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同学是高中英语老师,每届高考她的学生都有考满分的。
我也问过她:“每年重复同样的课程,不烦吗?”
老师乐呵呵地:“怎么可能烦呢?课程是一样,可是每年考点不一样,我教这么多年书,从来不敢说自己自己可以了,不用备课了。相反,我每年都生活在愧疚中~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上一届的学生,我今年讲课比去年讲得好!如果一天要给两个班讲课,我给第二个班讲课一定比给第一班讲得好!哎呀,学无止境呀!再简单的工作,如果用心去做,都没有尽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工作是从生到熟,从熟到巧,从巧到妙!真是永无止境!
这,就是工作的乐趣!
找到了这个乐趣,才是真正的干“活”,越干越活。否则,只会是干“死”。
…
我前文提到一个朋友,在某单位干了五年保洁员!业务时间学习提升学历,现在四十几岁,已是正厅级干部!
他把保洁工作干出了花儿,自己的人生也开了挂!碾压很多高学历科班生。
勿负青春,勿负时代哦!
干活~
哥哥闲不住,去农庄帮着地主剪葡萄,早出晚归,干得不亦乐乎。
嫂子颇有怨言:“早上七点就开车走了,晚上九点才回来,一天就挣二百块钱。不知图个啥?”
我:“就是,又不缺那几个钱。别让我哥去了。”
嫂子:“我能管住他吗?他理由多得很,老板把他当专家看,每天多给他十块钱!还给他和老赵开小灶,在饭馆给他俩单独订的饭,外加一瓶饮料。昨天给他一罐红牛,把他高兴得不行。中午还让他俩休息会,别人不让休息。他找到自我价值了。”
我笑:“难怪呢!千金难买愿意,我哥那么开心,您就辛苦点,让他去行了。他搞了一辈子果树,自然会干,干得好!地主当然敬着他。
嫂子:“他和老赵剪下来的葡萄,那些挑捡葡萄的人基本挑不出来毛病,给地主节约太多了。”
我:“哦,剪葡萄还是技术活呀?”
嫂子:“也!你说得来!来拉葡萄的老板精得很!葡萄抱得太散的不要,太小的不要,太青的不要,一杠子的也不要…挑剩的太多了!符合条件的5块钱一斤,挑出来不符合条件的多,批发商1块钱一斤全包!把地主坑苦了。地主气得不卖了。你哥和老赵剪得就特别好,让那些捡葡萄的人挑不出毛病来,他俩干得还快,两个人剪,供十几个人装箱,还嫌他俩剪得快!”
我:“啥是一杠子葡萄?”
嫂子:“就是抱得太紧的。一整串的。”
我:“抱得紧不好吗?怎么感觉像给苏联还债似的,苹果得用网筛选,大的小的都不行。”
嫂子:“批发商不是挑刺吗!都剔出来好压价。心太黑了。地主辛苦干一年,都给他们干了。加上剪葡萄的人也不负责任,瞎剪。浪费太多。你哥干活又快又好又认真,地主都抢着要。现在这家是加了钱把你哥挖过来的。”
我笑:“啊?加了多少钱呀?”
嫂子:“十块钱!”
我反应了下:“十块钱就挖走人了?”
嫂子:“嗯,前面那家地主十块钱都不愿意加。这家地主聪明。把你哥和老赵哄得天天开心的不行。”
我:“嫂子,我支持我哥干。你看我哥进城以后,除了看孩子,去公园下会棋,一点都不开心。现在发挥他的特长,每天还能挣点零花钱,关键是受人尊重,他开心~这点最难得!”
嫂子:“整天不着家。说是在家一顿吃不了一个馍,这一干活,一顿吃两个馍馍!地主说了要一直用他。”
把梳子买给和尚~送给小燕子
前言:有一个营销经理想考考手下,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01
第一个人出了门就骂,什么狗经理,和尚都没有头发,还卖什么梳子!
找个酒馆喝起了闷酒,睡了一觉,会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无法卖!
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你告诉我?
第二个人来到了一个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没用。
那人就把经理的作业说了一遍,说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失业,你要发发慈悲啊!
和尚就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在庙里转了转,对和尚说,拜佛是不是要心诚,和尚说,是的。
心诚是不是需要心存敬意, 和尚说,要敬。
那人说,你看,很多香客很远来到这里,他们十分虔诚,但是却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如何对佛敬?
如果庙里买些梳子,给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是对佛的尊敬?
和尚话说有理,就买了十把。
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备些梳子作为礼物送给香客,又实惠、又有意义,香火会更旺的,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买了100把。
第五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对和尚说,你是得道高僧,书法甚是有造诣,
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积善梳”送给香客,是不是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无量佛!
就买了1000把梳子。
第六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个和尚说了一番话,却卖出了一万把梳子。
那人说了些什么?
他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女香客带是在身上,
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
很多香客还能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
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祈福,竟十分兴隆。
02
评论小结
第一个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太厉害,用常理去考虑销售,是不适合做销售的。
第二个人是在卖同情心,这是最低级的销售方法,叫“叩头营销”,是不能长久的。
第三、四个人为客户着想,可以说是“顾客满意战略”,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第五人不仅能够然顾客满意,还能迎合顾客心理,自然就会不会差。
第六人就已经达到了物我两重天的境界,不是在卖梳子,而是在卖护身符,把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五个人都回去给经理报到了,第六个人没有回去。
他去找更多的寺院,他发掘到了一个市场,他要自己干。
自然,他成功了,他成千上万的向一个一个寺院卖梳子,掘到了第一桶金。
疯了(1)
…
杰哥:“沐阳姑姑,我快被逼疯了。”
杰哥一向沉稳,什么事会让他如此呢?
我:“怎么了,杰哥?
杰哥:“班里一个女生追我追得太紧了。”
没想到杰哥这么快就被女孩子盯上了…
我:“哦,什么样的女生啊?”
杰哥:“挺漂亮的,在班里挺高傲的,基本上不和男生说话。”
我:“杰哥喜欢她吗?”
杰哥:“我是想在大学谈恋爱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也没想到这么直白。我有点懵。”
杰哥给我发了两幅女孩子和他对话的微信截图:
女:你不想和我上床吗?
我对你没有那种魅力吗?
表情~我要闹了。
杰哥:你很有魅力
但我反对婚前性行为
没法负责任的事,我就不会去做!
女:你不要拒绝我咩
特别是求欢这种事
都是我拒绝别人
你是我第一个主动献身的人
你竟然拒绝我
很伤自尊
杰哥:反对婚前性行为是我的原则。
女:上不上我
不上我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