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

番外。

大家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前两天跟了隔壁ALEX胸一个微博,引了李清照词中的句子。本来是一时兴起,闹着玩的,但是机缘就是这么巧合,留意一查,5月12竟是李清照的祭日。

于是忙中偷闲,静静神,附庸风雅,写下这篇小小的番外。

李清照是词人。

李清照更是一位家。

她早年和丈夫赵明诚一起,痴迷商彝周鼎,赵明诚主笔写了一部《金石录》,著录了他们所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种。

李清照的词集为后世所熟知传阅吟诵,但这部《金石录》,不是文史出身或者老古玩行家或者因偶然的机缘,阅读的人恐怕会少很多。

后来赵明诚先李清照而逝,又正时值宋室南迁,李生活几经辗转,望文感物,作《后序》一篇,回顾亡夫生前,二人痴迷、研究,生活中的种种酸甜苦辣。

文章写的特别好,百度能搜到,搜《金石录后序》就可。

里面李清照自己写其经历:

“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又写:“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以至:“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但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其中乐大于苦,不必多言。

但是好景不长,金人来犯,宋室疲软,累及百姓,赵明诚已经去世,慌乱中李清照如是记载:

“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两夫妻收纳的东西还这真不少。

丈夫死了,又国破家亡,流亡至南方,爱物也是一路走一路丢。天灾人祸,李清照心中的苦痛悲凉无奈可见一斑。

后来的情形更让人扼腕:“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独馀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知道了这些背景,对她的那些词,或许读出多一份味道。

这篇《后序》,最后她说,我写这些为什么呢?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看到这儿,我心里一惊。

你还爱吗?你还付出吗?你还吗?

嘿嘿。

-----------------------------------------------------------------------------------

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GL]》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滥竽充数的演奏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GL]第1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