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们回到了正常同事关系的轨迹,他每天去他的技术部分上班(上班时间主要是做资料,也常玩电脑游戏:挖雷),我有时下班早点,就去他的办公室找他,看他挖雷;我由于办公室的工作逐渐找到了感觉,也是常常乐在其中。由于在丨党丨委办公室,所以常常也会有下班前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这样,加班就是难免的了。
在央企6年,大多数时间都在领导的身边工作,所以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工作上的事情----加班,是我生活的主旋律。只是,我单身的生活,有许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使这些成为了可能。若是有家有口的人,就难了。这不,一下班,院子里除了值班的几个人,就是我们几个单身的,填充在院子里。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耐不住寂寞肯定是不行的。好的是,不管是我,还是安静的宁,都能承受这些。
加班通常是在晚上,而下班后的晚饭时间我们是很闲暇的时间。那时候和莉莉走得比较近,就常去她所在的单位食堂吃饭。而这段时间宁在家,我们就放弃了去食堂吃饭,而是去附近的小饭馆一起吃,三人行。
人常说,三人行,必有一灯泡。可能吧,外人看来,一定以为宁是那个1000W以上的大灯泡,殊不知,其实在我的心里,宁可能要更重要一些。莉莉也是十分大方的人,每次吃饭,我都带着宁,她都显得十分热情,给宁一种他很受欢迎的感觉。所以我们三个人一起用餐,从来都没有谁感到尴尬或者不和谐。
其实,这一点上我很佩服莉莉。我想最初她并不知道我与宁的感情,但她却并不排斥宁的存在。大约是爱屋及乌吧。宁刚回来,我就告知她,一个关系很好的兄弟回来了,吃饭我们常一起吃的。莉莉也就默许了我们的三人行。若是换了我,真的很难做到的。明明是两个人相处的时间,生生地插进来一个人,打死我也不会答应。所以我一直觉得莉莉是那种大家闺秀型的女孩!
却不知,这次宁在基地呆的时间比较长,天天和我们在一块吃晚饭。搞得我由最初的惬意变成了难以招架:要忙工作吧,又要电话给莉莉安排吃饭,还要顾及宁的时间。于是,顾此失彼的事情发生在所难免:
那天天气晴好,我下班了还在三楼的办公室完成一个材料。就听到宁在楼下叫我,到不到食堂吃饭。我因为手头的事情还没完,就说出去吃算了。于是宁就回去了玩他的去了。在加班期间,莉莉来电话催我去吃饭。我就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出去吃饭了。临走的时候我倒没忘记叫宁一声。他的办公室在另一栋楼的二层。我在楼下叫了几声,没人应我,以为宁已经吃过了或者出去玩了,我就直接出去街上碰莉莉,一道吃饭去了。等到我们吃晚饭,莉莉陪我一道回单位,夜幕已经降临了。我就和她一起去了宁的办公室,谁知办公室黑着灯,他却仍在电脑前挖地雷。我走过去时,他和我们打着招呼。然后就收拾东西,顺便就问,今天这么晚才吃饭啊?我心里一惊,糟了,想起下班时他商量我吃饭的事情,就问:你还没吃啊?宁从我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什么,脸色就变了。匆匆关了电脑,也不再和我们说话,只支吾着就回宿舍去了。我深感抱歉呵不安,和莉莉尾随着他回宿舍,在楼道碰到要出去吃饭的宁,他和莉莉礼貌性地找了个招呼,看到我时,却是脸色十分难看,我忙不迭迭地给他解释,说我加班给忘记了----其实我倒是记得,只是莉莉催的急,我没有上楼去叫他;他也因为电脑开着音响没听到!宁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急冲冲地就走了。
我当时十分狼狈,和莉莉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完全给忘了,难怪他这么生气,生怕莉莉又进一步误解了宁。莉莉一直笑笑,说好朋友,没事的。没事才怪!我后来与莉莉一起去办公室继续加班,她在一旁看书陪着我。后来天晚了,我又送她回去。在这期间,其实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好不容易我们才复合,结果又得罪了宁!老天这不是存心折磨我吗?
