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林彦点头,觉得她这主意很不错。

又吸引人眼球,又结合辉市特色,很有想法。

“我问问王老板,看他能不能帮忙联系到舞狮队。”

“那就先这么定了。”

朱茯苓拿笔记下来,眉头却突然皱起来。

总觉得还少点什么。

“请舞狮队确实热闹,但还缺少一个噱头。”

“噱头?”

又是一个听不懂的新词。

林彦见怪不怪了,倒是胡良头一回听到朱茯苓蹦出来听不懂的词,一头雾水。

“那是啥?”

这是后世广告行业的惯用词,难怪他没听过。

朱茯苓耐着性子解释道:“开业总要有人气吧,那是不是要打广告?那打广告的时候,是不是要拿出一个东西,把消费者吸引过来?这个东西,就是噱头。”

胡良恍然大悟,看朱茯苓的眼神更佩服了。

“朱小姐,你懂得好多啊!”

朱茯苓被夸得挺不好意思。

在后世,对做过品牌或者广告行业从业者而言,这些是最基本的常识。

放在没啥营销概念的80年代,怎么感觉有点在装逼卖弄呢?

当然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个噱头到底要用什么。

“就是咱们正版佳人时装开业,不行?”

还真不行。

“首先,咱们佳人时装在辉市知名度不高,唯一一次露脸就是上回的报纸声明,不算啥好名声,你觉得对这样的品牌,老百姓会来捧场吗?”

“不会。”胡良摇头,“除非折扣力度很大。”

但是佳人时装定位大牌服饰,走的不是亲民路线,即使送价值不菲的赠品,也不会打折。

这是最基本的品牌定价策略,是要坚持到底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个在本地知名度低,又不打折,定价还不便宜的服装品牌,要靠什么吸引客流量?

“不是有舞狮队吗?把阵仗搞大点,请一个舞狮队不够,咱就请5个,把人气炒起来就行。”

朱茯苓还是摇头。

请舞狮队没问题,也能吸引到人,但是方向完全错了。

“不是要把人吸引来,要热闹吗?这还不够热闹?”

“热闹是热闹了,但是热闹之后呢?”

这可把人问住了。

林彦和胡良对视一眼,都是一脸懵逼,甚至没搞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

程越也没听懂,但不妨碍他觉得自己媳妇很厉害。

他本来在整理调研资料的,忍不住被她吸引,不知不觉就停下动作,看她入了迷。

谁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才迷人,认真工作的女人更迷人,尤其这个女人长得还好看。

程越看得入神。

他喜欢她眼睛里都是光,意气风发的样子,听她有条不紊地分析商业逻辑,连他都受益匪浅。

难怪他媳妇这么能挣钱,头脑可真厉害啊。

朱茯苓没有留意到他的视线。

她在思考要怎么解释服装品牌开业要的不只是热闹,因为她压根没有想到,胡良会这么问。

前世做服装品牌,手底下的员工,哪怕不是营销专业出身,对营销也有基本常识。

一场大的营销活动办下来,除了声势浩大,吸引人气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把品牌信息传递出去。

让这场活动的主旨跟品牌有强关联,让老百姓看了热闹之后,把佳人时装这个品牌,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

而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回到业绩本身,把吸引来的人气转换成店内真实的客流量,促成一笔一笔的购买,把销售量给提上来。

“这场开业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要开业大赚一笔,让佳人时装在辉市一炮而红,对吧?那么,就算我们请10个舞狮队,热闹上三天三夜,对佳人时装的知名度和销量有什么帮助?”

胡良还是一知半解。

倒是林彦,有点跟上朱茯苓的思路了。

跟朱茯苓合作一年,接受过朱茯苓那套商业逻辑的熏陶,而她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他再不开窍,这一年岂不是白熏陶了?

“你的意思是,舞狮文化本身跟咱们佳人时装品牌,没有任何关联,来看舞狮表演的老百姓就只是纯粹看热闹,只关注舞狮表演,会直接把咱们佳人时装品牌丢在一边?”

谁都喜欢扎堆看热闹,那么问题就在于,花那么多钱,又是上广告,又是请舞狮队表演,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看个热闹?

看完热闹之后,没有记住佳人时装,也没有进店消费,那这钱花得有什么意义?

“请舞狮队是为了把人气炒起来,但还需要一个噱头,让大家认识到佳人时装这个品牌,这个噱头必须要足够吸引人,并且可以跟服装相关联,这一点,舞狮表演就没有办法做到。”

除非在舞狮表演时拿着个大喇叭,一遍遍地播放佳人时装的广告。

这太简单粗暴了,不符合佳人时装的品牌定位,也达不到广而告之的效果,闹不好会引起反感。

“那要找个什么噱头?”

这可把人难住了。

胡良一个劲儿挠头。

让他跑腿,他就很勤快,不怕不怕累,还挺乐呵的。

可让他动脑子,他就不行了。

他要是脑子好使,至于做生意这么些年,才做起来3个小破门店吗?

那咋办?

林彦也想不到该咋办。

他跟朱茯苓合作一年,大多时候充当的也是跑腿的角色,不是拿主意的那个。

程越也在思考。

他在国营厂干过,不缺工作经验,在华大进修之后,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过的书不少,思维和眼界也开阔了很多,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想不到能咋办。

所以就看向朱茯苓。

很奇怪,明明他自己想不出来什么好法子,可就是有种强烈的直觉,觉得这事难不倒她。

朱茯苓咬着笔尖,也在思考。

不过她思考的不是有没有法子能用,而是她熟悉的法子,有没有哪一个能用。

然后很快发现,很多法子需要依靠互联网。

比如做个有趣又洗脑的视频,网视频网站上一投,再砸些钱推广,等热度发酵起来,很容易就病毒式传播开。

又或者跟网红和kol合作,给他们寄服装,出合作视频,带出佳人时装和开业信息,也能达到不错的宣传效果。

前提是有网络。

80年代连个大哥大都没普及,哪来的手机,更别说什么互联网了。

这可把朱茯苓给难倒了。

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处发挥的感觉。

“连网络都没有,哪来的网红?这年头只有电视吧?”

朱茯苓突然灵光一闪。

“对了!电视!明星!”

没有网红,可是有明星啊!

辉市就在港岛隔壁,而80年代可是港剧风靡的时期,各种港岛明星火遍大江南北,即使到30年后,依然流行着“港风”这个潮流。

“有没有办法联系到港岛的明星,让他们给开业活动站台?”

林彦一拍大腿,觉得她这想法简直绝了。

明星就是潮流的风向标,很多人的穿衣搭配就是跟明星学的,所以明星这个身份,天然跟服装有关联。

肥妻大翻身》小说在线阅读_第6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线姑娘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肥妻大翻身第6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