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领养小招娣吗?”
朱茯苓一愣。
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她爹妈对她不好,她也愿意跟我,我是愿意的,你不想要吗?”
见他欲言又止,眼神流露出的是难过,她突然想起之前跟他谈过,如果这辈子没法怀孕,那就领养一个,所以他以为……
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
很疼。
她忍不住握住他的手,一字一顿,说:“我还在养身体,我没有放弃,资助小招娣也没有做二手准备的意思,就是觉得这小丫头那么渴望学习,如果没机会,那她这辈子的路可能就被堵死了,你不觉得很令人惋惜吗?”
“嗯。”
“就当做善事,给自己积德,说不定送子观音看在咱们做好事的份上,会帮咱们一把,你说呢?”
她笑着,眼睛里都是光。
是善良纯粹的光。
很动人。
程越看得入迷,情不自禁低下头,亲亲她的眉眼。
“想帮就帮吧,不管你要做什么,我都支持。”
本来担心她做这么多,是怕自己以后怀不上,存了要收养小招娣的意思。
如果真要收养,他也不会反对,又不是养不起。
就是怕她多想,毕竟还年轻,看到小招娣会想到自己怀不上,徒添了烦恼,何必呢?
“既然说到孩子,那是不是快到饭点,要吃饭喝药了?”
刚说完,随身带的闹钟就响了。
可真准时。
“等我一会儿,我去做饭。”
程越亲了一下她的额头,把她按进沙发里,然后很自然地去冰箱拿食材,进厨房洗菜,切菜,下锅。
动作熟练又麻利,赏心悦目。
比电视上的美食节目还好看,毕竟美食节目的厨师没他好看。
朱茯苓看得目不转睛,自己一个人坐着干等又坐不住,于是凑上去。
“我来帮忙?”
“不用,厨房油烟大,不要进来,坐沙发看电视吧。”
电视哪有你好看啊。
朱茯苓就倚在厨房门边,微笑着看他忙活。
有人为自己洗手作羹汤的感觉,真奇妙啊。
特别温馨踏实。
程越见她就是不走,索性让她试菜。
夹了一片肉,吹了吹,没那么烫了,送到她嘴边。
“试试够咸了吗?”
石桥桥进门,刚好看到这一幕,直呼虐单身狗。
单身狗这说法,还是朱茯苓教的。
朱茯苓睨了她一眼,反击道:“你要是单身狗,徐烨不得哭死?”
“咳咳……”石桥桥一阵猛咳,耳朵都红了。
看来给她放假是对的,跟徐烨去看了一场《庐山恋》,矛盾都说开了,前些天那股愁绪也烟消云散了。
“《庐山恋》好看吗?”朱茯苓调侃。
石桥桥脸蛋也红了,“你跟越哥不也去看了吗,还问我?”
朱茯苓一脸无辜,“我没看,坐电影院里睡着了。”
“越哥呢?”
“我也没看。”
“你也睡着了啊?”
“没睡,光顾着看茯苓了。”
石桥桥:“啧啧。”
朱茯苓:“……”
本来是调侃别人的,咋被反过来笑话了呢?
程越倒是一脸坦然,甚至还挺自豪,“我看自己媳妇,有什么问题?”
朱茯苓:“……”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一本正经说这种肉麻话的?
更离谱的是,她好像睡了两个半小时,他该不会——
“我睡着之后,你都没看电影?”
“电影哪有你好看?”
“……”
所以电影票买了,时间和钱都花了,结果一个睡过去,一个压根没看荧幕?
朱茯苓揉眉心。
程越顺势给她夹菜,“怎么了?”
“我心疼花的钱。”
“没事儿,《庐山恋》的票是林彦给的,花的不是咱们的钱。”
“……”
很有道理。
无法反驳。
囧。
吃完饭,程越很有闲情拉着她散步消食。
一直牵着她的手,好像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跟她黏在一起,连路都不看,光顾着看她了。
朱茯苓无奈,“你在电影院看了两个半小时了,还没看够?”
“不够,而且再不看,又得好一阵子看不到了。”
朱茯苓顿住,一股不舍涌上心头。
“这次要去多久?”
程越比她更不舍。
刚进院子就忍不住把人抱在怀里,什么也没做,就这么静静抱着。
熟悉的温香软玉,熟悉的淡淡幽香,令他心里很安宁。
“如果时间停在这一刻就好了。”
那就能一直在一起,永远不再分开。
“教授会跟我一起南下,不知道要去多久。”
连教授都一起去,可见这个课题难度不一般。
但也说明另一个问题,如果做好了,他的学业会更上一层楼。
朱茯苓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会需要做教授的课题?”
“本来是不需要的,是赵先生的要求。”
是对他的考验?
那是不是说明,赵先生认为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挑战教授级别的课题?
“这次先跟教授一起调研,下次就给自己做了,这是赵先生的原话。”
严苛是严苛了点,但也代表了赵先生对他的信任。
放眼整个华大,哪怕是研究生也没几个有机会挑战教授级别的课题,顶多给教授打打下手,压根没机会实践。
他的步子,迈得比别人快好几大步。
这是好事。
“这是赵先生对你的考验,也是一次机会,好好把握。”
“嗯。”
程越点着头,把她抱得更紧。
还没分开呢,已经开始舍不得了。
朱茯苓也不舍,突然想起另一件事。
“你南下也得好几天之后吧,要不咱们先把房子买了?我让林彦帮我留意房子了。”
当时的林彦下巴,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四,四合院?你要买四合院?你知道多少钱吗?”
“十几万?”
“……”
这么云淡风轻?
她知道十几万是什么概念吗?
林彦直接把她拽进办公室,然后把佳人时装的账本摆在她面前。
“这是半年来全部的收入,除开各种成本,员工开销,日常经营的费用,还有上回分账过一次的分红,最后再按照你的持股比例,分到你头上的分红还有多少,我算算……”
边说着,他拿起计算器就开始按。
80年代电脑还没普及,没什么excel表格可以直接调用公式出结果。
好在已经有计算器了,不用扒拉算盘。
但还是难算,因为数据太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变得麻烦。
林彦没算一会儿就头大了。
朱茯苓直接给他报数字,“除开上一次的分红,我还能拿到25000左右。”
“原来你算过啊?”
那就说明,她要买四合院不是一时兴起。
25000元虽不是小数目,买个老破小还行,买四合院?
谁给她的勇气?
林彦知道朱茯苓在京城是租房住的,虽然那套房子也不错,但到底不是自己的。
谁知道哪天房东犯抽,要把房子收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