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一个农民的女儿是怎么成功的?
静涵又是怎样成功的?
张贝又是怎么成功的?
……文中已或多或少都给了答案。不知谁看了出来?
本文记录的,不是普通的职场,而是官场资本市场,太敏感,所以,很多事不可能写太清楚。比如,我有个原则……去任何人家做客,都不会空手去,一定会带礼物去,我可以写去大舅家二姨家带了啥,但是如果我写去包强家带了啥,估计会有人认为我是在贿赂,而他是贪腐。
又如,朋友间互相帮忙很正常。但是,如果我据实写他们怎么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帮助我和其他同学朋友的,以及我是怎么帮他们的?估计带来的后果超出想象……
开帖的初心,是想分享人生开挂的密码和自己对情感的体悟,同时记录总结自己的前半生……结果还没成热帖,就有了炫耀资本的嫌疑……
我是学金融的,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让我学会耐心坚守,也学会了果断止损!
所以。随时会停更。
楼主以及她的同学似乎都是社会人精。成为中国社会的人精,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相反,所谓的中国社会的人精,常常是庸俗鄙陋的,精神与心灵上的追求没有,也没什么创造力,完全不值赞。
您这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呢。
多包容,勿极端,这是人生开挂密码之一
回123abc,您对张贝哥哥的疑问,其实写时是有考虑的,即要不要写出来?
张贝有两个哥哥,大哥沉稳能干,秉承父风,成绩超越父亲。而这个二哥,父兄送他去部队,被部队押送回来,多次离婚,一双儿女根本不管,向几乎所有认识的人借钱,当然是不还的,都是大哥和张贝还……
您如果知道朱徳的孙子在八十年代都被枪毙了,您就明白这个二哥还算好的。
上世纪八、九年代的严打,相信过来人都有印象。我们上高中时,第三次严打已近尾声,我的初中同学因为打群架被判八年,还有因谈恋爱被砍头的……班长包强还带全班男生打过群架……这件事或许会写到。
张贝的二哥是个典型的“把资本展发成负担,把自己推向成功的反面”的人。
文中提及的他的破事,还不是过份的!
张贝母亲去世时,张贝就说母亲是被二哥气死的……
时代总是造就一部分人,淘汰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是随波逐流…………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朋友,咱也敞亮地说几句话,好吗?
从您一路跟帖并时时长评看,您是位有追求、耿直但不乏灵活的人,有点强势,亦有些愤青……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未必准确,不周之处请您多包涵哈。
您把我和我的朋友们归为“中国的人精,认为我们没有精神追求,粗俗鄙陋”,这也只是您个人的看法。
人只要有追求,无非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我和我的朋友们,已无需追求物质,您觉得我们在追求什么呢?
有个朋友评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有“家国情怀”,做为老师爱徒的我们就鄙陋到没有情怀吗?
我们比80、90、00后,更爱国爱家爱朋友!
静涵在米国待遇优厚,不是因为“情怀”,何必回国?这样的同学不止一个!
静涵对祖国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粗俗吗?
包强、张贝、桂花……他们都尽心尽力在造福一方,不值得尊重吗?
我来这里写,也是为了“情怀”,您来看文,亦是为了“情怀”。我们有共同之处,所以要相互理解尊重,出言不逊不可取,是不是?
瞧,有朋友说了句“白眼狼”,您是不是就不开心了?那,凭什么您说啥都让我们接受呢,是不是这个理?
其实,生活中,我喜欢和您这样的人打交道,直来直去,不藏着掖着,但,我们不能因为直,就冲撞他人的情感。
您呢,接受也快,认错也快,但是别像我呦……“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人生开挂的另一个密码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以名利为第一目的,名利只是副产品,做好自己该做的,名利自来!如果仅仅把眼睛盯在名利上,那是累死挣不上大钱滴,因为格局太小。
希望每个来这里的朋友,都能得到快乐和启发!
谢谢大家!
第二天,我仍然是按正常时间4:30起床,张贝睡得很香。
我悄悄下楼出门活动半个小时,打开小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学生英语》,是按照中学课文一课一课讲解、领读的,我跟着听了三年……这就是我当时学习英语的方式。
6点回到房间,没人起床。我在客厅开始写作业。
8点,去厨房捅开蜂窝煤,开火熬稀饭,准备早餐。
张贝起床下楼,早饭已好。
贝:“阳阳,你几点起来的?早饭都做好了。”
我:“正常起啊”
贝:“好不容易休息了,就想睡懒觉”
我:“没你有福。我爸妈还有我叔都不让小孩睡懒觉,习惯了,到点就自动醒了。”
留好两个人的饭,我们开始吃早饭。
贝:“阳阳,在你叔家,早饭也是你做吗?”
我:“嗯”
贝:“那以前在你自己家呢?”
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贝:“那你现在天天做饭,还洗衣服,你有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我愣了一下:“没有啊。”
“不过,挺想有这种感觉的。”我眨巴眨巴眼睛,笑着对她说。
贝夹花生米的筷子停在盘子里,不解地看着我:“啊?为啥?”
我用手托着下巴,认真地说:“觉得特别美,有一种忧郁的气质,特别吸引人,你不觉得吗?就像林黛玉!”
贝笑起来:“你像林黛玉?你就这么向往忧郁啊?”
我:“是啊,没有才向往啊。那个,不是向往忧郁,是喜欢那种气质!特别酷感觉……”
贝:“那有什么好的?忧郁的人在哪都扫兴。我觉得还是你这样好,和你在一起让人快乐。”
我:“哎,给你说呀,暑假(指中考后)天天下雨,我就坐小椅子上托着腮帮子看门外的雨”
贝:“恩?”
我:“培养忧郁气质啊!”
贝笑出声来:“看来失败了啊”
我:“可不是吗?我当时就想,我和黛玉一样,寄人篱下。可咋想都不悲痛。”
贝示意我继续。
我:“没什么可悲的呀!我叔、我婶、我弟都对我那么好。你看我叔打我弟那么狠,他对我都没大声说过话……哎,没有培养忧郁的土壤。”
半上午时,家辉来了,给我们送来了蒸面条,小半盆,用干净的笼布盖得紧紧的,掀开笼布,面条还冒着热气。
贝:“哎呀,叔叔真客气。怕饿着咱俩了。”
她弯腰闻闻:“真香!家辉,你在这一起吃吧?我和你姐也吃不完”
家辉:“不在这吃了,爸说多拿点,让你俩吃不完,晚上热热再吃。就不要做饭了。我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