晚上我回到家时,宁还没有回来。路上看见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我估计是他在。我也不好再硬着头皮去叫他,就由着他了。我睡着了,迷迷糊糊听到屋子里的声响,知道是宁回来睡觉了。他也没吭声,直接就回自己的床上睡了。
于是,连续几天的冷战开始了。宁中午还是和我一起打饭、吃饭,只是和其他同事一起在球场上站着吃,而不是回宿舍和我一起面对面坐着吃。吃完饭,在楼下洗了碗才上楼,而不像通常的那样,把我的碗拿去一起洗,或者让我一起去洗。一些生活的细节让我明显感觉到宁在生我的气!
他的冷战就是这样,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只是拿反常来抗议我!上班时因为忙,我倒没什么,但是下班后,若不是可以去找莉莉,真不知道我该怎么度过那段时间!
好的是,这件事只3天后,宁忽然一天晚上告诉我说,单位要派他去北京学习3个月新技术!我又喜又忧:喜的是他主动和我说话了;忧的是他又要出差,而且一去就是3个月!
真的是流动的主旋律啊!
80
宁主动和我说话,意味着冷战结束了。这是我们交往以来的第二次冷战。十年中的几次冷战都是宁发起的,这是我们性格最大的不同。两个在一起的人玩冷战确实很具杀伤力!太煎熬了!若两个人都玩冷战,不就玩完了?所以我一直觉得,两个人相爱,还是性格不一样比较好,否则容易产生共振,高兴时2个人都激情四射;遇到矛盾时,2个人都不肯妥协,不就散伙了?妥协是生活的艺术啊!
我是一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从小在哥哥姐姐的丛林中长大,我学会了妥协,学会了讨巧,学会了在他们中间周旋。这就使得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使性子的习惯,考虑别人的总比自己的多,而且很乐于助人----以前哥哥姐姐谁生气时,都是我主动去搭讪,化解他们的情绪。正因为此,我不记仇,即使当时咬牙切齿,或者很冲动地有过激行为,但事后很快就会忘记。
记得小学阶段,有次和大姐抢东西,大姐没有像以前那样让着我,而是争锋相对,并且打了我。我哭着鼻子去学校。放学后回到家写家庭作业时,二姐笑着问起我,怎么不闹了?我问闹什么?大姐二姐就笑了,二姐说,他全忘了!我才想起上午和大姐吵架的事情来,在学校一天,注意力在教室,哪还记得?脸立即就红了。可见,我从小就是不记仇的人。现在做事业,有时候办一个事时,中间会有人作梗,当时确实打心眼里很恨这个人;但是等事情完结后,恨已化为乌有,最多就是知道某人不可深交,有时还因为矛盾的化解,变成了好朋友。
而其实呢,在这个群体化生存的社会里,大家都要互相依存。抑或态度,抑或利益的趋势,会产生一些矛盾。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换位思考一下,很多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但是这个真理有失灵的时候,比如在感情问题上。若是拿冷战来处理感情上的纠葛,我一直觉得不是我的性格:要能忍受,就一起说说,说清楚了就化解了争执;不能忍受时,就离开算了,还冷战干啥?
想来宁和我小时候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我多次去宁的家里,感觉到他家里人和湖北这边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大家都不是特别关心别人的事,别人的心情,彼此相对淡漠,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是这样,这事我一直很纳闷。不知是他家特定的,还是四川的一种地域文化。我没有问过,只是猜想他小时候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大概是一个人生闷气,不会给家长、兄弟姐妹或者同学讲的。等到气慢慢消了,也就没事了。
于是,这种环境下产生冷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还不大习惯这种冷战,内心十分抓狂,和他尝试着沟通吧,人家爱理不理的,也不和我睡一个床了,连吃饭都保持距离;不理吧,这个人还每天在自己身前晃来晃去的,无法回避!
所以他要被派去北京学习,无疑对于我绝好的消息!
%81
他要走了,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
因为冷战,我真的是有些怕了他了;而出差3个月,确实心里又有不舍!他从南宁回来后,我们刚刚才回到继续之前感情的轨道上来;而且那时候因为莉莉执着的爱,搞得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爱的是谁!
与莉莉的感情,可以很阳光地在大家上牵着手,可以在同事问起的事情,谈笑风生;那是大众都认可的感情啊!
而对于宁的感情,却永远是地下情,是内心的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