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微臣的车驾在前来宫中的途中受一群刁民所阻,故而来迟了。”
“哪里来的刁民?”
“这就要问都府牧王大人了。”
都府牧站了出来,战战兢兢地说道:“今晨却有刁民作乱,微臣已经令人去处置了。”
“他们为何作乱?”
“这……”都府牧面露难色。
“说!”
“是。回皇上,这群刁民都是梁国那些人挑唆起来了。他们说皇上软禁了西太后,要求皇上放人;刁民则嚷着让皇上释放公主。”
南宫弘昌闻言大怒,旋即宣布退朝,然后起身离去。大臣们都愣住了,回过神来时,皇上已离开了大殿。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南宫弘昌走出含章殿后,立刻吩咐太监吕廓备驾。
“皇上要去何处?”
“去郡王府!”
南宫弘昌换上便装之后,便带着三五侍卫出了宫,前往郡王府。经过大街时,便见群情激奋的人流向都城府衙涌动。南宫弘昌大致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要了解详情,因此不顾侍卫劝阻,也跟着人流而去。
来到府衙门前,只见一大群百姓聚拢在府衙门前,高喊“释放公主”的口号。甚至还有人拉起了横幅,要求见公主一面。府衙的卫兵们已经筑起了一道木蒺藜,手执长枪严阵以待,每个人看上去都非常紧张。
南宫弘昌见状面露愠色。他知道南宫萱儿在百姓当中声望很高,所以百姓们在得知他们的公主受到不公的待遇之后会群情激奋也在所难免。他的生气不是因为这些没有主见的百姓,而是利用了百姓的始作俑者。这个人会是谁呢?出了刘业还能是谁。那么刘业是从哪里得知卫玲珑在宫中的消息呢?
南宫弘昌很自然就怀疑起了穆丹阳。
“走!”
他掉转了方向,扬鞭策马,朝着郡王府而去。
郡王府内,穆郡王正向外出打探情况的小厮们了解街上的情况。京城里发生了性质如同动乱的大事,他不可能不闻不问。在得知情况后,他旋即派人前去查探。在得知京城里的动乱与萱儿公主有关之后,穆郡王脸色严肃,吩咐下人立刻将郡主找来。
“爹,您找女儿有什么事情吗?”穆丹阳问。看到父亲的表情,她便料想不是什么好事。
穆郡王道:“你可知外头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爹您说什么呢?什么乱了?”
“你是不是将公主人在宫里的事情说出去?现在外面的百姓听说公主被软禁在宫里,已经有成百上千人围攻府衙了。再这么闹下去,只怕会被当成反民论处!”
穆丹阳听后很是吃惊,连忙道:“爹,女儿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燕王呢?”
“燕王的话,不用我说他就已经知道了。不满爹爹,街头上的动乱,正是燕王的计划。”
说到这里,穆丹阳脸上还有意思得意之色,颇有自己的夫君给自己长脸的感觉。
穆郡王的脸色更加凝重,说道:“燕王的目的达到了,那我们呢?”
“女儿本想帮助他的,但他说了不需要我们参与,以免召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以为我们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有麻烦了吗?”
穆丹阳对父亲的话很不认同,正要反驳时,下人疾跑进来,禀道:“王爷,皇上驾到!”
穆郡王冷冷地了瞟了女儿一眼,“你看,麻烦事儿来了吧。”
大殿内,南宫弘昌正襟危坐,神色冷峻。
穆郡王和穆丹阳一起进入殿中,向南宫弘昌行礼。
穆丹阳偷瞄了一眼南宫弘昌,只见其怒意明显,心里顿时不安起来。
南宫弘昌的目光望了过来,正好迎上了穆丹阳偷瞄的视线,穆丹阳慌忙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皇上圣驾莅临,是为何事?”穆郡王问道。
南宫弘昌冷笑一声,道:“城中发生了动乱,你该不会说你不知情吧?”
“回皇上,城中发生的事情,微臣已有所耳闻,只不过事情的起因还不了解。”
南宫弘昌目光转向穆丹阳。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做错事情,穆丹阳抬起头来与之对视。
“公主的事情,难道不是你泄露出去的?”南宫弘昌质问道。
“我没有!”穆丹阳语气坚定。
“你敢说你没有告诉其他人?”
穆丹阳眼神有些闪躲了,毕竟她先后对穆郡王和刘业都说过了。
这时候,一侍卫进来禀报:“皇上,燕王求见。”
南宫弘昌目光冰冷,道:“让他进来。”
刘业走入堂内,见了南宫弘昌,作揖行礼。
南宫弘昌面露不屑之色,连一句客气的话也不说,直接向他问起来意。
刘业道:“今晨城中之乱,与郡王府没有半点关系。“
南宫弘昌冷冷道:“这么说,燕王才是始作俑者?”
“皇上若是这么想也可以。”
南宫弘昌气愤地拍响了桌子,怒道:“刘业,别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可不是你的梁国!你煽动百姓动乱,形同谋反,朕可以治你死罪!”
刘业淡定说道:“皇上,我大梁太后亲赴魏都寻求和谈,足见诚意。但皇上却将其软禁起来,孰是孰非,百姓们看得很清楚,皇上怎么能说是外臣煽动百姓呢?再有就是,皇上是希望引发两国冲突呢,还是希望梁国能够和睦共处呢?”
“你们梁国若真有诚意,也就不会对此前的盟约吹毛求疵,不知感恩,甚至背信弃义了。”
“皇上现在就把话说死了,怎么继续谈下去呢?谈判,不就是一场争论吗?如今结果都还没有出来,皇上怎么就认定了梁国会撕毁盟约呢?”
“你们若是有诚意,何来这番谈判?”
“那皇上可有诚意?”
刘业这话把南宫弘昌给问住了。他若是也带着诚意的话,就不会以卫玲珑的孩子要挟卫玲珑给魏国输送更大的利益。在诚意这方面,他也是理亏的。
“我想皇上并非是要软禁太后,只是太后离家日久,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当然要在宫里多逗留一些时日,与太妃、皇上叙旧。可外臣等人会错了意,故而引起了这场误会。如今这误会还没有被别有用心之人散布出去,倘若传到梁国,顺天府因此误判了形势,致使两国兵戎相见的话,受苦还是两国百姓呀。”
刘业这番话已经算是给南宫弘昌搭了个台阶。当然,最后那一句也是一种警告。如果两国发生了战争,这胜败还真不好说。
南宫弘昌也知道这一点,可他是万人之上的皇帝,怎么能认错呢?为此,他将锅甩给了刘业。
“燕王,误会可是你们引起的,如若不能消除误会,即便是兵戎相见,朕亦无所畏惧。”
刘业拱手道:“皇上请放心,外臣知道该怎么做。”
南宫弘昌愤然起身,快步离去。如今的结果并非他所期望的,因此心中仍有火气也在所难免。
穆郡王赶紧跟上相送。
穆丹阳松了一口气,“刚才你可差点把我吓死了,若是皇上真要下旨杀了你,该怎么办?”
刘业道:“他不会的。”
“说的你好像很了解他似的。”
“他是一位不错的皇帝,我所说的情况,他一定也想过。”
“可他到底还是生气了呢?”
“毕竟是皇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