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皇上本来就是兄弟,兄弟如手足,你们非要相互为敌吗?王爷,三思吧。”
刘瑞沉默了半晌,开口道:“我能做什么?”
容妃喜形于色,说道:“很简单,只要王爷作证,内库房的册子是伪造的即可。”
刘瑞严肃地看着容妃,“我若这么做了,皇上真的会放过卫玲珑?”
容妃道:“天子金口玉言,岂能反悔?”
刘瑞长舒一口气,说道:“好!”
金殿内,众人都在等着宫女柳香絮地到来,但等到的却是一句话:“皇上,柳香絮不见了。”
“不见了?”刘显惊讶道,“一个大活人在宫里怎么会不见了呢?接着找!”
“是!”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人还是没有找到。
刘显对大臣们说道:“现在人找不到,该当如何?”
太傅站出来说道:“如此宫女是关键,若其不现,则无法证明贤妃娘娘之清白。”
端妃道:“本宫这有一本内库房的册子,里面记录了锦绸的支取情况。在皇上将锦绸送给贤妃之前,有人就支取过一匹,这个人也可以制作布偶,还可以将制作好的布偶用来嫁祸于人!”
“真有此事?请问端妃娘娘,此人是谁?”
“这册子上写得是丽嫔。”
刘显道:“来人,传召丽嫔。”
不多时,丽嫔至,跪在殿中。
“丽嫔,朕问你,可否从内库房支取过苏州府的锦绸?”
丽嫔惶惶道:“皇上,嫔妾不知皇上说的什么?”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看着嫔妃和端妃。
刘显再问道:“你真的没有去内库房支取苏州府的锦绸吗?”
丽嫔道:“皇上,苏州府的锦绸是岁贡吧,岁贡岂是能随意支取的呢?嫔妾终于天大的单子也不敢呐。”
“你是不敢,但若有人授意呢?”端妃说道。
“端妃姐姐此言何意?”丽嫔一脸无辜的说道。
端妃将内库房的册子拿在手上,说道:“这是内库房的册子,里面有你支取锦绸的记录,你还想狡辩吗?”
“皇上,嫔妾真的没有啊。”丽嫔向刘显哭诉道。
“证据面前,你还敢狡辩!”端妃正色道。
“什么证据呀,这里厉害?”
一个傲慢的声音传入殿中,众人寻声看去,只见容妃走了进来。
“臣妾参见皇上。”
“免礼平身。”
“谢皇上。”
“爱妃为何而来?”
“皇上,臣妾发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事正和内库房以及端妃娘娘手中的册子有关。”
“哦,速速道来。”
“请皇上宣内库房总管太监黄有之。”
“宣。”
不多时,内库房总管太监黄有之被带上了殿中。
“黄有之,你身为内库房的总管,对内库房的情况应该是了如指掌吧?”
“回皇上话,内库房的情况,奴才是如数家珍。”黄有之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自豪之情。
“那丽嫔有没有从内库房支取过苏州府的锦绸?”
“皇上,奴才不得的有这事儿。”
端妃睁大了眼睛,说道:“黄总管,这里可有内库房的账册为证,你莫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刘显令人将册子拿到黄有之面前,给黄有之过目。
黄有之看过后说道:“启禀皇上、端妃娘娘,这册子是有点像内库房的册子,但这是假的,里面的内容诸多不实。”
“怎么会……”端妃十分震惊,再看刘显和容妃,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便想到了黄有之可能被他们收买了。
“册子的真假不是你说了算的。皇上,臣妾请求依照这册子上的记录进行核实,便至册子的真假。”端妃又说道。
内库房进出的物品都有记录,只要一查就能知道那些东西被什么人领了去,只要能核对上,这册子就不算是假的。容妃能威胁和收卖一两个人,却不能威胁和售卖宫里所有的人。
“我想不必那么麻烦了。”容妃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有一个人能证实这册子就是假的。”
“爱妃说的是谁?”刘显问得有些迫不及待。
容妃却缓缓道:“靖王爷。”
端妃又吃了一惊,好像听错了一般。
刘显立即传召靖王刘瑞,不一会儿,刘瑞便梦游一般出现在殿内,下跪行礼。
容妃问道:“靖王爷,这册子是真是假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刘瑞身上,大殿内忽然安静了下来,静得非常诡异。
“这册子,是假的……”刘瑞道,“是卫玲珑为了救贤妃娘娘而伪造的。”
“册子,是卫玲珑伪造的……”
刘瑞的话令端妃懵了,脑海里一片空白。容妃趁机想她投来一抹得意的目光,眼神中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靖王爷,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端妃不甘示弱,变向刘瑞发难,“册子若是假的,你为何要帮助卫玲珑?”
刘瑞木讷地答道:“因为我喜欢她……”
这个回答令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
端妃注意到刘瑞的神色不对劲儿,寻思到是不是卫玲珑遇到了危险而令他倒戈相向。但心里却没有为他而感到同情,只恨道:你口口声声说喜欢卫玲珑,如今却做着违背她的事情,这算怎么回事?
“这伪造文书,卫玲珑可不是第一回这么做了吧?”容妃冷笑道。然后巡视众大臣,“各位大人,那个卫玲珑是前朝皇室之后,太后垂怜方才留她在宫中。不想此人不念太后仁慈之恩,竟然改写前朝史籍,大放厥词,侮辱先帝和大梁。由此可见,其复辟之心未死,实属反贼逆党之列。当臣妾得知贤妃有加害太后之嫌疑时,一直想不明白贤妃为何要加害太后。现在终于明白了,贤妃与卫玲珑交从甚密,也许她们想要加害太后而使我大梁有内生乱,她们好从中获益。”
大臣们议论纷纷,更有人义愤填膺,指责贤妃。
刘显令众人肃静,然后盯着贤妃,严正的说道:“证据、动机都有了,犯妇还有何话可言?”
贤妃自知辩解无益,只道:“天道昭昭,报应不爽。王若雨此生之恨,便是爱上你真无道昏君!”
刘显冷冷道:“犯妇王氏,勾结前朝反贼,以巫蛊之术加害太后,罪大恶极。为免其再以蛊术害人,朕决议斩立决。”他看了看众位大臣,“众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大多数表示赞成,少部分仍有疑虑,但也不敢言明。刘显只当他们默认。
“端妃,”刘显又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端妃望着满朝的麻木不仁,知大势已去,心如死灰,只觉得贤妃可怜,更无话好说。
刘显下旨道:“来人,将犯妇推出午门斩首!”
俩侍卫进来驾起贤妃,带了出去。贤妃不争不抗,只怨自己连累了端妃和卫玲珑。
“端妃不辩真相,轻信奸人,扰乱超纲。令褫夺封号,降为端嫔,迁居乾东五所,禁足三月!”
“靖王刘瑞,受奸人利用,扰乱超纲,幸能悔悟,将功折罪。令除去在身职务,禁足王府,反省思过!”
“退朝!”
处决了贤妃之后,朝廷内开始处理宣太后的丧事,但在此时,一个对刘显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皇上,昌平王已率领兵马到了京郊,用意不明,该如何应对,请皇上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