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拿钱摆平老邱了。再就是小张。小张的事情可能难度更大一些。因为迟志宏可以自己出钱帮助管小丹去疏通关系,但是迟志宏绝不会为小张疏通关系。如果小张对官场有些潜规则熟悉的话,他应该自己现在就去到区领导那里活动了。迟志宏不知道这小子怎么想的,是不是还等着迟志宏为他摆平呢。
下午的会议在区政府北楼二楼的小会议室召开。迟志宏在开会前,巡视了一周,发现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员真的很全,连一些长期病休或者临近退休的人员都参加了会议。看来,大家还是很重视这次机构改革的。唯一缺席的却是王胜。这一点让迟志宏有些意外。他问小张:“开会的事情你通知王副主任了吗?”
小张说:“通知了,他说这几天感冒有点不舒服,不来了。”
迟志宏说:“你给他说明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没有?”
小张说:“大致给他说了,他说上班后自己学习一下文件就行了。”
迟志宏心想,这家伙看来真不想在区办干下去了,是不是已经找到好的单位和岗位了?还是别管他了,他去竞聘区办之外的岗位更好,这样我就省心多了。
迟志宏亲自主持会议,说明会议的主要议题后,就让小张宣读区委组织部下发的那个文件。
小张宣读之后,迟志宏就简单地做了一下动员。当然,他的动员还是有倾向性的,那就是,现在每一个的岗位尽量保持不动。他还特意举了小张的例子。他说,比如小张现在就负责机要工作,那么将来他就是机要科科长的最佳人选。别的岗位的人想跟小张竞争,希望就会很小。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年纪大的、自己觉得没有希望的人开始议论。
迟志宏一看会场有点嘈杂,就要求大家保持肃静,有事会后直接找他研究。会场暂时肃静一下。
迟志宏继续有目的地放风说,还比如管小丹一直在文秘室工作,将来就是综合科科长的最有力竞争者。
管小丹听了迟志宏的话,有些不自在,脸有点红,低下头不看任何人。
这时候,地方志办的老周发话了,他说:“迟主任,这次人员是不是都内定了?”
迟志宏立刻否认,他说:“我这是给大家举例子,为了给大家提个醒,下一步你们在写竞聘申请报告的时候不要盲目,要综合分析实际情况和自己面临的形势,这样竞聘的成功率会很高。”
老周似乎有点意见,说道:“我现在在地方志办,我觉得我最适合去后勤科工作,因为我写材料编文献很吃力,但对后勤行政工作很熟悉。迟主任,你说我竞聘后勤行政科科长行吗?”
迟志宏刚想说不合适,但是他马上反应过来了。不能上这个老家伙的当。如果说不可以,就会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那就是后勤行政科科长已经有了内定人选。那样的话,就堵不住老周的嘴了。沉思片刻,迟志宏说:“可以呀,怎么不可以呢?”
老周笑着说:“那我真写申请了,就去竞聘后勤行政科科长。”
迟志宏心想,你还没那个本事去竞聘,只不过闲着没事搅搅局罢了。
最后,迟志宏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随便提。”
大多数人就说,我们不想当官,只希望谁竞聘上了,请我们吃饭喝酒就行。还有的说,到时候,我们希望自己的部门头头不整我们就行,我们没有过高的要求。
迟志宏最后宣布,有想竞聘那十个部门领导的人,务必在本周五下班前将竞聘申请交给他。他同时补充一下,那就是,可以报名竞聘区办的职位,也可以报名竞聘其他局委办的相应职位。
迟志宏回到办公室,区办那些有竞聘想法的人开始轮番找他。
首先是小张,看来这小子是最着急的。小张进来后,一副谦卑的样子,凑到迟志宏身边说:“迟主任,我这次的命运全部掌握在你的手里了。”
迟志宏说:“我肯定是力挺你了,你没听见我在会上拿你举例子吗?凡是有点智商的人,都听明白我的意思了。”
小张说:“是呀,所以我赶紧来谢谢你。你这么一说,其他的人不会有什么想法了。”
迟志宏说:“那是一定的。但是我还是担心上午我跟你交流的那个问题。”
小张兴奋的表情开始变的紧张。他问:“迟主任,什么问题?”
迟志宏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怕区领导或者是区委领导往我们区办安插人员,尤其是惧怕安插到秘书科科长的职位上。”
小张说:“有这种可能的。要真是这样,我就放弃算了。”
迟志宏说:“别介呀。我们要想办法呀。假如安插过来,就看看关系硬不硬。如果太硬,我们就缴枪。如果有希望跟其竞争,我们也不能自动放弃。”
小张说:“迟主任,你说机要科科长一职就那么吸引人吗?”
迟志宏说:“那当然了。很多人羡慕这个职务,尤其是年轻一点的。你想想,能够整天跟区领导打交道,将来的发展空间肯定是很大的。”
小张说:“那是一定的。迟主任,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迟志宏点起一根烟,故作深沉地说:“你也知道,现在大家办什么事情似乎都有潜规则,尤其是在官场。我觉得,你这次需要付出了。”
小张问:“需要怎么付出?”
迟志宏心里骂了一句,你小子纯粹是一个书呆子,比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都迂腐。他开始“指点迷津”,就说:“投资懂不懂?就是送钱。”
小张似乎终于明白了。他说:“那好办的,等我竞聘成功后,我一定不会忘记你的,一定会还你这个人情。”
迟志宏又气又笑。他说:“不是给我送。我这边没问题的,我是说给上面送。你想想,假如你真的遇上了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对手,上面没人给你说话,你就麻烦了。”
小张开始上了迟志宏的坏道,傻乎乎地说:“那需要多少钱?”
迟志宏说:“估计现在办事三万两万是拿不出手了,我看至少需要十万八万。”
小张心想,这裕西区风气真是太不好了,跟别的区的风气没法比。小张有一个在大南区区政府上班的同学,因为工作出色,积极肯干,去年就被提拔为广播电视局的副局长。当时小张问那个同学,当上副局长一共花多少钱?那同学说,我一分钱也没花,我们区用人完全实行公开竞聘方式,谁有水平谁就上去了,不用拉关系走后门。小张就羡慕不已。因为他早就有所知,裕西区这几年官场风气很不好,有很多潜规则。他也知道,自己想提一官半职的,也要付出,但是,听到迟志宏的话之后,还是感到有点吃惊,一时无语。小张老家在河南农村,父母多病,还有一个妹妹在上大学,家境非常贫寒。他上大学的费用,还是别人资助的。让他一下子拿出十万八万人民币,简直是要他命。迟志宏看出了他的难处,说道:“我知道你老家是农村的,家里很穷,拿不出这么多钱。其实呀,刚才我给你分析的情况,其前提是遇到有钱有权势的人跟你竞聘,比如有人愿意砸钱买官,还比如有人后台比较硬等等。如果没有的话那是更好了,你现在先不要着急顶钱。”
小张似乎松了一口气,说道:“但愿没人跟我竞聘,如果出现刚才你说的那种情况,我算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