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莞沉着脸说道“专人专管一项,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去后苑闲逛嚼舌根吗?需要一个月至少六两银子的俸禄供着吗?京畿郊县的县令月俸也才十两银子,好的十五两,你们这些人比县令还值得?还有,那尚功局司制司,尚食局司膳,司药,等处,每天从早忙到晚,也没有你们尚寝局人多!”
“可,可这就是惯例啊,这和其他那些豪门大户是一样的。有的比咱们宫里还豪奢呢,难道娘娘的母家府上是一个人当成八个用?”
周尚宫道“放肆!你怎么和贵妃娘娘说话的?”
徐莞沉默了一下,道“专人专管一项,若是惯例,那这个惯例从今儿起就改了。尚食局,尚功局有多少人,尚寝局减半。至于裁撤谁,留下谁,可让她们比比各自的能耐,比如司灯,叫她们说说一共多少种宫灯,哪种各有什么好处和短处,周尚宫你来安排此事。再从真正有能耐的尚寝局宫人里选一个尚寝。至于陈尚寝,你可以离宫了。”
说完便起身走了,陈尚寝道“娘娘,下官错了,下官可以将功赎过,就让下官来安排裁撤人吧。只有下官知道,谁能裁撤谁不能裁撤啊!“
徐莞转身说道“哦,那你倒跟我说说,谁不能裁撤,又是为何?“
陈尚寝道“娘娘刚打死了一个赵都知,惹恼了官家,难道还要再让其他主子女官脸上不好看嘛。比如咱们这位丁司苑,就是周尚宫亲自跟下官推荐的。“
徐莞看了一眼周尚宫,周尚宫马上跪下,道“娘娘,你别听她瞎说”又对陈尚寝道“我何时推荐过这个人,我压根不认得她!“
那丁司苑也跪下说道“尚宫难道忘了,是吴修仪找的您,原先您不是总去吴修仪那小厨房吃小灶,我原是宝慈殿的宫女啊。“
徐莞对那丁司苑道“丁司苑,本位不管你是谁推荐的,你能不能留下来全凭自己本事。周尚宫!“
“下官在“
“你明日自去宫正司解释,若解释不清,自己领罚。胡宫正,你不许徇私情。“
胡宫正道“下官尊娘娘懿旨”
那陈尚寝都囔道“她们两好的像一个人,怎可能不徇私情。”
徐莞打量了一下陈尚寝,道“那依你陈尚寝,此事该如何呢?”
陈尚寝道“把吴修仪找来,咱们三个人对质,当着大家的面,若周尚宫有错,当场罚她。”
“好,本位听出来了,陈尚寝的意思,是那些人找你安排人进尚寝局,你其实也很无奈,对吗?”徐莞道。
“可不是嘛,凭什么叫我一个人担着。”
徐莞道“那你就给我列一个单子,谁,什么时候找了你,安排了谁进来,给了你多少好处,你一一给我写下来。宫正司核实过后,若有一个逃脱惩罚的,你来找本位。本位给你说法!”
“没,没给好处啊。”
“给没给你都得写,给我写清楚!”
“那,那我不记得了,我走还不行吗。”
“写不清楚你不准走,你就给我在宫正司好好想想。胡宫正,你叫人把她请去宫正司,不许用刑,叫她想!“
胡宫正只觉得自己又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犹豫着不敢把她接到宫正司,又对徐莞道“要不算了吧,她都自认倒霉了,再说我看她八成不会说的。若说出来,牵涉许多主子,岂不是惹了众怒。“
徐莞道“胡宫正,你忘了待会儿咱们要做的事,你怕什么?“
胡宫正想了一下,道“行,我听贵妃娘娘的。谨秋,你去宫正司叫人来把她带走!“
徐莞又道“等一下,叫人先把她押到六尚宫门前空地上等着。“
谨秋迟疑了一下,胡宫正叫她快去,她只好跑回去找人去了。
徐莞又叫蕊珠去叫宫里所有各处的管事宫女太监至少来一个人,也在六尚宫门前空地上等着。
接着一行人又去了尚宫局,尚服局。
徐莞见尚服局的人比尚寝局还多,问张尚服这些人怎么回事,张尚服赶忙跪下,说道“下官该死,下官自请去宫正司领罚“
“你领罚什么?“徐莞道”和陈尚寝一样,把那些跟你打过招呼安排人进来的,也都给我写清楚了!“
张尚服一脸的为难,徐莞又道“张尚服,你不用为难,说不说我都要查,等我查出来,和你自己主动说出来又不一样了。你自己想清楚!“
张尚服只好点头道“下官明白。“
最后,众人来至尚功局,见尚功局的司珍,司彩,司计三司皆井然有序,只有司制司乱成一团,有人在打牌,有人逗蛐蛐,有人穿着给主子的夏衣问其他人好不好看,别人劝她脱了,她也不在意。还有些宫女趴在绣案上睡着了,口水流在绣品上。
张尚功见了大喝一声“你们干什么呢?!“众宫女才安静下来。
徐莞拿起一个正在睡觉的宫女胳膊下面的绣品看了看,见绣工极好,只是染上了那宫女的胭脂和口水。其他宫女赶忙戳了戳她,她这才醒过来。
她见了徐莞,看打扮知道是宫里的主子,赶忙起身施礼,又不知叫徐莞什么。
张尚功道“这就是贵妃娘娘!“
众人这才一起施礼道“贵妃娘娘金安!“
徐莞问她们“你们在干什么?其他各司都井然有序,为何你们乱成这样?“
“还不是因为咱们司制被禁足了。“一个宫女说道。
”她被禁足,就没人管你们了吗?“
徐莞回头看了一眼张尚功,张尚功尴尬道“我平时都在这里看着的,今日不知为何,她们乱成这样。“她又对众宫女道“你们的活做完了吗?为何不去做事?”
