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这不都是白地上画着蓝色的花吗?怎么能看出来八百多年二十几个朝代的变化呢?’
‘你用心看,就看得出来。’
。。。。。。
其实纹饰不是判别的最重要标准,表象是会骗人的。只是,大家都从这里入门罢了。
我只托着下巴啜着茶想着心事,默默无语。
其间几次觉得魏栋急的慌,天南海北的突然就转向正题,我都觉着突兀了点,何况梁这样的老师傅?‘魏栋’‘未动’你咋这么着急就动了呢?几次给他递眼色他也不理我,这个某名校毕业的博士牛着呢。
我起身抱起架子上搁着的一个青花大碗,初看其除了个头大点,其它无甚出彩。像这位梁师傅这个档次的,明清瓷器的修复,行市低于六位数的,他一般是不接手的。为什么这样一件普通的民窑青花碗,却被搁在了这样的位置?
“近日常看的。”梁师傅看着我抱着它看,就一笑说:“这玩意还真有点难人啊。”
“哦。”我抱着看着,没立刻回话。这玩意是有点蹊跷。看胎釉彩特征,东西是老的,但年代路份。。。。。。
“嘉万民窑”。魏栋凑过来斩钉截铁的说。
我抬眼看看他,又看看东西,没说话。梁师傅也没表态。
“不,康熙的。。。康熙早期的,好像。。。呃,又不对。。。东西应该不对。”魏栋未几又说。
我又抬眼看看他,没说话。
典型的东西都容易看,但这件。。。怎么说,不典型,这就比较麻烦。我倾向看康熙早期民窑,但青花发色和纹饰画法却又不典型。官窑的容易,有定式,民窑的却难。我把它抱在怀里,抱抱看是否符合清初胎质厚重沉实的那种手头。。。太轻了不行,太重了也不行。。。这个么。。。要多抱多比较才会有个感性认识。。。看看釉质是否有别,是否符合卵青釉的特征,甚至有无常出现的火疵棕眼一类。。。纹饰么,比如上面的花石庭栏,双勾填色的画法,以及分水是否符合初期的特征。。。等等。。。
其实看这个一点没什么玄的,就是一门技术,资料的更替,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比如:大概我刚开始在每天放学后学这个的时候,大家都说顺治一朝没有款的,康熙中早期之后才有款。但慢慢无数的民间积累的标本资料浮出后,人们才发觉,原来顺治不仅有款,还多种多样。。。反倒是康熙中后期许多外销瓷有着相对规正的官类款,而官用的却未必带款,雍正十三年的初期许官窑器都没有款等等。。。。。。所以,不是说老古董行业是不需要更新的,不是的,必须要不断的接触最新的资料和修正一些看似板上钉钉的观念。
和任何一门技术都一样。
当然,它也有它的特殊性。这方面就如中医看病,大家奉行的都一样是那一套理论基础和辩症方法,但是若是遇到疑难杂症,即使都是几位高手,也会因为各自阅历和积累的不同,对同一位病人身上的病症得出不同的结论,也会出现分歧。这种状况下,争执无益,只能多看多实践,多增加阅历,多看更迭的资料,更加的细心严谨的分辨。
且,还有一点很重要的——运气。看谁的运气好,最早抓住了问题的突破口。
------------------------------------------------------------------------------
-----------------------------------------------------------------------------------
<4>
我抱着看了很久,没有办法给出结论。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想,谁能给我个机会,让我老老实实说句“不知道,待学习,待考察。”可是这混乱的行业,这浮躁的社会,不给这样的机会,逼着你就是充、蒙、吹、赌,也要做个选择。。。行行都这样。这社会,你要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说个‘不知道’‘我不懂,我放弃’,只会被人当SB或是当不负责。‘蒙,也要蒙一个’,‘赌,也要赌一把’从小学考试做选择题我们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抓阄,也要抓一个。
是缺乏安全感安定感?还是缺乏自信?还是我们民族一向具有的侥幸心理?赌性?
这社会,大众的反应,外人的眼光,远比真理更加重要。
都是权钱利益交换或者满足虚荣的工具,真善美谁又真的在乎呢?
且,光说看这玩意,或这世上的事,对‘真善美’的定义,其交叉的内涵和外沿,随着年岁的渐长,我也竟是越来越模糊。。。
真品釉质都是肥润的,赝品都是干涩的?真品画工都是灵动的,赝品都是死板的?真品都是美的,赝品都是丑的?未必!
‘真’的都是‘善’的?‘善’的都是‘美’的?‘美’的都是‘真’的?
看的东西越多,我竟越来越糊涂了。。。。。。
这会,我抱着它,再看着梁师傅。。。这样道行的人,也把这样一件看似普通的东西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天天抱起来研究的位置。。。仅如此态度,就足以令我们后辈汗颜。
梁师傅的专业态度让我们汗颜,狡猾和贪婪的程度也令我辈敬仰。
虽然各大公司和这些师傅们一直有来往,都不断的拿路子和钱养着。。。宝贝的比高工还高工。但从他们的角度,还是秉承着‘一斗米一餐饭,一桶油一程路’,一次归一次,一码归一码,上次合作的再好,这次没有油水,也是一字不吐的。无所谓什么感情的累积。且这个油水是与货值成正比的。
所以说人都是复杂的,在这个社会里打混的久了,往往无所谓好坏,好坏都是相对的,是建立在你对对方的要求高低和交往角度。
也别谈深度和积累,人往往都是被最亲近的那只给啄了眼了的。要不不管是谁得了势,都是先收拾身边最亲近的那几位呢。
‘千万别考验一个人,人,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只要给予的好处足够,每个人都是好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夜路走得越多,就越怕遇到鬼,在这世道上打混的久了,越觉得人心,世道,其复杂程度和难以捉摸性,真的可怕。
别的我不敢说,至少这行当我正经本事没学到,一身的坏毛病已不是初生牛犊了,耳濡目染了十几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真真是越来越害怕。或者说越来越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