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说话之前,先观察了一下刘显的脸色。虽然刘显显得和平常没什么不同,但徐进还是能看得出来刘显刻意掩饰了自己的情绪。再联想到刚才那一群刀斧手,可以推测刚才一定是发生了让刘显深感不安的事情。
“皇上,臣有前军将军彭春彭将军的奏疏,请皇上过目。”
“朕就不看了,你说说是什么事情吧。”
“是。彭将军在奏疏里说,段将军接到圣旨后,就和润王爷连夜前往京师。但是,途中他们遇到了反王余孽的突袭。润王爷遇刺身亡,段将军虽逃了出来,却也身负重伤。今只能随军而归,祈请皇上恕罪。”
“什么,润王爷死了?”刘显听了非常之震惊。
“奏疏上是这么说的。”
刘显愣了半晌,面对这种情忽然不知所措起来。
“徐爱卿,你说该如何是好?”
“臣不知皇上所言何意?”
刘显认为徐进是装糊涂,他的担忧徐进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看到徐进就火冒三丈。
“你退下吧!没用的东西!”
“微臣告退。”
徐进退了出去。虽然被骂了,但心里也轻松了。若是他说了自己的看法,恐怕就不只是被骂一句那么简单了,也许会性命不保。
“传文正侯!”在徐进走后,刘显吼着说道。
文正侯刘盛就在进宫的路上。他回到府邸时听下人说侍卫司指挥使贾士巡来过,说是有非常紧急的事情。此时,刘盛已得知刘业现身之事,认为贾士巡一定会进宫,所以就往宫里赶去。
高欢派人去宣了刘盛,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刘盛就到了。
“微臣参见……”
“免了免了,朕朕有急事找你……”
刘显将润王和段平回京途中遇袭之事说了出来。
听到润王的噩耗,刘盛万分震惊。
“润王之死,朕亦是悲痛万分,但如今宣后将领兵而来,你说要如何应对?”
刘盛沉思了片刻,忽然露出一副惊惶的表情。
刘显问怎么回事儿。
刘盛说道:“皇上,莫非遇袭之事是宣后的无中生有之计!”
“此言何意?”
“段平仍为大军统领,将士们都听他的。宣后只有将段平留在身边方能掌控大军,因此,她是绝不会让段平回京的。可是,她又不想让皇上察觉到自己的别有用心,于是就安排了这一出袭击。”说到这里,刘盛的表情变得格外的严肃,“皇上,藩反王的袭击是假的,那不过是留段平在军中的借口!但,润王遇害是真的。因为润王识破了宣后阴谋,宣后非杀他不可!”
刘显魂不守舍、嘴唇颤抖地说道:“你是说,宣后真的要造反?”
刘盛坚定地点了点头。
“皇上,此时应当做好备战之准备。”刘盛以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
刘显越听越慌,问道:“朕该如何是好?”
刘盛道:“安慕年安将军正领着大军火速归来,微臣猜想用不了三日就能抵京。皇上可给予安将军封赏,令其屯兵南安县,以阻宣后。”
刘显点了点头。
两日后,安慕年率领的北境大军抵达京师。他的到来引起了诸多的猜测,一些关于宣后谋反的谣言开始在京城中流传开来。很多人都认为北境大军是回来保卫京师的。京城内,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刘显在朝堂上接见令安慕年,称赞其英雄出少年。再谈到安家世代功勋,是国之栋梁,并给其父安泰追封鲁王。同时,封安慕年为镇北大将军,忠勇侯。以嘉奖他在驱逐北辽人、镇守北境之功劳。
安慕年当是在朝堂上领旨谢恩不提。
退朝之后,刘显叫上令刘盛、在养心殿宣召安慕年。
在殿内,刘显又是和安慕年客套了一番,刘盛也加入其中,盛赞安慕年之父安泰对大梁的功劳。
安慕年心里很清楚,他们好话一番番地道来,无非是有求于他。他本是臣子,听从君命是理所当然,然而皇上却要刻意地讨好他,由此可知皇上要交给他地任务非同小可。
安慕年也不主动搭话,只是表示了这是自己身为臣子的本分。
刘显听了很高兴,跟着就说出了这次召他回来的真正用意。
“朕想要你领兵前往南安县,阻止宣后和讨逆大军进京。”
“皇上,这是何意呀?”
虽然安慕年已经猜到令这种可能,但仍不敢相信。
刘显叹息道:“说来话长,朕就长话短说好了。讨逆大军已不服从朕的旨意,朕担心其别有用心。”
刘盛接着将段平抗旨一事说了出来。
安慕年还是不太相信讨逆大军会谋反。
刘盛又说出了此前盛传的流言,“倘若宣后真是卫玲珑的话,她会谋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安将军,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啊!”
安慕年沉思了片刻,说道:“皇上,臣有一策,不知可否?”
“说来听听。”
“臣请皇上派遣使者去会面皇后娘娘,一是让皇后娘娘将魏国大军屯兵别处,暂不许魏国大军进京。二是让皇后娘娘先一步进京。倘若皇后娘娘做到了,就能说明她并无二心,皇上也可以放心了。”
“她若是拒绝,亦或者想别的理由搪塞呢?”
“皇后娘娘若是抗命不从,臣自会随机应变,不许讨逆大军接近京师。”
刘盛觉得安慕年此计是多此一举,但刘显如今只能依靠安慕年,也就照他的意见去做。那么,要派何人为使者呢?
安慕年看向了刘盛,说道:“臣以为文正侯能当此任。”
刘盛一听就慌了,连忙道:“臣不行,臣患有腰不好,不能骑马。这次去见宣后,须得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臣无法骑马,只会耽误事情。”
其实,他是害怕自己会有和兵部侍郎韩阵一样的下场,更害怕会和润王刘权一下性命不保。
“既如此,那文正侯觉得还有谁能担当此任呢?”
安慕年没有强求他去见卫玲珑,这让他心里松了口气。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徐进。他料此行必定凶多吉少,倘若卫玲珑就此而杀了徐进,那就一举两得了。想到这里,刘盛心里暗喜,说道:“皇上,臣以为徐进动大人乃合适之人选。”
刘盛这么一说,刘显非常认同。
“那就是徐进了。来人,宣徐进进殿!”
“皇上,臣恳请先行告退。”安慕年说道。
“为何?”
“剩下的事不在臣的职能之内,皇上做主即可。臣这就回营休整,明日一早便率领人马前往南安县。”
“如此也好。”
安慕年退了下去。
刘盛道:“皇上,微臣总觉得这位将军不太靠谱。”
“是因为他让你去见宣后吗?”
原来刘显也看出了刘盛的心思。
刘盛不觉得不好意思,还庄重地说道:“皇上若是让微臣去见宣后,微臣必万死不辞。”
“你走了,谁来给朕出谋划策呢?”
“皇上……”
“不必多说了。说说眼下的局面吧,朕总是觉得不安呐。”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是否当讲。”
“有话直说。”
“呃……”犹豫了许久后,刘盛终是吞吞吐吐地说了出来,“是否让离京避难呢?”
刘显吃惊道:“京师之危,都到这一步了吗?”
刘盛连忙道:“皇上,臣的意思是,不论京师将会面临何种境地,都应该未雨绸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