一个宫女道“回尚功,我们一年四季的衣裳样品都做得了,前一阵别提多辛苦了,现在也没别的事了,我们都等着被裁撤呢。“
徐莞问“谁说要裁撤你们?“
“不是要让民间作坊替代咱们了吗?”那宫女道。
徐莞道“你们司制司做的衣裳,主子们都很喜欢,若民间作坊做不来,还是要你们来做,怎会就要裁撤了呢?你们对自己的才能没有信心吗?”
“不是我们对自己的才能没信心,可贵妃娘娘不是叫尚服局的司衣,把去年的夏衣拿出来几件,一起作为样品交出去了吗?“
张尚功也感到意外,她看了一眼徐莞,徐莞道“昨晚,我确实叫把去年的夏衣也一起作为样品,但那是想着,夏衣六月底前怎么都要做好了,不然会耽误穿上身。
但如今招皇商,从做样到招榜,应榜,民间作坊再做样,宫里核验,再做,全部算下来,没有半年是完不成的,可如今已经四月了。故而做了两手准备。
其实本位对你们今年做的夏衣非常满意,我想过了,民间若做不来那千叶牡丹的夏衣,仍由你们司制司来做,民间作坊就只用按着去年的样式做一批先给各宫发下去,千叶牡丹的夏衣可以作为明年的夏衣。这样说,你们明白了吗?”
众宫女互相看了看,一个宫女道“原来是这样啊,那,那我们就是还能留在宫里?”
徐莞道“这就要看民间做不做的来那千叶牡丹的夏衣了。”
“这一点,娘娘放心,民间绝做不来的,别的不说,她们很少做过莲花纱的料子,还有那双面绣的技法,也是她们学不来的。”
徐莞道“双面绣我倒是见过,不过,确实没见过你们绣的这么灵气的,你们放心,招皇商并不是为了和你们真正有才能的宫人过不去。本位和各位主子也说过,宫里不缺那点银子,养着真正有本事的人。”
一个宫女想了一下,道“那,娘娘为何还要把去年的夏衣拿出去做样呢?去年的夏衣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民间或能做出来的作坊有很多呢。”
“不错,这正是我想要的。”
“啊,那为什么啊?”
徐莞笑了笑,道“既然你们问了,我就好好和你们说说吧。你们也都知道,买卖人在咱们大家心里眼里,不论多有钱,都矮人一等,为什么呢?因为商人不事生产劳作,两头盘剥。不像农户,踏踏实实种地,产出粮食稻米,也不像手艺人作出什么实实在在东西。”
“对,咱们其实就是手艺人,能做出实在东西来。”一个宫女道。
“说得好!我要招的皇商,就是这一类。你们想,种地要看老天爷赏不赏饭,经商需要运气和天赋,有时还需要一颗唯利是图的心。读书也并不是人人读的起的,十年寒窗,全家人可就少一个劳动力,何况能中了进士举人走上仕途的也凤毛麟角。
可学一门手艺,只需要努力和勤奋,这是很多人都够的到的。故而,我才要招皇商,其实招的就是天下的手艺人!如此一来百姓就多了一个活法,这或许才是我们大宋和其他历朝历代都不一样的地方。“
张尚功说道“娘娘说的我明白了,所以才要由禁中起头。皇家重视,民间自然也会跟风,这样可以很快集聚很多手艺人,把一个一个的手艺人,或者小作坊,变成大作坊,就像,就像咱们内绫院那么大的,有好几百人的作坊。”
“或许以后会有比内绫院更大的呢!”徐莞笑道。
一个小宫女说道“那得多壮观啊,恐怕盛唐时也没有那样的大作坊吧。”
张尚功又道“是啊,下官曾听说,开封府尹也出钱出力,鼓励那些没有地,也不会做买卖的汴梁百姓,去学一门手艺,可费了很多人力财力,结果却事倍功半。最后不得不在北郊开了桑林,还叫那些人去种桑,可能耕作的农地就那么多,仍养不了许许多多失去农地的无业百姓,娘娘此举不仅皇家不出一分钱,或许还能帮一帮那开封府尹的忙呢。”
徐莞心道,我帮他作甚,怎么哪里都能听到他的名字,便皱了眉头,道“这是两码事。以后我们的皇商不止汴梁城有,其他州县也会有,今年只是在京城起个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