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们在他的授意下开始对金钩坊每一处地方进行搜查。贾士逊也没闲着,想要知道万玉枝生活情况的他来到了后院。金钩坊有三进院落,第一进便是赌坊,第二进则是待客之处,最后一进院落是万玉枝的住处以及仓库。贾士逊直接来到了第三进院落,万玉枝得知后就寻了过来。
“贾大人真是辛苦了,还要亲自上阵。”万玉枝道。
“事关重大,士逊不敢大意。再者,王老板的寝阁,怎能让人扰乱呢?”
“贾大人为玉花设想得真周到。”
万玉枝的笑容让贾士逊觉得他们刚才的不快已经消散了。
“贾大人,既然来了就进去坐一会儿吧。”
“那……就打扰了。”
贾士逊跟着万玉枝来到了客堂。万玉枝亲自给他上茶,这让贾士逊喜悦不已。
“贾大人,燕王真的谋反了么?”万玉枝问道。
已拿起了茶杯,正要喝茶的贾士逊不知是因万玉枝提到燕王而吃了一惊,还是被茶水给烫着了,他身子颤了一下,连忙将茶杯放下。他抬眼看向万玉枝,万玉枝也正看着他,脸上挂着耐人寻味的微笑。
“王老板,这话可不能乱说。”贾士逊道。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京城中已有传言说你们正在找的就是燕王。贾大人,是不是这样的?”
贾士逊见瞒不过去了,就笑了笑,说道:“我们要找到的人,正是燕王。”
万玉枝装出震惊的表情,问道:“燕王真的造反了吗?”
“这事儿尚未确定。”
“尚未确定?”
“不久前御城王遇害,有传言此事与燕王有关。而燕王府里的人早已不知所踪,皇上便召燕王回来调查。但燕王却躲了起来,不肯现身。皇上觉得燕王之所有不敢回京定有隐情,故而令我们搜寻燕王。因为还没有证据,为了保全燕王的名誉,皇上不让我们表明我们正在搜寻的钦犯就是燕王。王姑娘,这事儿可不能对外人提起啊,否则会有大麻烦的。”
万玉枝点了点头。
贾士逊又拿起茶杯,这回儿算是把茶给喝上了。
万玉枝又道:“贾大人,您不搜一搜这里吗?”
贾士逊放下茶杯,笑道:“不必了,我相信王姑娘你。”
万玉枝嫣然道:“多谢大人。”
贾士逊还想和万玉枝多聊一会儿,但公务在身,他也只能起身告辞。
万玉枝起身相送,两人出了后院,来到第二进院落的时候,一件晾晒在院子里的小孩子的衣裳引起了他的注意。
万玉枝心道不妙,只怪刘业粗心大意,居然没有收起刘衍忌的衣裳。不过洗衣晾晒之事都是下人做的,刘业没有留意也不奇怪。
“这儿怎么会有小孩子的衣裳?”
“之前有一位带着小孩子的客人在这里小住了几日,想是忘记带走了。”万玉枝连忙想了个理由。
贾士逊点了点头,似乎相信了她的话,跟着前往赌坊大厅。手下前来告诉他并无可疑之处,贾士逊再次向万玉枝道歉后,就带着人马离开了。
目送贾士逊离去,万玉枝松了一口气。然而,走出了金钩坊的贾士逊却变了一张脸。
“来人,再去一趟金钩坊,这回儿要彻查第二进院落!”
“是!”
原来贾士逊见到那孩子的衣裳后就起了疑心,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万玉枝,但搜寻燕王之事与他的性命相关,他可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至自己的性命不顾。
很快,卫兵们又回到了金钩坊,并直接杀奔了第二进院落。
万玉枝得知后,想找贾士逊询问,但贾士逊这次没来,她跟其他人也说不上话,只能仍由对方搜查。
这回儿的搜查可以说是仔仔细细,他们搜遍了所有的房间,并敲打地面和墙壁寻找地下室和暗格。
钱自来急匆匆地将侍卫司侍卫的搜查方式告诉万玉枝,万玉枝慌了,因为刘业和刘衍忌就藏身在书房下的密室里。
侍卫们已经找到了书房,万玉枝想不到解救之策。就在她心急如焚的时候,众侍卫接到了一个命令,迅速离去。
过后万玉枝才知道,有人在城外发现了燕王的行踪,贾士逊便下令从金钩坊撤退,出城去了。话说刘业为何会在城外出现呢?原来刘业昨日派人到城外假扮成他,以此误导那些想要找他的人……
更多的关于太原城那边的消息陆续传到了京城,传到了刘显耳里。攻下太原城,当然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所以,京城内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刘显原计划开展庆功活动,这庆功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他要连续庆贺,直到大军凯旋而归,再连庆十日。
“你快让人安排下去,朕要与民同乐!”
“奴才遵旨!”
高炎下去吩咐了,刘显接着便是要前往后宫,与他的妃子们同乐。才出养心殿,刘盛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差点冲撞了圣驾。
“臣惊吓了皇上,罪该万死!”刘盛跪下磕头道。
刘显心情好,也不和他计较,让他免礼评平身,“爱卿匆匆忙忙的,怎么了?”
刘盛道:“皇上,可否殿内说话。”
刘显见他表情凝重,心中多少有些不安。
回到殿内,刘盛道:“皇上,臣收到太原城那边的信报,内有三件事情,要禀明皇上。”
“快说。”刘显愈发觉得没什么好事。
刘盛道:“其一,反王刘长风已死,尸首不知所踪;其二,段平并未接到圣旨之后,并未返回京师,而是仍然自任大将军,带领人马攻打了太原城;其三,宣后正与段平一起返回京师。”
这三个消息让刘显心中惶惶。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他已感觉到这其中隐藏着对他不利的事情。
“把话说清楚了!”
“微臣遵旨。”
刘盛顿了顿,说道:“皇上,臣逐一说明这三条消息的厉害之处。其一,反王刘长风的尸体不知所踪,微臣担心是有人故意藏了起来,不想交给皇上。”
这个“有人”的人是谁,刘盛没有明说,但刘显立即就想到了卫玲珑。
“藏尸有何用处?”
“皇上,虽然太原府的叛乱已经平定,但反王的党羽仍在,藏尸恐怕与此有关。”
“有何关系?”
“微臣只是猜测,反王刘长风之所有敢起兵谋反,必是有所准备,他身上应当藏着诸多秘密。那些藏起他尸首的人,恐怕是冲这些秘密去的。”
刘显沉吟道:“会是什么秘密呢?”
刘盛道:“也许是宝藏,也许是兵器,也许是……”
“是什么?”
刘盛怯怯道:“和皇上有关的事情。”
刘显心里一慌,干笑道:“胡说!”
刘盛慌忙道:“微臣死罪。”
刘显脸色阴沉,沉了口气后让刘盛接着说。
“说到第二条消息,段平不回京师复命,那便是抗旨啊!他还软禁润王爷,夺其兵权,可谓谋反也!”
“等会儿,朕昨日接到润王来报说,段平对太原城了如指掌,临阵换帅会动摇军心,因此是他决定留下段平的。”
“皇上,臣以为润王爷不会这么说。”
“此言何意?”
“臣以为,润王爷的信报是被迫写下的。也许润王爷到了军中之后就被软禁了起来。”
“你这么说可有依据?”
“依据就在第三条——宣后随军而归。”
刘盛提高了声调,以强调此事的严重。
刘显怔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