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
往宿舍走的时候,陈可憋了一路,最后还是傻傻地问了一句:"那什么北京周口的后头一句是什么呀?"
"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让我牵起你毛绒绒的手,"于雷笑着拉起了陈可光溜溜的右手,"是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是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35、陈可的新年新希望
过了元旦就是国家四级考试。
按照京大的规定,只有通过了京大三级的人才有参加国家四级的资格,但因为陈可在分级考试里就跳到了四级,所以第一个学期就可以参加考试。
至于于雷么,还是延续了上海考生在英语能力上的神话,免修大学英语,故而也要参加今年的国家四级。
陈可的考场在于雷隔壁三间,等他交卷出来的时候,于雷已经在走廊里晃了一刻钟了。两人直奔图书馆复习明天哲学史的考试,路上于雷对CET委员会的智商大发议论,说从阅读理解的选项上判断,委员们的平均智商决不会超过80,在医学分类上大概是属于"痴愚"那一级的——比白痴还是要好不少,但普遍来说,较正常人为低!
第二天的哲学史考试也十分顺利,几乎没有什么没复习到的。
在名词解释里,有一题要求解释"乾"这个概念。陈可提笔便写了"元、亨、利、贞"四个字,后来觉得实在太过简洁,就又在旁边画了六条横线,以充图释;而于雷则是充分发挥法学生罗里叭嗦的天性,什么"至尊纯阳"、"君子终日乾乾"的写了一堆废话,估计能有三五十字,这才打住。
于是,这两个人的卷子形成了很有趣的对照。陈可用笔纤细,飞动飘逸,外加惜墨如金,从不多作赘笔,因此通篇试卷简洁雅致,留白甚多;而于雷的钢笔字遒劲雄浑,法度严谨,又好二一添作五,两个小时下来满满的两篇龙飞凤舞,却也煞是好看。
成绩在于雷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之前就上网了,两个人倒也没差多少,陈可91,于雷92,反正绩点都算4.0,于雷那多写的千八百字也没派上啥大用场。
金融系大一的专业课程以基础类为主,高数上也主要用的是高中知识,所以复习起来还是挺容易的。比较麻烦的是政治课,又要写影评,又要交论文,最后还给你来个闭卷考试,搞得一帮小新生七荤八素。
14号全校停课,27号本科生寒假开始。25号下午光华和法院的专业必修课考试就全部结束了。
那位曾经来送于雷他们上机场的孔叔已经给他买好了26号晚上的火车票;而陈可回青岛的机票也已经定好,同是在26号,不过是白天。
·——·——·——·——·——·——·——·——·——·——·——·——·
周四下午,考完了最后一门试,于雷到312串门,张树和海斌现在都已经拿他当自己人看了,只有何进因为经常不在宿舍,又不爱和别人耍贫,故而也没和于雷有过什么接触。
陈可宿舍一向很干净,但这会儿却乱糟糟的,衣裤鞋袜到处都是,各种京大的小纪念品摆了一桌,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京大纪念品专卖呢。
"你们这是准备逃难呢?鬼子又进村了不成?"于雷说道。
"你丫少说风凉话,有闲工夫还不帮大爷拾掇拾掇!"张树在一边骂道。
"爷管你那破事!这北京烤鸭是你的不是?看你也没地放,孝敬爷了吧。我来帮着陈可弟弟收拾东西~"于雷把烤鸭往腋下一夹,朝陈可的书桌走去。
"得了吧,你就添乱上最行。"陈可也在一边打趣,"快把那烤鸭放我这箱子来,我这儿空,全家男女老少过年就指着这点荤腥呢!"
"你那是空!"张树怒道,"那大一箱子,就装俩烤鸭岂不可惜?干脆把于雷哥哥也装进去,回家给丈母娘行个礼,就是做几顿饭也是好的!"
陈可有点脸红了。说实话他倒不怎么讨厌这种玩笑,至少这说明大家都觉得他和于雷的关系比一般朋友亲密一些!
他朋友那么多,交游广泛,我有啥值得人家老跟自己待在一块呢?可这就是事实,他就是和我关系特铁,而且愿意做我特别特别好的朋友!说我们是一对?呵呵,我虽然不满意这种形容,但就其中关系亲密的这一点来说,还是挺让我高兴的……不过……等等……
"慢着!"陈可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对张树刚才的话提出了质疑:"丈母娘不是岳母的意思么……凭什么!凭什么随口一说他就是男方?我怎么就成了媳妇了?你什么用心!"
张树怔了一下,大笑了起来:"好啊,你们一对*夫**!我老树干子琢磨了这些日子,今儿可算是抓着口实了!嗨!既然已经成了,谁还管你们谁当媳妇谁当老公的,爱咋玩咋玩呗!"
陈可知道自己说走了嘴了,涨红着脸,从衣服架子上抄起一条裤衩就往张树嘴里塞。于雷刚才就已经听得兴高采烈,心满意足,这会儿也跟海斌一块在边上兴风作浪,助纣为虐。
张树吃了半截丨内丨裤,大恶,强争着把裤衩吐了出来:"我操你家祖宗!这上头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猴精马尿的,你就往里塞!"
这时何进刚回到屋里,莫名其妙地看着宿舍里的场景,指着张树嘴边的丨内丨裤说:"那……那是我的。"
众人狂笑。
何进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直直地走过来要把裤衩拿回去。
"抱歉啊,我给你洗了吧。"陈可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说道。
"不用了。"何进撇下一句话,拿着裤衩回自己铺上去了。
张树、海斌和于雷对看了一眼,都耸了耸肩。倒是陈可自己没觉出啥来,下床继续收拾东西去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于雷把陈可送去机场,替他办了机场建设费,又在办票处托了行李,领了登机牌,这才依依不舍地向他道别。
"这去就是一个多月见不着你了……"于雷可怜巴巴地说。
"哇~你要不要’执手相望泪眼,无语凝噎’啊?我这边可是’兰舟催发’啦。"陈可笑着扫了扫于雷的头发,揪了一下。
"你个无情的家伙!"于雷有点恼,"你见不着我都不觉得寂寞吗?"
陈可见于雷语气硬了,有些发蒙,脸上热乎乎的,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于雷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好好玩吧!有空想着哥们点就成了。"
他们留了彼此家里的电话,便互道珍重了。
飞机在一万米的云层中穿梭,陈可乱七八糟地想着于雷说的话。
你见不着我都不觉得寂寞吗?
于雷,你不会明白的,是因为见到了你,我才重新知道了什么叫寂寞。在这之前,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觉到这个词的分量了。
人在世上就是孤零零的,我本以为。
一个人走上舞台,一个人演戏,一个人谢幕,一个人离开。再多的喧闹,再多的浮华,不过就是布景而已。有人上来跟你对戏,与你唱和,同你交响,那也无非是一段小小的变奏,最终,还是要回到一再重复的主题上来——寂寞。
生命的主旋律,只有自己。
而你来了。
带来了从未有过的音符,用不同的旋律线,编织着相同的主题,让我惊诧,让我感动,让我沉醉。
我明白了。
一个声部,是寂寞;
两个声部,就成了复调的美。
我想这就是世人所赞颂的友情吧,就像伯牙子期。
高山流水尚在,七弦瑶琴不存,我鼓之为谁?
你让我明白了,也许我"只是"一个人,却并非"只能"一个人。
在见不到你的每一天里,我都会想着你,向满天的神佛——如果他们在的话,祈祷你平平安安,因为我还想和你把这首曲子丨弹丨下去。断弦再美,也终归是悲剧。我用不着离别来知晓你的重要性,让我们就做活着的伯牙和子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