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了不少,顺道的事情,不,徐长青眼珠子一转:“还是先上家里头瞅瞅再去那边好了,不然我不放心。”
“好。”
灌迷魂汤就值你一个好字?“卫民哥,你今天好棒哟,我好喜欢你哟~输了、输了,我自个都要先吐了。”
“不会,很好听。”沈卫民抢忍着笑意夸完,伸手揉了揉她脑袋上的帽子,到底还是乐得忍不住哈哈直笑。
新房子那边并无因沈卫民时常不在家而有所荒凉,许是徐春喜每天过来,更许是起了院墙的缘故,并无有何不妥之处。
从前院进入,到后院转了一圈见无异常,俩人就先拿了白秀兰准备的礼去往与长子一起居住的沈老爷子老俩口那边。
碍于很快就要天黑,陪二老唠嗑了一会儿,俩人也并无多做停留。随即去了隔壁沈二伯那边就紧接着去了沈卫安家。
白秀兰准备给沈卫安的一份肉,最后到底还是送过去了,只不过沈卫民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先割了一半肉下来。
用他的话来说,要不是丈母娘千叮万嘱一定送到,要不是好让人得知他岳家讲究,连这一半的肉都不想给。
对此,徐长青并没有意见,更别说反对。本身她娘就出手大方过头,加上亲疏有别,她肯定是要站在沈卫民这边。
给是情分,她和沈小二两口子有个鬼的情分。他们又不是生养沈卫民的父母,明天不亲自送一趟县城都不好意思。
实在是人家当爸妈的对她多有爱护,很少有当爸妈的会让儿子还没结婚就住到儿媳妇帮忙,她不真诚待之都有愧。
像前两天凌晨沈爸爸得知儿子连她都拉出就踢了儿子一脚,就连沈妈妈都说该揍,又是准备吃的,又是帮忙联系人。
当时她不会看不出他们两口子心疼她冻着,她徐长青什么都不怕就怕欠人情,尤其这种人情还含了长辈对晚辈的护。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是做人之本;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感恩之道。他沈小二两口子要是还敢有进无出?呵,仅此一次。”
对极了!
挺你!
听到外面动静,沈卫安不解地看着沈卫民一手拎着一条两斤五花肉、两串血肠,还有两条冻鱼,一手拉着徐长青进来。
这是又想干嘛?
“给,我丈母娘让我送过来的,说是知道你们孩子小,你们肯定走不开,今天家里杀年猪就没喊你们去帮忙。”
“胡闹。”沈卫安话一说出口发觉徐长青还在场,“婶儿她讲究,你倒不讲究了,咱是晚辈,哪能老收她礼。
你当时就该推了,哪能还带回来。之前就让她破费了,我和你嫂子都还没来得及上门道谢,这回又来了,怎么好意思……”
徐长青回他一个浅笑就留下他们兄弟俩人在外屋地,而她自己则先朝听到动静喊她的杨晓琳所居东屋走去。
“别出来,你还在坐月子。”这也是她为何先进来的原因,见杨晓琳果然都下地要出来了,徐长青赶紧阻止。
杨晓琳欣然应好,“里头会不会有味儿?”
“不会。”到底是年轻人更注重享受,屋里连尿桶都没有,就是不知来帮忙照顾月子的堂姑是不是被折腾得不轻。
杨晓琳指了指炕头,“快上来暖和暖和。你二哥最近有空就每天早晚去你家转一圈,里面应该没丢东西吧?”
徐长青摇头,“我就不上炕了,马上要天黑,还得赶回去。”
“不行,这次说什么都要吃了走。又不远,天黑怕什么,回头上队里租辆马车就能回去,我还想和你商量事情呢。”
徐长青笑笑,坐到了炕前椅子上,边回道:“你说。”
啊?有些反应不过来徐长青说话方式的杨晓琳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就是今年大年三十团圆饭。”
徐长青挑眉。
“我看大哥大嫂他们肯定会回来,加上大姐也说今年年底会尽量安排时间回来,我就想你那天也过来。
不会耽误你回家吃团年饭,我们可以中午就开始吃团圆饭,到了下午两三点再让卫民陪你回去,你看如何?”
不如何……心念之间,徐长青就见沈家堂姑从外面端了一个木托盘朝她笑着走来,她连忙先打招呼边站起身。
红糖鸡蛋?
客气了。
“我就是觉得之前分家就是因为我不会说话闹成,我就想趁今年我们分家第一个团圆饭让咱爸妈高兴高兴。”
这是要低头认错了?要是能让沈爸爸沈妈妈高兴高兴……徐长青点头,“可以,要是能提前个一天会更好。
一来,我记得往年大年三十儿那一天我姑和沈妈妈都会一早去大伯母那边搭把手,等吃过年夜饭才各回各家。
再来既然是团圆饭就不能少了咱爷奶在场,有他们二老在才算是团圆饭,三十儿那天中午咱爷奶就不一定有空。”
既然已经说到这,徐长青就不介意多说两句,“像我们这边如今明面上是不好上午请上宗谱,晚上请神入位。
但私下一般家里老太太到了这天一早就会带儿媳在家准备好供品,到时候老爷子还要带儿孙烧纸送‘钱’祭祖。”
杨晓琳惊呆了:“那天还要祭祖?我看去年就是小年那一天大伯母家就摆供桌上供品烧纸钱,你二哥还磕头了。”
“那是祭灶。”不是祭祖,徐长青忍俊不禁轻笑,“不怪你来了好几年还不清楚,毕竟各家都遮遮掩掩祭拜。
何况‘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这方圆百里也不是老规矩都一模一样,沈妈妈她就不信这些旧习俗。”
不是不信,是我们婆婆她自己也搞不懂,估计就是连我们大嫂也不懂。她算是明白公公婆婆为何支持小三急急定亲。
四个儿子,小四现在年幼可以不算在内,上面找的两个儿媳妇就对老家习俗一窍不通,要是再找个儿媳妇还不懂?
只怕等上面两个老人走了,往后逢年过节这些习俗就够公公婆婆伤脑筋。“先不用安慰我,反正我以后找你就行。”
嗯?
这是咋说的?
“那我就订在大年二十九那天好了。那天你可一定要来,要早点来,千万别让我到时候还要亲自去请才来。”
难得小气鬼舍得出血摆酒席认错,徐长青想想,来,一定要来。她点头,“好,肯定会来。不早了,我先回去。”
“哎,急什么。不行,再坐会儿。”杨晓琳连忙拦人,“我还有事情要问你呢,你喜欢不喜欢喝茶?”
外面,沈卫民顾不上先放下手上的碗,挑眉看着沈卫安,“有茶叶?”
“有,刚到。之前听咱爸说你老丈人喜欢喝茶,我就突然想到你二嫂一个表姐插队的地方据说就有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