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一旁看着,见皇上高兴,自个儿也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这时,李迁脚步匆匆地走了过来。但凡是要找皇上的事情,他的脚步从来就没有慢下来的时候。
“见过汪公公。”
“又是什么事呀?”
见了李迁,高欢立刻冷下了脸。
李迁小声对高欢说了些话。高欢旋即神色大变,状若惊惶。
李迁鞠了一躬,便退了下去。坏消息,他通常都不会直接告诉皇上,久而久之,皇上见到他就会知道是有喜事,心情自然就好了,而他也少不了得些赏赐。
高欢不谙此道,还想什么事都给皇上说,就连坏事也要包办。
他走了上去,在欢声笑语中喊道:“皇上……皇上……”
刘显根本听不见。
高欢也不敢上去阻止皇上,只能一旁不停的喊着。
直到刘显抓住了一名才人,御女们稍稍安静了下来,才听见高欢的叫声。
“什么事?”刘显问。
高欢来到刘显身边,踮脚附耳,小声说道:“影卫们,失手了……”
刘显大惊之色,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怎么会这样?”
“皇上,上官姑娘在养心殿等着皇上呢。”
刘显二话不说,立即前往养心殿。余下的一众御女们花容失色,站在寒风中,一个个就跟凋零的花瓣一样。
养心殿内。
上官华裳向刘显说了影卫之事。
“影卫失手,全军覆没。宣后令人追查刺客的身份,查知是反王派来的……”
听到这里,刘显松了一口气。
明明自己是皇帝,却害怕卫玲珑知道他的意图。
“皇上是否觉得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上官华裳道。
“此言何意?”刘显道。对上官华裳的讥讽感到不悦。
“据华裳所知,目前很多人都相信了宣后的调查结果。”
“这有什么不好么?”
“依华裳看,宣后未必不知道刺客是皇上派来的。但她却将此事嫁祸给了反王,这意味着什么呢?”
“有话快说。”刘显不耐烦了,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此前有传言宣后是假公主,燕王站出来说那是反王的离间计。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现在反王派人刺杀宣后,目的是破坏梁魏同盟,这不是反证了宣后是真公主吗?卫玲珑以此破了假公主的传言,皇上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刘显恍然大悟。就算他坚信宣后就是卫玲珑,但其他人不信,他就无法光明正大的处置卫玲珑。若是走暗杀的路子,有恐落下把柄而被魏国察觉。总而言之,卫玲珑给自己请了一道护身符。
“想不到这女人竟然如此狡猾!”刘显怒不可遏,将桌上的茶杯以及奏折扫落地面。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啊。”高欢提醒道。刘显的病才刚好,高欢可不想他再病倒了。
“你说该怎么办?”刘显问道。
上官华裳想了想,道:“事已至此,皇上只能忍耐。”
“你让朕忍?”刘显觉得自己听错了话。
“没错。”上官华裳神态语气都很肯定。
“为何?”刘显怒问。一副你给不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绝饶不了你的模样。
上官华裳道:“还是那个原因。”
“魏国?”
上官华裳点了点头。
“皇上,小不忍则乱大谋,今局势未定,等大梁不需要魏国相助之时,便是对付宣后的时机。”
“北辽已经退兵,难道朝廷就连一个刘长风也对付不了吗?”
“就算朝廷可以对付刘长风,那皇上有没有想过魏国向大梁发难呢?魏国让卫玲珑冒充公主,必是想从大梁取得好处。皇上杀了卫玲珑,他们定会以此向大梁发难,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如刘长风还未平定,大梁则将腹背受敌,北辽人亦会卷土重来。若已平定刘长风,朝廷也已元气大伤,再与魏国交战,则是疲于奔命。怎么看,现在杀了宣后,与大梁都无益处。”
“你是让朕将一条毒蛇一只养在身边啊。”
“皇上,虽然不杀卫玲珑,但也其他办法对付她呀。皇上,您手里不是还有燕王吗?只要燕王在手,卫玲珑就不敢轻举妄动。等平定反王之后,皇上还怕对付不了一个卫玲珑吗?这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卫玲珑不过是一只蝼蚁罢了。”
上官华裳这话又让刘显燃起了斗志。认真一想,他的确太高看卫玲珑了。为什么呢?卫玲珑不过是从他手中逃了几回而已,这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卫玲珑不过是一个女人,而他,坐拥天下,手下有千军万马,只要倾尽全力,对付一个小女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想到这里,刘显展颜而笑,道:“还是你看得透彻,你的话令朕醍醐灌顶啊。朕封你为夫人,以示嘉奖,如何?”
“谢皇上隆恩,但华裳一介草民,不敢高攀,请皇上收回成命。”
“你就不愿入宫陪朕?”
上官华裳早看出刘显对她居心不良,因此她对刘显一直小心,从不在后宫留宿,也时刻注意和刘显保持距离。
“皇上,华裳是烟花女子,不配进宫陪皇上。”
刘显笑道:“朕看不是这个原因吧?”
上官华裳低下了头。
“是因为御城王吗?”
上官华裳没有回答。
刘显道:“朕明白了。朕也不想强人所难,更不会横刀夺爱,这事儿就当朕没有说过。你为朕出谋划策,朕赐你黄金万两,封御前尚宫,可随时进出皇宫。”
上官华裳跪了下来,叩谢皇恩。
“可是皇上,华裳不求这些赏赐……”
“那你想要什么呢?”
“华裳……”
上官华裳欲言又止。
刘显明白了,笑道:“那朕为你和御城王赐婚如何?”
上官华裳喜色难禁,刚要磕头谢恩,又说道:“只怕王爷不愿……”
刘显道:“朕的话就是圣旨,他怎敢不愿呢?”
上官华裳听了这话,连忙谢恩。
太原府。
湖面上白雾朦胧。一叶扁舟在微波中荡漾。
刘长风披蓑戴笠,坐在船头垂钓。寒风吹着他面无表情的脸,他双眸无神,呆呆地望着浮动地游标。
船舱里传来飘渺的琴声,抚琴的是凤卿音。她知道刘长风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好,只希望通过自己的琴声能让刘长风心情舒畅一些。
一曲抚尽,凤卿音走出了船舱。来到刘长风身后,只见湖面的浮标动了起来。
“有鱼上钩了!”凤卿音兴奋地说,“王爷,上钩了!”
刘长风回过神来,立即拉起鱼竿。果然,鱼线上吊着一尾鱼。
刘长风将鱼从鱼钩上解了下来,看着手中巴掌大地鱼,他面无表情,又扔回水里去了。
“王爷,为什么放了?”凤卿音有些失望,“卿音还等着喝鲜鱼汤呢?”
刘长风没有回答,又将鱼钩甩了出去。
凤卿音见他这一副不死不活的模样,怒道:“刘长风,你可够了吧!能不能振作起来,不就失了几座城池吗?你还有太原府,还有我们呢!”说到这里,凤卿音又心软了,她跪在刘长风身边,扶着刘长风的腿,恳求道:“王爷,不要自暴自弃了好么?太原府所有百姓,都在等着您呢。”
刘长风仍是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