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鸿运当头
疼…每时每刻仍然存在,但我已经无视它了,每天照常工作,该干嘛干嘛…
阳春三月即将过去,我内心有种强烈的预感…我会好的!就要好了!
…
春光明媚的一天,王董带了个人来看我…
王董:“沐阳,给你介绍个朋友,这位是李叔!医术高明,专治疑难杂症”
我欣喜地:“李叔好!”
李叔点头微笑,我们互相打量着。
李叔身材瘦高,面容清秀慈祥,嘴角上扬,眼睛里都带着笑意,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觉得很亲切。
我:“李叔?我能冒昧问一句您的年龄吗?看着您很年轻啊…”
李叔微笑:“叫我一声叔,你不吃亏,我是80后…”
我惊讶地张大嘴巴:“啊!您~80多了?您逗我玩的吧?看上去您和王大哥差不多大啊”
李叔笑容可掬:“我比他年轻…我的心18岁!心若不动,岁月无伤啊”
我双手合十:“幸会幸会!佩服佩服!李叔,您看我的疑难杂症,还有救不?”
李叔:“天下无病,病只是身体对我们的警示…”
我激动地打断李叔的话头:“那就是说我这病可以治好了?”
李叔微笑点点头,开始给我号脉。我以为要号很长时间,结果分分钟搞定!
我疑惑地:“这就号完了?感觉有点敷衍啊”
李叔笑:“对病嘛,敷衍都不用!你把你的情感那么牢不可破地系在病上,那它就病着,它就牢不可破地拴着你!因为这是你要求的,你那么看重它,它怎么舍得离开你呢?”
李叔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对我却如雷贯耳,十分惊奇…
从爱因斯坦与教授的对话看人间黑暗
某君站短我,说到*场的黑暗。感觉老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透彻,故转来与大家分享。祝大家开工快乐!
…
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
一位学生回答:“是,都是创造的!”
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
那位学生回答:“是的!教授,当然一切都是创造的。”
教授接着问:“如果上帝真的创造万物,那么邪恶也是上帝创造的。既然邪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邪恶的。”
那位学生沉默不语,没有回答教授这个假设性的陈述。
另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教授,我可以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教授回答。
那位学生站起来说道:“教授,寒冷存在吗?”
“这是什么问题?它当然存在。难道你从不觉得冷吗?”
学生回答说:“教授,事实上寒冷并不存在。依据物理定律,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冷,是因为缺少热能的缘故。每个人或物体对能量的获得或传送的情况,都可以测得出来,而热能就是这个使人体或物体获得或传递能量的东西。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时完全没有热能的存在。在这个温度时,所有物体分子都呈现静止状态,不会发生任何反应。所以实际上寒冷并不存在,我们创造这个词汇是为了描述没有热能的感觉。”
学生接着又问:“教授,黑暗存在吗?”
教授回答说:“它当然存在!”
学生说:“您又错了!教授,黑暗也不存在。黑暗其实是因为缺少光的缘故,我们可以研究光线,但无法研究黑暗。我们可以用牛顿的三棱镜把白光分成许多颜色的光,并研究每种光的波长。不过我们却无法测量黑暗,因为只要一道光线就可以划破并照亮一个黑暗的世界,所以我们如何能知道一个空间有多黑暗?我们只能够测量光的强度,不是吗?黑暗是人类用来描述没有光线存在时的一个词汇。”
最后这位年轻人问教授:“教授,那邪恶存在吗?”
教授:“当然!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我们每天都会看到邪恶。每天都有人类以不人道的方式对待他人的例子。它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罪行和暴力之中,这些不是邪恶是什 么!”
那位学生回答道:“邪恶并不存在,教授,至少可以说邪恶本身并不存在。会有邪恶只是因为心中没有上帝,就像黑暗与寒冷一样,邪恶是人类所创造的一个名词,用来描述心中没有上帝的情况。所以上帝并没有创造邪恶,它是人类心中缺乏上帝之爱的结果,就好比寒冷源自于没有热能,黑暗源自于没有光线。”
教授坐了下来并问道:“年轻人,你到底是谁?”
“教授,我的名字叫做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疾病只是一个假象,因为“天下无病”
灵性心理学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天下无病,疾病只不过是个假相,不是本质。你会怎么想?
你会不会醍醐灌顶着微笑点头,心想原来疾病只是一个代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呢;
还是会觉得这个说法虚无缥缈不接地气,甚至觉得:说这话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什么是病?病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病名只是一个代号?
什么是癌?为什么会得癌症?被诊断为癌症的人应该怎么做?
疾病是我们的朋友之一
天下本无病。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
这样说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的朋友之一。
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
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像客人一样会走,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
感冒、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个代号。
比如这个人叫张三,那个人叫李四。
我们很容易被代号困住,忘记看它背后的实相。
比如:
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
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
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
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敌人
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才去学习了太极拳,后来成为太极拳高手,身心的状态都获得提升。
对于他来说,身体不好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缘。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参加各种聚会、饭局,然后来找医生看病,说:“我失眠了,给我开点药调理吧。”
表面看来,他在积极地求医问药、解决问题,但其实,如果他不改变生活方式,不论是求助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他的潜台词是:
“你来帮我搞定失眠这个问题吧,搞定了我才能继续有精神参加party啊。”
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
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
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
有时,你不一定需要医生
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
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
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
大多数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之类的病,都是生活方式引起的。
改变生活方式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消失。
如同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
病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
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和问题出现了?怎么去改变它?
医生只是一个助手,不是决定者。
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疾病不一定是坏事
酸痛,失眠…这些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比直接去消除这个症状,要重要得多。
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责任都推给医生,而是跟医生一起商量,怎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怎么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第一,在我的理念里,中医是心智模式,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世界和人生。
当你的心智模式改变,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
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第三个是医疗模式,属于扶偏救弊,亡羊补牢,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
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医疗模式就变得很轻松。
但现在很多病越来越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现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几倍,越治越多。
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模式出了问题。
什么叫做养生?
就是让身体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至于具体的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没有一套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
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季节、时辰,南北不同的地域,尽量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和谐地生活,那样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