的巨型树根蛋糕,也很怀念你夫人种的香料。”几年前那个圣诞节,他们一家邀请了一些外国留学生去做客,那也是我留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一段温暖回忆,她夫人热衷于种植各类花草,薰衣草小饼干是她的得意之作。他很开心“那太好了!你可以随时找她拿香料,她来这儿就是为了推广厨房小盆栽的。”呃,眼前立刻浮现出一边做菜一边从厨房阳台的花盆里摘新鲜香料的情景,好幸福啊。“我会联系她的。不过现在我要为你介绍咱们的团队。”
熟悉了一天,大家对这位肥佬儿并不反感,最为一名外方厨师长,这就已经算好事儿了。圣诞节之前要换一次菜单,他去采购部订货了,我一边工作一边给大家鼓劲儿,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会比较累,为了顺利过好两蛋,所有人都要全力以赴。
圣诞节前两周,我快被累疯了。先是工作上,肥佬儿对出品要求很高,无论是配方还是造型,都要求尽善尽美,搞得大家都筋疲力竭的,夹在上下级之间我必须左右逢源,还时不时出现猪八戒照镜子的情况。比赛的事儿也迫在眉睫,一姐的表格顺利递交了,团队照也很出彩儿,杂志报纸都为我们猛造势,不过对于决赛指定原料的猜测始终没个方向,目前只能把范围锁定在“亚洲原料”“常见且不违反宗教风俗”“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之类的模糊字眼儿上,具体到是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还是香料呢?我们都找不出头绪,只好撒大网,先把三道菜的基础风格定下来。考虑到亚洲参赛队伍众多,我们还是谨慎地确定用中式配料加融合菜的主题,不会涉及到别队的强项,也不会因为地域局限性被扣分。每天中午我们都会坚持“修行”,而且着手搜寻合适的配料,一姐的“存货”——各种云南菌类让我觉得靠谱儿,还有蒲潇说的一种米...为了加强味觉我改变了饮食习惯,低盐素食外加粗纤维谷物,有益于清理身心。如果没有May,没准儿我还会禁欲。
最麻烦的就是Gloden Memory的事儿,尹悦的团队已经进驻到内部,按她的话说“这个店要不是靠牌子撑着,早垮了。”从上到下狠撸一遍,跟重组也没什么区别了。我把战略方向和她商量,她表示有风险,但前景应该还不错。所以我就一咬牙一跺脚把剩下的存款都扔进去了,平静的水面下,惊涛正在酝酿...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还联系了肥佬儿的夫人以及远在广州的张总,也就是Yoyo的老爸,一来请教一些生意上的问题,取取经,二来是建立合作关系,用他强大的物流团队祝我一臂之力。他得意地跟我说“我早就看出来你会有这么一天!”我笑得有些无奈,因为Gloden Memory的事实在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味,若不是身边这么多人肯拉我一把,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大浪这两个月也忙于招兵买马,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孙耀军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安慰他先把婚事忙一忙,其他的过了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