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接着他又巡查漕运,还带着所有开封府推官,用了一下午时间,铲完了一段河道的淤泥。

他在玉津园附近不远处设立了一家书院,亲自题了京师书院的匾额,书院内各处馆阁亭轩的名字,也出自他手,有淡墨亭,逸云斋,梅森馆,百川楼等不一而足。

他在一大片辛夷树前驻足了一会儿,众人又来至附近一处三层小阁楼,随从的官员请他给那小阁也题个匾额,他手执笔管却沉吟良久,忽然起了一阵风,吹落一树紫花,有一朵掉落在桌案上,他便提笔写下“望翾阁”三字狂草大字。

书院的山长笑问“大尹,这翾字做何解呢?是否刚才花瓣飘落,有些轻翾之态?”

光义想了一下,道“要不,算了,这一阁先空着,等想到合适的再说吧。”

院丞对那山长使了个眼色,山长不明就里,两人走在队伍后面时,院丞有些生气道“你这山长也是的,大尹想题什么便题什么,你咬文嚼字做什么,显得你是山长怎的?”

那山长嘀咕道“那翾字本就有些牵强…。”

院丞赶忙叫他别说了。

不久,赵匡胤召光义去垂拱殿,问他汴梁城全城取消夜禁,开封府兵人手是不是捉襟见肘,光义道“确实有些短缺,不过已经重新安排了轮值,原先每个里坊一样多的军巡,现如今只能往繁华闹市多抽调人手。”

赵匡胤道“若再增配五千个开封府兵,你们帐上支得开吗?”

光义说道“五千兵卒的开支,倒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夜禁取消后,街面也渐渐繁华起来,开封府的税银也比原先多了,应调度的开。”

“好,那朕就准你再扩增五千兵力,务必保证汴梁城,市面安稳,商户民宅皆人心安定。”赵匡胤道。

光义有些意外,他抬眼看着正在御案上批折子的赵匡胤,赵匡胤停下来看着光义,道“怎么,有何不妥吗?”

“哦,没有!臣,谢过官家!”光义心道,官家为何对我这么好了。

赵匡胤似看出光义心思,道“朕听说你最近做了不少利民之事,朕心甚慰。”

“都是臣份内之事。”

“虽是份内之事,也有做的好坏之分,朕前日去街面上走了走,确实汴梁城今非昔比,你这开封府尹功不可没啊。”

“多谢官家谬赞。”

“对了,朕听说你那京师书院招的都是京城的官宦子弟?”

“回官家,正是。”

“依朕看,官宦子弟有太学,还有各家的家学府学,再多一个京师书院对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不如你多给那些贫寒儒生雪中送炭,也叫他们有地方求学不好吗?有教无类嘛!”

“官家说的极是,那臣回去便叫人改了院章。”

“那南薰门外正好还有些皇田,你辟出来做学田吧,招的人多了,也不好全由你开封府出银子。”

“那,那就多谢皇兄了!”

“不用谢我,你记住,只要你用心做好你的父母官,朕对你的支撑是源源不断的。朕明日还想亲自去你那京师书院看看呢。”

光义高兴道“好,臣弟恭迎圣驾!”

那天晚上,赵匡胤在睿思殿看书,闫公公问他“官家明日随驾出行,还是叫王公公去吧。”

赵匡胤允准了,又看了看闫公公道“你若想出去,一起去也行啊,只是巡幸书院而已,多带你一个又何妨。”

闫公公高兴道“真的吗?小的也能去?”

“去吧,你也多久没随驾出行了。“

“好,好,那小的谢过官家!”

“你别谢过,你跟我说说,把朕的酒放哪去了?”

闫公公为难道“官家,这睿思殿读书的地方,这哪有一边读书,一边喝酒的啊。”

“什么哪有,朕不就是吗,你不知道,读到妙处必得有酒才行呢,这是人间一大幸事,若没有酒,那书里的字都不好看了。”

“那是,小的也不是读书人,那明日,小的问问贵妃娘娘可有这一说,若贵妃娘娘也说确实如此,小的就把酒给官家找出来。”

“这点小事还要问她。”

“官家,贵妃娘娘可真是名符其实读书人,小的从来没有听说还有在后宫设文学馆的,后来小的问贵妃,贵妃说唐朝时就有了,还让小的多读史书呢,说什么以史为鉴,反观自身,还有什么,小的一时也记不清了。小的想着,小的一个内侍官要读什么史书啊。”

“嗯,贵妃让你读你就读呗,听贵妃的话,总没有错。“

“哎!”

闫公公看了看赵匡胤又道“要说这书院也是他们读书人喜欢的,若能带贵妃一起去岂不是更好。”

“带她?”赵匡胤看了闫公公一眼“她是内廷中人,哪能抛头露面,明日朕要带上百官员去呢。”

闫公公哦了一声便不说话了,赵匡胤又问“你为何想到带她去呀“

闫公公道“小的只是想着,贵妃娘娘一直卧床静养,官家每日事多,官家和贵妃总也碰不着面,若能趁着日暖风和大好春光出去游玩一番,或许能让贵妃开阔心神,让她的病快些好起来。

那京师书院不是就在玉津园的边上吗?或巡幸完了书院还能去玉津园走走。”

赵匡胤点了点头,想着,这老奴是想叫朕哄一哄贵妃,缓和一下两人僵持不下的局面啊,可明日光义也在,怎好带她去呢。于是,便把这想法放下,继续看书了。

待看完书回福宁殿,闫公公又领着轿辇故意从圣仁宫绕了路,赵匡胤知道闫公公是揣摩自己心思,以为自己想看看圣仁宫,便也不戳破他。

轿辇到了圣仁宫近前,见圣仁宫还是宫门紧闭,赵匡胤心里便又有些生气,他又一路想着,徐莞提出重查吴氏冤案,到底是不是受赵光义支使呢?若说是,那也太可怕了,那他两个岂不是里应外合。

可怎么看怎么不像,徐莞就是那一心想着百姓的人,她说的吴氏的案子应该也不是别有动机。再说,她难道连被捅了一刀都不计较,还帮着他?如今我杀了方婕妤,她当天就吓得病倒了,想必更不敢造次了。

可若说她和光义没有说不清的了,可她提的这事,虽面上冠冕堂皇,却实实在在是有利于光义的啊。

赵匡胤又一想,明日带她去也未尝不可,正好可以借机从旁观瞧,看看他两个是何情形。

于是就叫轿辇掉头回圣仁宫。

徐莞此时正拥着被子靠在床上和蕊珠下棋,棋桌就摆在床边上。忽听外面传圣上驾到,就马上躺下假装睡着了。红蕉劝她还是给官家一个台阶下,徐莞仍不理会。红蕉只好拉着蕊珠一起去迎驾。徐莞亲自把床帐放了下来。

赵匡胤见只有她两个出来,问贵妃呢,红蕉只说贵妃早早的睡下了,闫公公道“这是什么话,睡下就不能起来了?”

赵匡胤摆了摆手制止了闫公公。

他独自走到卧房,见床边摆了棋桌,床帐里静悄悄的,赵匡胤坐在椅子上,摆弄着棋子,对床帐里说道“朕明日要去巡幸南薰门外新开的书院,你和朕一同去吧。”

“书院里都是儒生和教员,臣妾后宫中人,怎好去那里抛头露面。”

“郊猎你都去了,书院怎去不得。”

“臣妾肺里的血淤还未除尽,不便走动。”

无冕之后----北宋两任君王与一位亡国贵妃的隐秘情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爱写字的阿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无冕之后----北宋两任君王与一位亡国贵妃的隐秘情史第5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