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只是他的估计,其实上山的简易公路并不好走,不熟悉路径的人通常要开上一个多小时。袁飞舟在一旁想要提醒,但董正荣话说出口,他已经来不及了,只得说道:“罗书记,要不要先去乡里坐坐,歇歇脚。”

罗嘉实并没有理他,抬头看了一眼大青山,道:“早上四点钟出发,到现在坐了整整六个小时的车,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咱们走上去吧,也好顺便看看沿路的风景。”

大青山上植被丰富,有常绿乔木,也有落叶乔木,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灌木。淮江地处南北分界线靠南一侧,气候温暖。虽然已是初冬,树叶也才刚刚开始发黄,还没有落去。极目远眺,整个大青山上,红一片、黄一片、绿一片,煞是好看。只是董正荣、萧方正等人却没心思赏玩美景,他们平日养尊处优惯了,出入都有小车相随,爬山对他们确实是件难事。当然,市委书记都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又有谁敢打退堂鼓?

罗嘉实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人了,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却依然健步如飞。反而是稍稍年轻一些的董正荣、萧方正他们,走得的点艰难。最可笑的是任林枫,才三十出头,却已经挺着一个啤酒肚,走得气喘吁吁,还落在了最后。

半个多小时之后,前面忽然平坦起来,出现一长条低矮的房屋,这里便是长沟村了。长沟村不大,只有两百多户人家,房屋大多也是石头所建,砖房还不到三成。此时,秋收已经结束,正是农民们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得知一大群陌生人从村子外面经过,许多村民都涌到村口看热门,有胆大的还隔得老远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大致是在猜测这些人的身份。有说他们是当官的,有说他们是来大青山看风景的,还有说他们是山上苗圃的客户。

袁飞舟看到乱哄哄的景象,心里直打鼓。他考虑得已经算是全面了,乡里准备了横幅,调来了计生办的面包车,买好了矿泉水,还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唯独遗漏了沿途的长沟村和平沟村,没有事先和他们通个气。偏偏长沟是个小村,村干部他也认不全,连使个眼色都不知道朝谁使才好。

幸亏罗嘉实并没有太多停留,只在村子外面看了两眼,便继续朝山上走去,但袁飞舟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平沟村。这里的情况跟长沟村差不多,只是村里的石头房子要更多上一些,几乎见不到几间砖瓦房。

萧方正前几天上过山,对这些石头房子也产生过疑问,因此知道答案,便解释道:“罗书记,砖头、水泥运到山上代价太高,所以村民们大多就地取材,用石头搭建房屋。下个月省道开工,到时候运输没有现在这么困难,盖砖房的人就会多起来。”

“哦。”罗嘉实点了点头,未置可否。

大青山看着不高,爬起来却也不轻松,等他们来到山顶时,已经是十点多钟。村口,卢向东带着一众村干部早就守候多时。

袁飞舟四下看了一眼,既没有见到欢迎横幅,也没有见到手捧鲜花的少年儿童,这些都是他在电话里再三强调的内容,没想到卢向东一件也没有办。袁飞舟不由朝卢向东狠狠地瞪了一眼。其实他心里也明白,领导并不一定要求底下人这么做。但你做了,至少表明你对领导调研、视察工作足够重视。这不是原则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有时候,态度问题却比原则问题更加重要。

实际上,接到袁飞舟电话的时候,卢向东正在苗圃。他从苗圃赶回村里,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再到乡里做好横幅,恐怕还没有挂起来,罗书记人就已经到了。至于鲜花,现在已经入冬,山里也没处采去,而尖沟小学连捧塑料花都找不出来。最主要的,卢向东不想孩子们只为喊几句口号而浪费一上午的时间。

董正荣倒是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他指了指卢向东,介绍道:“他就是县里选派到尖沟村的挂职村支书卢向东。”

卢向东赶紧上前一步,道:“罗书记,您好。欢迎您到尖沟村来检查工作。”

他平时虽然注重看新闻,但看得最多的只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和省台的淮江新闻,偶尔也看一看县台的朝阳新闻,而市台的清江新闻他却几乎没有看过。所以,对在市台经常露脸的罗嘉实,卢向东还非常陌生。但罗嘉实现在有一大群人簇拥着,众星捧月一般,卢向东却不可能认错。

罗嘉实点了点头:“我只是过来随便看看,不是什么检查工作。你让大家都散了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要因为我影响了大家手上的事情。”

现在是农闲时节,大家手上并没有多少事情,但卢向东还是挥了挥手,道:“黄主任,你留一下,其他人都回去吧。”又转头问道:“罗书记,是不是先到村部坐一坐,小卢把村里的情况向您简单做个汇报?”

罗嘉实摆了摆手:“不用,我先在村子里随便走走。”

尖沟村是个大村,比长沟、平沟两个村加起来还要大。村子里有二十多户人家正在翻盖新房,道路两边堆了许多红砖、沙子和水泥,显得比较凌乱。和其他村子一样,散养的土鸡在村子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一些土狗看到陌生人便呲开了嘴咆哮几声。只是村里虽乱,却很干净,这让罗嘉实有些奇怪:“你们早知道我今天要来?”

卢向东也没有隐瞒:“我是上午八点半接到乡里电话的。”

罗嘉实摇了摇头:“不对。农村我也去过不少,两个小时,绝对打扫不了这么干净。你这个小同志,要讲实话。”

在许多农村,仍然保留着散养家禽的习惯,甚至有些地方就连家畜都采取散养的模式。过去,这些畜禽粪便都是极好的肥料,自会有人把它们收集起来。后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已经没有人再把目光投向这里了。而村里也没有专门的清扫人员,道路日渐呈现脏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罗书记,我讲的就是实话。”卢向东笑道,“村里有八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了两名专人负责清扫街道,所以比其他村要干净一些。”

谎话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大半的真话里面夹杂着一点假话。村里的卫生是昨天才清理完成的,还发动了尖沟小学的小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参与了大扫除。但卢向东故意隐去这层,让人听起来好像村里的卫生工作已经开展有一段时间了。当然,昨天的大扫除结束之后,卢向东觉得效果不错,也确实让每个村民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清扫街道。

“哦。”罗嘉实却有了兴趣,“你们是怎么想到要搞好村内环境卫生的?负责清扫街道的人有没有工资?”

卢向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打扫卫生的事是我想起来的。虽然我也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但在省城上了几年学,又在县里机关工作,刚到村里的时候还真有些不适应。也不怕你们笑话,那时候在村里上茅厕都有些不大习惯。”

众人都笑了起来。罗嘉实也暗暗点了点头,他看过卢向东的简历,知道卢向东走出大学校门也才刚刚一年多。卢向东这个挠头的动作还带着几分学生气,让他倍感真实。

误入仕途,处处诱惑处处陷阱,一路惊心》小说在线阅读_第3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向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误入仕途,处处诱惑处处陷阱,一路惊心第3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