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她爹脾气好。换她,半个饺子都没份儿。谁亲都分不了,人家都是当祖母辈的人,还需要您在旁盯着。
里屋,白秀兰正检查她家被她偷偷藏起来的香炉碗儿和三个小杯子,还有灶王爷画像和对联就听到了声音。
好在是婆婆回来,刚刚就吓得她差点又要先藏东西。虽说他们白子沟位置偏,可谁知会不会有啥突击检查。
既然是婆婆回来,白秀兰就不担心了,瞅了眼炕上躺着的一对自娱自乐的孩子,她赶紧先去外屋地开锅端饺子。
这边她刚伸手掀开锅盖,徐老太也快步进来了。“先不忙,我吃过了。晚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好了,连馒头都放那口灶蒸上了。”白秀兰回着话连手也没停下,该端饺子还是端出来,连饺子汤也打到碗里。
至于婆婆说啥吃过了,听听就算了,认真就是她这个当儿媳妇脑子有问题,她还能不知自个婆婆是啥性子。
那边两家嫂子就是压根没想让婆婆少吃一口饺子,婆婆还是会最多吃两口就说饱了,最后还是会都留给孙子吃。
也就是在她家,在自个亲儿子家了,婆婆好歹能不跟她这个儿媳妇瞎讲究,瞎客套上。端着一个摆上怕糊了的蒸饺,还有一大碗饺子汤的木托盘,白秀兰也没多说什么就让徐老太先和她一起去里屋商量事情。
毕竟孩子就还在里屋。虽说她已经有意将孩子挪到炕里面,炕沿还围了厚厚的棉被挡着,但到底还是不放心。
将木托盘放到炕桌上,白秀兰拿起筷子塞到徐老太手上就先神秘兮兮地问起两家妯娌今年祭灶都准备了啥好东西没有。
听起来就像是徐老太专门为她这个儿媳妇去打探敌情似的,颇有一股子咱们家今年祭灶就一准不会输过于他们两家之意。
徐老太就笑了,“比不起咱们家。”
“嗯,我就知道!”白秀兰重重点了下脑袋,“娘,那个就是韭菜鸡蛋肉馅的,您尝尝看,孩子爹给您留的。
我都说了咱们家屋里暖和,不怕少韭菜吃,他就是不听,非得给您留着不可。娘,那边今天有吃白面饺子吗?”
徐老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像咱们家是纯白面。馅儿也就两样儿,一个酸菜猪肉,还有个白菜油梭子。”
白秀兰捂嘴偷笑,边伸出一只手示意她快吃。见徐老太开始吃了,她又继续说了,“娘,今晚咱们家有六道大菜。”
不奇怪,你就是说十道大菜都不奇怪。今早出门之前,她就有见她家小闷葫芦蹲在外屋在解冻那些肉呀鱼的。
自从和大的闹掰之后,小的就变了。等大的离开,小的更是不再藏着掖着,这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莫不是真像大儿媳妇说的不单这姐妹俩犯冲,大的跟这个家也有冲?要不然咋要嫁人了就连她娘都有了身子。
实在太巧了。
徐老太嘴里咀嚼着嘴里的饺子,瞅了瞅儿媳妇一眼,想想又迟疑了一下,吞下嘴里食物又喝了一口汤。
“今年大年三十儿就各过各的。”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白秀兰有些摸不准婆婆此刻心思,但三家能分开过个大年三十儿无疑是最好不过。
倒不是舍不得多出几道菜,说笑归说笑,哄婆婆归哄婆婆,但她还没眼皮子浅到非要与俩妯娌论个输赢不可。
再怎么说,那是她男人的嫂子,她孩子的伯娘。三家就算是同父异母兄弟,真要有个啥事,自家人还是自家人。
这一点,她很清楚,所以往日里自家吃亏就吃亏些,反正又不是便宜了外人。至于有些小矛盾,那是啥?
甭说同父异母兄弟,就是同胞兄弟也有牙齿碰到舌头,伤和气的时候,总得来说两位大伯子还是很不错的。
出于今天过节想图个和气的缘故,白秀兰就没问是不是俩个嫂子今天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才让婆婆下决心。
自然,她也明白,她们婆媳之间真要有个什么误会,她就是开口问了,徐老太也不会跟她这个儿媳妇坦言相告。
无关颜面,也会怕她这个儿媳妇藏不住话偷偷告诉亲儿子影响团结,对了,还有更怕她偷偷告诉她家长青。
想到这儿,白秀兰就忍不住笑。也不知咋回事,别说孩子奶,就是她这个当娘的,她家长青如今要是拉下脸?
还不如原先那张小黑脸,如今小脸白了倒是显得更吓人,嘴抿紧了眯着眼睛瞅人的那副模样就老吓人了。
这孩子是越来越像她爹了,很多时候冷不防的就连扯一下嘴角笑笑,也是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没啥两样。
时间过得很快,刚刚还感觉得太阳在头顶,没一会儿它就落山了。一家人用过晚饭就到了六点多,此时天也黑了。
原本祭灶是不单要准备祭品,还要将旧的灶王爷神像请下来用火烧了,再在灶台后方贴上一张新的灶王爷神像。
然而这些年来早就不让祭灶王爷,这灶君神像,自然也没法子“请”来贴上。没有灶王爷像,这要怎么祭灶?
简单。
办法是人想出来了。
这些年来祭灶就如祭祖一般先准备好了供品,给祖宗牌位上了供、上柱香再扎扎实实地磕两个头,烧纸钱一样。
心诚则灵。
诚意足够就行了。
还不行?不是还有大块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子,灶王爷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这边徐家用过晚饭,一家人刚摆好桌子,在桌子上摆上供品,边上点上火堆,外面就传来陆陆续续的鞭炮声。
鞭炮声就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只响了一两声的,也有百十响的,但绝对没有吵过几百响鞭炮声的那种。
说到底,尽管离公社远,但谁敢在风口浪尖上大张旗鼓,说到底也就是借着天黑罚不责众,大家心照不宣祭灶。
显然白子沟已经有人家祭灶,那还等什么,白天扎好的马,剪出鸡、犬、牛、羊,还有剪碎一捧喂马的草要一起烧了。
这一边儿烧的时候,一边就下意识地祈祷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儿,还有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烧的同时还要放一挂鞭炮,家中男丁就一起在供桌前磕头。今年,徐长青就没有像往年一般当自己是男丁祭灶。
原本她并不迷信,更多的还是注重一种仪式感,就是总觉得别人家能举行,她家就不能因为没有儿子就作罢。
但如今她是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千百年传下来“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她是真不敢再装男儿身去碰。
很多时候她就怀疑过是不是就因为她心无敬畏胡来才是一切不幸的根源,为此她后半生远离凡俗就只差吃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