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辆马车在五十名内宫禁卫的护卫下徐徐驶出皇宫宫门。第一辆马车里,坐着古兰皇妃和两名侍女。后面两驾马车则是运送了路途中的物资以及古兰皇妃想要带回娘家的物品。
卫玲珑就坐在马车里,和古兰皇妃面对面。因为是得到了皇上的特许,所以出宫时没有人再敢对马车进行搜查。即便玉冰仍然怀疑古兰皇妃在为卫玲珑打掩护。
出宫后,古兰皇妃便令人改道前往太子府。内宫禁卫只听说要护送她返回赫连部,没听说还要去太子府,为此表示疑惑。
“本宫要走了,去和自己孩子说一声又何不可?”古兰皇妃理直气壮地说。
内宫禁卫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便同意改道前往太子府。
途中,马车外嘈杂的声音引起了古兰皇妃的注意。她让卫玲珑将帘子掀起一角,望了出去。只见大量的辽国士兵正在驱赶大批梁人。这些梁人多是老幼,声音中混杂着哭声和叫喊声,场面十分凄凉。
“这是怎么回事?”古兰皇妃问。
同车的侍女将她的话传达给随行的禁卫长官。
禁卫长官本不应回答与之职位无关的事情,但心想是古兰皇妃提问,回答应该不会有问题。便说道:“皇上下旨彻查在龙城内的梁国刺客,似乎是因为元堂主被梁国刺客所害。”
“你说的是哪个元堂主?”古兰皇妃提升了嗓音,亲自发问。
“就是猎狐堂主。”禁卫长官答道。
古兰皇妃吃了一惊,没想到元悠也会死在他人手中。
卫玲珑和古兰皇妃有着同样的反应,但不解的是,什么人能够杀了元悠呢?她曾问过刘业元悠的本事如何,刘业自认为不是元悠的对手。就是这样的人,居然死了?
古兰皇妃发出了一声叹息,没有再说一句话。
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没等古兰皇妃发问,禁卫长官便说道:“是元副堂主……”
卫玲珑心中一惊。她知道元肃不是省油的灯,也担心元肃已经察觉到了她在马车里。
禁卫长官策马上前与元肃答礼,听得到禁卫长官正向元肃说明他们此行的目的以及马车里的情况。
元肃听后,策马来到马车前,冲着马车鞠躬行礼,问候了古兰皇妃。
“元堂主,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古兰皇妃问。
这一声“元堂主”,听得元肃好生快慰。
“回皇妃,卑职奉旨追查梁国刺客。”
“查梁国刺客?本宫看被你们捉拿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她们会是梁国刺客?”
古兰皇妃语气中带着讥讽之意,元肃哪里会听不出来,但他不以为意。
“皇妃有所不知,梁国刺客善于伪装,尤其是伪装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显然,他这也是敷衍的话。
古兰皇妃冷冷道:“那么,现在可曾抓到一名刺客?”
元肃信心十足地说:“请皇妃放心,刺客很快就会现身的。”
这话令卫玲珑感到十分的不安,觉得元肃定然酝酿了什么阴谋诡计。
古兰皇妃不愿与之多谈,也担心他会检查马车,便以不打搅他为由,起驾离去。
元肃望着马车队伍前往的方向,就知道是往太子府。
“来人。”
一猎狐堂的侍卫走了上来。
“盯着太子府,太子府有什么举动,都要随时来向我禀报。”
“是!”
那侍卫领命后,便招呼了三五手下,往太子府而去。
巡城卫统领策马来到了元肃身旁,禀报道:“元堂主,龙城所有的梁人都已带到!”
元肃拉扯缰绳,策马望城门方向而去。巡城卫统领紧随其后。一行人抵达城门后便来到城墙上,俯视而下,城墙下方一处宽敞的空地上全是被抓来的梁国人,人头攒动。若不是哀嚎遍野,真叫人以为是一场集会。
元肃看着这些人,眼中没有一点同情,对巡城卫统领道:“让你的人到在城中放话,从现在开始,每隔一炷香杀十个人,直到刺客现身为止。”
巡城卫统领震惊不已,有些不安:“这些都是老弱妇孺,这么做合适吗?”
元肃冷漠地说:“若不是她们包庇刺客,龙城也不会这么乱,他们的死是咎由自取。”
猎狐堂的意思大概就是皇上的意思,巡城卫统领只能领命,派人放话去了。
一个香炉放在墙垛上,上面插入了一炷香。城墙上风大,香烧得很快,不到一刻钟就快烧到了尽头。
元肃看了那炷香一眼,微微点了头。
手下侍卫会意,敲响了一声锣。
锣响后,城墙上的一排十名弓箭手弯弓搭箭,射了下去,瞬间便有七八名梁人中箭身亡。
其余人等惊慌失措,纷纷逃离城墙边缘。可辽兵早已扎起了木蒺藜,将他们像圈羊那边给圈了起来。当恐慌的梁人跑到木蒺藜前面时,辽兵们便举起手中的长枪刺了上去。跑在最前面的人被后面不明情况的人一推,便刹不住脚,撞向了木蒺藜和士兵尖锐的长枪。
这一炷香烧完,死的已经不止十个人。
梁人们明白了往前只有死路一条后,纷纷跪下向城墙上的元肃等人磕头求饶。
“如能检举刺客身份者,免死!否则,一炷香杀十人,直到刺客现身为止!”一小统领向城墙下的人宣布了元肃的意思。
这一宣布,梁人圈子里自乱起来,不少人都在攻讦、诬陷身边的人,甚至为此大打出手。
元肃看着这一切,嘴角上扬,满眼的鄙夷之色。
“好好看看吧,这就是礼仪之邦的民众!刘业,我看你还能藏多久!”
梁国刺客的底细元肃自是一清二楚,所以他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引出刘业。
御马王府。
“王爷,这是宫里来的信,请您过目。”
拓跋凡从家仆手中接过了信,拆开一看,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信是玉冰派人送来的,信中说卫常乐或许已经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如今人极有可能已经跟着古兰皇妃出了宫。
倘若这个“秘密”被卫常乐公之于众,那么他们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拓跋凡非常清楚事情的严重性,旋即令人备驾,点了十来名侍卫。忽然又想起了雁门四煞,便问韩二他们人在何处。
韩二答道:“他们出去了,还没有回来。”
拓跋凡郁闷不已:“一群废物!罢了,走吧。”
城墙上,元肃看着脚底下的梁人互相谩骂、攻击,兴致勃勃。
这时,有个人站出来大喊道:“我有线索!我有线索!”
元肃立即命手下将那人带上来。
那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被带到了元肃面前,他跪在地上,磕头说道:“大人、大人饶命……”
“你都知道什么,说出来。”
“是……是……”男子沉了一口气,“在我们住的地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