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眉一直呆在发掘现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自然是十分疲惫,但她的精神却非常亢奋,能够发现这个宝藏她是功不可没。谁能想到,那把破锁分成两片之后,暗藏的金丝却有如此妙用。所以,看着一箱箱瓷器被发掘出来,杨眉也很有成就感。当然,那些瓷器离她所预期的财宝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现在,她的目光紧盯着第三处发掘地点。
其实,就算杨眉不关心那些财宝,她也必须守在那里。他们的职责,除了保护现场的安全,还要注视着发掘现场的工作人员,防止有人夹带私藏。前两处只是挖出些瓷器还好些,第三处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财宝,自然要倍加小心。为此,县里还从武警中队抽调了两个班的战士,荷枪实弹,现场戒备森严。
然而,发掘结果却令所有人大失所望,期待中的金银珠宝并没有出现,有的仍只是几箱瓷器。唯一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箱子器中还找出几本账册。账册包裹在油布里,保存完好,记载着这些瓷器的数目和价格。
至此,真相大白,传说中的富商只是当地的一名瓷器商人。经省里的文物专家鉴定,这些瓷器都是宋元时期的民窑产品,市场价格并不高,少则一两千元,多则刚刚过万。不过,这批瓷器数量多达上千件,其中也不乏一些保存完好的民窑精品,总价值也相当可观。相比于经济价值,这批瓷器的出土,更蕴藏着无法估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从瓷器的生产年代,可以大致判断出瓷器的主人生活于元朝末年。瓷器的主人为了躲避战乱,仓促逃离这座小城。金银细软可以带走,而这些容易破碎、数目庞大的瓷器却只能留了下来。瓷器的主人不甘心,于是挖了三个大坑,把这些瓷器埋藏起来。元末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划分出四等人,从事商贸活动的大多是第二等的色目人。也只有色目人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手笔,占据城北这么一大片空地埋下宝藏而不为外人所知。
不过,令那么专家感到疑惑的是,存放藏宝图的盒子以及锁和钥匙,年代却要晚上很多。唯一的解释,或许是后来获得藏宝图的人无力开启宝藏,只能把这张图先藏匿了起来。至于这批瓷器的原主人,或许已经死在外面,或许无力返回这里。总之,其中还有很多谜团,却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再也无法为后人所知了。
…
天公也仿佛作美,这段日子一直没有下雨,持续整整八天的现场发掘工作终于顺利完成。接下来,还需要对发掘出的大量瓷器进行清理、修复、归档和研究,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与此同时,关于这些瓷器的未来归属,县里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应当成立专门的博物馆加以保护。但朝阳并不发达,县里的财政状况也非常紧张,建设博物馆虽然大量资金。一些领导认为,这批瓷器的价值不足以让县里花费宝贵的资金去加以保护,不如把它们捐给省博物馆,或许还能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也有一批领导认为,这批瓷器是朝阳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应该把它们留在朝阳。
建设博物馆,其实也是卢向东的梦想。对于小县城的孩子们来说,博物馆只是存在于书本上一个抽象的名字,很多人成年以后,也难得有参观博物馆的机会。卢向东也是直到上大学以后,才花五块钱买了张门票,圆了儿时的梦想。如果在家乡能够有一个博物馆,哪怕是很小的博物馆,对许多孩子来说,那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当然,建不建博物馆是大人物们讨论的事情,卢向东甚至连表达自己想法的渠道都没有。尽管自己从儿时就有的梦想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在看了杨眉从发掘现场拍回来的照片之后,卢向东还是颇感欣慰。
这批瓷器的价值虽然离传说中的富可敌国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是如果全部拿出去拍卖,总价恐怕也在千万以上了。这么一大笔财富无偿交给国家,卢向东要说是自己不心疼,那是假的。不过,发掘出这批瓷器的工程十分浩大,以他个人的力量,恐怕这辈子也难以令这批瓷器重见天日。所以,卢向东还是觉得自己把藏宝图交给国家的举动是非常的英明。
时间一天天过去,关于修建博物馆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由省文化厅拨出五百万元专款,用支持修建朝阳县博物馆。同时,作为补偿,将从发掘出的这批瓷器中挑出三百件,充实省博物馆的馆藏。虽然将这批瓷器分开在两地,但对县领导们来说,不用县财政花一分钱就可以修建一座博物馆,还是很划算的事情。新建的博物馆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些领导还可以借机安插几名亲属。当然,更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可以和省文化厅搞好关系,将来评选个历史文化名城之类的,也方便了许多。
…
把挑选出来的瓷器运往省城,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所以他们所面临的困难除了颠簸的公路,还要防止可能遭遇的盗贼。为此,县公丨安丨局专门抽调了一批警力全程护送。
这种护送任务本来不需要刑警介入,但杨眉是发现这批瓷器的有功之臣,将受到省文化厅的嘉奖,因而也加入了护送队伍。拿了奖金和奖状,杨眉特意回了一趟家。这可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获得的表彰,心情自然格外舒畅。
知道女儿要回家,杨建军特意推掉了晚上的接待活动。女儿是他一手带大的,但最近几年,父女俩见面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对杨建军来说也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他今天晚上来陪女儿,其实是有话对她说。
看到女儿兴高采烈的样子,杨建军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他翻了翻那张大红的奖状,很随意地问道:“卢向东愿意把藏宝图交给国家的时候,就没有犹豫过?”
杨眉还沉浸在喜悦中,脱口道:“没有。”
杨建军皱眉道:“真没有?”
杨眉不满起来:“爸,你这人怎么这么较真!传说中的宝藏富可敌国,谁不心动?要是换了你,你会不动心?向东他当然有挣扎了。不过,他也说了,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才能让人安心。而且他还说了,人要知足,既然他现在又不缺钱花,干嘛要盯着宝藏不放。按规定应当交给国家,那就交给国家吧。”
杨建军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沉声道:“你说的都是真的?卢向东不是在你的坚持下,才交出的藏宝图?”
杨眉撇了撇嘴:“爸,这种事情,我有必要骗你吗?”
这批瓷器从发现到发掘的整个过程,省文化厅已经形成了专门报告送交到省领导手中。杨建军已经了解了大致过程,只是还不清楚当时杨眉和卢向东为什么愿意把藏宝图交出来的真实想法。对自己的女儿,杨建军有绝对的信心。毕竟杨眉是他从小带大的,接受的是比较传统的教育,不会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是他却没有想到,卢向东也能有这样的觉悟。
听了女儿的话,杨建军笑了起来,点头道:“不错,卢向东不错。不像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已经钻到钱眼里去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能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很不容易。”
杨眉忽然眼前一亮,连忙摇了摇父亲的胳膊,小声道:“爸,那你是接受他了?我可不可以把他带到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