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话长,此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什么时候送本王前往魏都?”
“这个……在下已经派人给皇上送去了急报,相信很快就会有答复。在此期间,王爷和王妃就在此间好生休息吧。”
听得方高士将自己错认为燕王妃,珞樱脸上一热,想要解释。但见刘业没有说明的意思,她最终没有开口。
“王爷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外面的下人。时候不早了,委屈王爷和王妃在此暂且歇息,来日在下会给王爷令觅一处雅致的居所。”
方高士退了出去,嘱咐在外面的解争道:“你是上面来的人,晓得该怎么做吧。”
解争点了点头。
方高士说:“燕王恐怕会在此间留上几日,在此期间,就辛苦你了。看好了他,你我都得记功,但若是让他跑了,你我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解争道:“卑职都明白。”
“明白就好,我在回去了。”
方高士拍了拍解争的肩膀,然后就离开了。方高士知道刘业的厉害,所以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召集手下,交代他们该如何看守。
房间内,珞樱焦躁不安。
她认为他们不应该留在这里什么也不做,至少得想办法离开。其实刚才方高士来到的时候,她便想要挟持方高士,以此为脱身之计。但又想到了此前解争对人质下手的场面,这才放弃了这个计划。
“我们真的要留在这里吗?”珞樱问刘业。
刘业坐了下来,倒了杯茶,说道:“对。”
“留在这里作甚?”
“等着去见魏帝。”说完,他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
话分两头。
同样是在夜里,卫玲珑刚睡下,就被门外细簌的声音给吵醒了。说是吵醒其实有些过了,她原本就睡得浅,只要有一点不寻常的声音就能醒来。
“出什么事了?”卫玲珑问。
紫鹃推门而入,来到床边,说:“太后,蔡公公说有急事求见……可您好不容易才睡下……”
“本宫现在醒了,你让他进来吧。”
“是。”
紫鹃退下不一会儿,蔡良吉就走了进来。
“什么事情?”卫玲珑问。
“两个消息。第一是白慕年找到了太后要他去找的宝藏,问太后要如何处置;第二是上官华裳离开了晁府,离开了京城,不知要去何处。”
卫玲珑闻言,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立即给白慕年送信,让他守着宝库,等本宫派人去接收。”
“太后要让谁去办这件事情?”
“钱自来吧,他应该擅长此事。”
蔡良吉皱起了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太后,这钱自来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将此事交给他,恐怕不妥吧。”
“放心,让他知道何不归在本宫这里,他就不敢乱来。”
“明白了。”
何不归肯定能镇得住钱自来。虽然现在不知道何不归的下落,但万玉枝和他的儿子都在燕王府,何不归一定会听她的吩咐的。
“再有就是,先运三十箱金银珠宝出来,送到凌家庄。不够的话再说吧。”
卫玲珑也不清楚这笔宝藏能有多少,不过可以用来复国的宝藏,肯定少不了。
蔡良吉点了点头,也认同把宝藏放在凌家庄。凌家庄庄主凌应还是可以信赖的人。
“关于上官华裳……”卫玲珑能想得到上官华裳离开晁府的原因,“还记得那个奇千凡吗?给他一个任务吧,让他去对付上官华裳……”
听卫玲珑说这句话时,蔡良吉感觉到了一阵阴冷的风吹进入了骨髓里……
慈宁宫那边,卫玲珑刚得到了好消息,与此同时,晁府这边,刘炎便得到了坏消息。
书房里地灯光较刚才有些暗了下来,大总管矮胖的影子落在地上,显得瘦长了。他杵在原地,心里忐忑不安。
“惊弦先生未能将白慕年带回来,自觉愧对王爷,已自我了断。”
“惊弦、还有四大剑客,连一个白慕年都对付不了吗?”刘炎面露愠色,咬牙切齿。
“寒风说,他们是中了计……”
“无能!废物!那个寒风还活着回来干什么!”
大总管听得出来,这话不仅是一句气话,也是认真的。寒风必须以死谢罪。
“那白慕年的行踪呢,该不会跟丢了吧?”
大总管像是被人一拳打在了胸口上,闷声答道:“是。”
刘炎冷冷一笑。
大总管不寒而栗,急忙说出了早已想过的应对之言,“王爷,就算白慕年找到了那些宝藏,要将那些宝藏运回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事必会大费周折,我们只要多派出一些人严查各个路口关隘,必有所获。而且,他找到的那些宝藏也会落入我们手中。”
其实他这个办法未必不失为一个亡羊补牢之策,但刘炎仍不高兴,不是办法行不通,而是刘炎不喜欢失败。
“如果还失败了呢?”
“这……”
大总管答不上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一次没有信心。
“这件事情你去安排吧。”
“是……是……”
显然,如果失败了,后果就要由他来负责了。
“还有一件事情……”大总管真想改日再说。但是如果不及时通禀,事后刘炎一定会怒不可遏。“日落后,贤嫔娘娘回宫途中遇到了一伙死士的袭击,不过仪鸾司的侍卫及时出现,救了贤嫔娘娘。”
“刺客是谁派来的?”
“是皇后娘娘。”
禾雀身处监视之中,她的一举一动,大总管都能够知道。
“这个皇后,自找麻烦!”
“仪鸾司还没有找到线索呢。”
“你以为这样西太后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她让仪鸾司暗中保护贤嫔,就是猜到了皇后要对贤嫔动手。她要对付皇后,有的是办法。”
“那……是否要提醒皇后娘娘?”
“没那个必要了。刘天赐是不会给西太后下毒的,这件事情还得要皇后来做,就让她知道西太后想要她的性命,让她义无反顾地做这件事情。”
“王爷圣明。”
“哼。”刘炎冷冷道,“手底下一群废物,圣明又有何用?”
大总管心中十分惭愧,低着头不敢言语。
刘炎道:“退下吧。”
“是。”大总管应道。退下对而言,恰好是一种解脱。
翌日。
早朝。
朝堂上,大理寺卿姚为正出列启奏。
“皇上,昨日戌时,贤嫔娘娘回宫途中遭遇蒙面人行刺,险些遇害。”
刘天赐听后非常震惊。
震惊之后是不解:为何贤嫔没有来对朕提起此事?
“臣与仪鸾司经过一夜的调查,已经查到了一些眉目,请皇上过目。”
姚为正拿出了一道折子,双手奉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手中的折子上,心想这里面写了什么。
刘炎已经猜到了大概,但并没有阻拦。原本大臣们所有的折子都必须经过他的手中,但姚为正在上朝时才上呈,根本就是不想让刘炎过目。
刘天赐令人将折子拿上来,打开一看,脸色煞白,额头上也冒出来冷汗。
“大理寺……这、这是真的吗?”刘天赐问道。
“皇上,这只是目前得到了线索,结果如何还有待查证。”姚为正说。
刘天赐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