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错了(1)
家长一开口说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自动地、当仁不让地把自己放到了“老师”的位置。
殊不知,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养:一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二是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堪称孩子的楷模!
…
看了海上生明月626的叙述,可以看出明月还是个很好学的妈妈,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小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一般而言,有两点原因:
一是好奇,自己没有这么好玩的东西,所以也想要。
二是孩子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经常被家长拒绝或者说教~这个不能要,那个不能吃…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给家长说了,看到自己喜欢的,就直接拿了。
小孩子“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家长发现时,首先要搞清楚孩子这个“拿”的行为~是出于好奇和喜欢!这是首先要肯定的!
肯定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热爱学习的原生动力!
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孩子的爱好是她的兴趣所在,也就是孩子的天赋所在!
其次,不能一下子就给孩子扣上“偷”的大帽子!更不能以教育孩子为名,带孩子去公共场合承认错误、道歉!
这看似正确无比的教育方法,恰恰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因为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孩子是“小偷”的假设前提下采取的!
带幼小的孩子去商店或者超市去给大人道歉,花钱把孩子“偷”的东西买下来,为家长赢得的是赞誉!而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是众目睽睽下的胆怯、无助、不知所措!一而再地如此去做,对孩子的自尊心是极大的打击!这不但达不到家长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反而锻炼了孩子“无所谓”的厚脸皮。
家长想想,如果自己被逼如此在大庭广众面前去道歉,是何心情?就不难理解幼小的孩子了。
…,
脸皮已经被家长当众撕下来了~已经没脸了。没脸时,还有什么可忌讳的?喜欢就拿,大不了就是赔钱道歉呗,能奈我何?!
由于一开始就给孩子贴上了“偷”的标签,又一再地不给孩子脸面,孩子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不敢给家长说,只好去“偷”,为怕家长发现,就又学会了说谎!
本来只是孩子一个出于“喜欢”而发生的行为被家长定义为“偷”,加之家长把孩子赤裸裸地放在公众眼前去道歉~这种残忍的教育方法,就必须产生“偷”没有戒除,又衍生出“说谎”行为!
谁的错(2)
对孩子的相同行为,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标准模板去应对~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好的教育强调的都是“因材施教”!就是要一人一法,不能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的是止痛片,去痛不去病!只会掩盖病相,埋下病根!
但是,方法论可以指导我们。
对于孩子,要引导好、培养好,只有通过父母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才能与孩子有效沟通,也才能让孩子接受、认可父母的正向教育,否则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都是负面的东西~这个不用教,自然延续。
…
苏老谢分享的方法值得点赞!
归纳起来三点:
一、不要急于给孩子贴“偷”、“调皮”、“没教养”等负面标签。而是要先搞清楚孩子此类行为的原因。
如老谢女儿爬室外空调,如果家长直接贴标签,直接把孩子收拾一顿,那就完了!这不是教育,是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二、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先肯定孩子这种看似“不好的行为”中包涵的那个好的情感,然后再对孩子进行引导。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原因~是想起了老家爬树的快乐!那要首先肯定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然后再告诉孩子爬树与爬空调的区别。
三、如果不是力不能及的事情,最好去满足孩子的愿望。
如,老谢最好抽空带孩子去郊外爬树。
…
具体到明月女儿的问题~她才一年级,可塑性那么强!为何一有事,第一反应就给孩子贴负面标签!这不是教育孩子,是扼杀孩子!
走笔自此,真是按捺不住对孩子的悲悯和心疼!言重了,望海涵。
…
如果我是明月,我会这样去处理孩子“拿文具”之事:
我会认真地看看这只笔,平静地说:“这只笔真与众不同,是不是很好用啊?”
然后听孩子说什么。无论孩子怎么说。
我会:“宝贝喜欢文具,说明你爱学习!学霸都喜欢文具,看来宝贝成为学霸的潜力大大滴!文具对于学生,就像武器对于战士一样!笔~就是你走向知识巅峰的武器!我的女儿眼光真好,喜欢这么好、这么美的笔!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哦。”
一般赞美+肯定后,都会让孩子内心放松,会给家长说心里话。
然后再引导:“这支笔妈妈没见过,是宝贝借同学的吗?武器怎么能借别人的用呢?借别人的武器是难以打胜仗滴!明天就还给同学,好吗。以后你看到喜欢的文具,回来告诉妈妈,妈妈给你买!把你的武器库充实起来!”
这只是个人的建议,供明月参考!
明月姐姐的女儿,都那么大了,还挨打…
孩子只是喜欢文具而已!为何不去满足她们?
女孩子要富养,是指精神上要让女儿得到尊重和爱!
一个被爱包围着成长起来的女孩子,自然具有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
孩子缺什么,才会去外界追求什么!今天缺文具、明天可能就是缺名牌、后天…永无止尽!
而这一切外界的“缺失”,都是由于内心缺乏“爱”所致!
请用“爱”充盈孩子的内心吧!一个内心充实的人,不会再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
阿木,单独开层楼,与您分享一句话:
无论哪一种关系里~真诚里面绝不包含“疑惑”!疑惑就是不信任,不信任怎么能是真心呢?
这是我这些年来跟随导师修行的最大心得!
刚开始接触恩师的教诲时,我只能接受80%!
师兄告诉我:“你拒绝20%,就是拒绝了全部!你得不到精髓!”
…
回复 aoshixiaoue:
孩子第一天能够超预期完成,说明孩子是有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的。
自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培养,中间肯定有反复,母亲要有定力哦,要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自己的事!建议时间表也交给孩子自己定,自己执行,这样才能培养出来自觉有担当的男子汉!
当然,孩子每一点进步,您要看到眼里,并且要及时鼓励、表扬。如第一天孩子表现那么好,妈妈有没有把自己的欣赏和欣慰表达出来呢?
陪读是代替孩子做孩子自己的事情,是让孩子畸形成长。是对孩子潜能的扼杀!
而孩子做不到时,家长的恶言恶语甚至动手打孩子,都是在摧残自己的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沙门弟子,不好好念经做功课,当家僧罚他跪在佛前抄经多少遍…
师父回来看到后说:诵经拜佛是多么庄严神圣美好的事情,怎么能够用来惩罚人呢?他不好好做功课,就罚他在禅房睡觉,不许他进大殿诵经拜佛!
被罚弟子看到别的弟子都在大殿做功课,自己却没有机会去拜佛,着急万分,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
当他被允许再次进大殿诵经拜佛时,激动的涕泪交加,从此认真做功课。
学习是多么重要而美好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与美好!而不是强压孩子学习,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