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我站在她身后,隔着五六米远,聆听这初夏阳光上午的乐声,我真是个土人,虽然买过古典音乐的CD听过,但,从未听过小提琴的现场演奏,独奏,我惊讶极了,又极其安静的聆听。她似乎没察觉到我的下楼,只是这乐声拉几段,就断了一下,又连上拉,拉几弦,又断了一下。。。好像很生疏哦。

我犹豫着是不是该张口,她自言自语的说,“好多年没摸,都荒废了。”然后转回头看着我。

她今天穿着白色的高领毛衫,一件无领的外套搭在外面,小提琴已经放在了沙发上。

“啊,挺好,怎么不继续了?”人家说荒废了,我也听不出个所以然,只能这么说。

她低头笑笑,用手指拨了拨琴弦,好像漫不经心的说:“只带回了琴,居然忘了带谱。”说完又自嘲般的直摇头。

只带回了琴?她春节假期从G州回来带的?她拉直了头发、取下了隐形、戴上了框镜,还,带回了小提琴?

她似乎不甘心的又拿起来架在左侧的脖子下,又尝试着拉了几段,和刚才不同的调子,这会顺畅多了。。。

“嗯,看来还是这段没丢光。”她满意的放下,看着我笑着说:“这是以前学校乐队拉的最多的曲目。”

学校乐队?我想起那晚她坐在床头的回忆。。。果然是美好丰富的校园时光。。。

“真没想到,您还会拉小提琴啊。”我是由衷的感叹,但是听不出好坏来。师傅会拉京胡,我从小就对这种把几根弦拉出美妙乐曲的本事特别佩服。

她只是摇头:“本来就是半桶水,现在更荒废了。”起身说:“出去吃早餐吧,我中午还约了人。”

还是我来开的车,刚拐出这片老别墅群,正左右看着哪里有干净的早餐店,“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我的手机响了,其实我这个老B照实在是个野车野惯了的老油条,但当着她的面,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车靠边,拿出手机来看:09:48『骆家英』来电。

我看她一眼,她坐在副驾驶位,似乎在翻看自己的手机短信留言,没有任何反应,我接起来,骆家英说某件东西的送检报告提前出来了,她要过去拿,这会来送货的散客还不断,问过能否过去公司顶一下。

其实我不是个工作狂,但这会上司在旁,虽然有私交了(算是吧),但工作归工作,总要表现的积极点,所以,我爽快的应了下来。

“公司有事?”她依然低着头查看着手机短信。

我大概说了下。

“那你到公司附近去吃吧,正好我的约见也提前了。”她放下手机,按下安全带说:“你下来吧,我来开。”

我们互换了位置。车子拐上环线,她又是无线电话一个个不断,其间还有骆家英打进来的,说的正是那件送检东西的事,我憋着不敢出声,生怕骆家英隔着网络嗅到我的气息。她倒是很淡定,似乎完全没有受影响。

车子依然是提前拐下来匝道,和上次在我小窝过夜后出来采取的方式一样,她还是把我放在了一个地铁口。“就不送你过去了,自己乘地铁吧。”

在我推门下车的那一刻,她又说:“明天我没有安排,想进故宫转转,你有兴趣一起吗?”

我转过头,看着她的脸,晶亮的镜片和盈盈的唇线,尖尖的下巴还是纹丝不动,但是带了些许笑意。

“当然了。”我一只脚已踏下了车,转着身子对她说。

放下了包袱,愉悦似乎不需要掩饰。

----------------------------------------------------------------------------

-------------------------------------------------------------------------------------

来到公司,又开始面对这些十几年来,从幼时的耳濡目染,到少年的拜师入门,到青年的误入歧途,几番纠结,到如今的投身其中。。。日复一日的这些问题。

儿女情长,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行业,表面光鲜,私底下诸多暗昧,陷阱重重;前台撑着门脸拉着架势,其实真正暗流涌动掌握命脉的,在后台,在幕后这些大行家藏家游资操作者们手中。。。。。。摆到大市上交易的,虽然有不少货真价实的精品,但相当一部分是引外行资本进入的海绵货,不假,但价值不符。吸了钱就走。且手段极其刁钻。

而真正的相当一部分的好东西,往往不需要这样摆出来,而是作为顶级圈子所拥有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一部分,交换,配置掉了。

钞票,那个数字,是二流三流不入流的我等才觉得重要的,对顶级的藏家玩家们来说,比如中东的那几位石油大亨,斯里兰卡那几位红茶商人,他们看待这些和石油贵金属一样,具有国际共识的不可再生资源才是他们愿意握在手中的。他们拿出二流三流的东西出来轰轰市面,再收入更好的。

再就如大佬E.S.,沉水大鳄不说话,往往一年就浮出水面一次,一次出手只买一件东西,但即使把价格顶上珠峰,也志在必得。而且人家是直接到现场,从不委托啥滴遮遮掩掩,所以,各路摩拳擦掌的人马一看到他来了,盯上了哪件自己也想要的,就如喜欢的女人被皇帝老儿看上了,自个只能眼巴巴缴械投降,心如死灰了。

而,就中国古代艺术品各个门类东西本身的鉴赏和价值判定来说,甚至比这行业的所谓一系列的“潜规则”还要耐人寻味。各个时期各个门类,其实各有各好,书画、陶瓷、玉器、漆器、造像、家具。。。。。。

你入门学上手,头两年看看,是这么一回事,过两年看看,又是另一回事,再过几年看看,便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最早的时候屏息静气凝视博物馆那些殿堂级的藏品,觉得真是神品啊,好啊;过些年看看,觉得。。。唉,无非就是那么回事,某某行家手里的比那个还好;随着阅历的增加,再过去看看时,心中则又是另一番复杂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知——

即使是那廖若星辰拱若真璧的北宋汝窑南宋官窑成化斗彩雍正珐琅彩,当它们走出橱窗,走下神坛,跨越千年时光,由宋徽宗的画桌,经明清历代帝皇藏家留恋的目光,而摆到你家中一隅、书桌一角,任你信手拈来时。。。你,又作何看待?

又如一个百媚千娇风华绝代的绝色,如果你没有与他一锅吃、一起睡,事事相处日日相对,又怎能了解他美丽面容风雅气质背后的真容?当你了解了这些真容后,你是否更爱他?更爱惜他作为一个平凡又真实个体的存在?

至于作为浸淫入这行的、过手过无数珍品、经历无数次价值推翻和重组的老行家们,你问他们什么东西才是好,他往往是怅然好一会,不知如何答。。。。。。

我说好你能认吗?你能接受我的价值观吗?我认为好的你们看起来是你破烂,你们拍手鼓掌的光鲜货我未必再愿意看一眼。

所以,能换钱的,多换钱的,才是好。钞票的衡量,未必全面,且往往与事实相反,但是,这最简单,也最公平,不是么。

那么,即使午夜扪心自问,作为个人感性的认知,什么是好?古人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其实就是审美疲劳。虽然未必理性,却是可以理解。

这也是当年我纠结要不要入这行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厌恶暗昧,更重要的,是怕有一天对好的东西,也疲劳了。

以至于后来我问C,为何那么淡,什么都那么淡,与我也那么淡,她用文字回的,一个字:“怕”。

怕什么?不用问我已知道,一样的,怕,怕我们对彼此,审美疲劳。

-------------------------------------------------------------------------------------

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GL]》小说在线阅读_第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滥竽充数的演奏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别装了,再装——潜规则了你[GL]第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