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朕看来,若想改变,只能从最底层的士兵,甚至普通的百姓开始改变,暴虐的土壤只会养出暴虐的武将,只有土壤改变,才能自然而然地养育出既勇武又仁慈的将领,此其一。
其二,朝中大部分武将都对王全斌抱以同情,朕立国之初,已经卸去和我一同起事的武将们的兵权,已经寒了那些老人儿的心。若朕再杀了伐蜀有功的王全斌,恐怕那些后起之秀也要寒心,尤其边地将领,若他们同朕离心离德,朕可就真正寝食难安了。“
“如此说来,妾明白了,官家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妾亦无话可说了。“
“这就无话可说了吗?你不打算再劝劝朕?“
徐莞摇头道“妾所思所想都是和官家站在一起,原先妾只想到杀他的道理,没想过不杀的道理,官家说了之后,妾感同身受。”
赵匡胤道“好一个感同身受,朕想要的就是你这感同身受。其实,还有第三条。如今朝中文臣大多劝杀,武将大多劝留,文武百官若因此事对立撕裂,也并非朕想看到的啊。”
徐莞立刻跪下,道“官家,这一条大可不必忧虑,不妨将所有罪过推到妾身上。”
赵匡胤道“推到你身上?与所有武将为敌,你不怕吗?”
“只要官家想杀他,妾愿意替官家挡着一切。”
赵匡胤道“朕怎么会把一个女人推在前面,荒唐!“
“若这件事对社稷对朝局对百姓都有莫大的好处,妾就算死也值得了,没有什么荒唐不荒唐的,官家…。“
“绝不可行!“
“可行,妾一万个愿意替官家解这份忧。”徐莞跪下来,大声说道“妾恳求官家,杀了王全斌吧!“
赵匡胤赶忙捂住她的嘴,小声呵斥道“别说了!“
皇城吏们在屋顶上听到这句话,皆面面相觑。
赵匡胤生气地将徐莞拽起来,捏着她的胳膊,道“你听好了,朕用不着你替朕挡着任何事。朕和你说这些,只是告诉你,朕或许不会杀他,让你体谅朕罢了。朕知道,你近来忽然对朕如此殷情,和王全斌一事大有关系,作为蜀人你恨极了他,你就是想让朕杀他对不对?“
徐莞心下叹道,赵官家果然眼光毒辣,但她仍坚定地摇了摇头。
赵匡胤沉声问道“那你为何,一边心里放不下赵三郎,一边对朕百般讨好。别跟我说,你是真的只为社稷安稳,只为大义。所谓大义对一个女子来说就那么重要吗?”
徐莞垂下眼帘,赵匡胤低声呵斥道“看着朕!“
“官家只知妾是一个后宫女子,可官家不知,妾心中也藏着一种抱负。“徐莞看着赵匡胤的眼睛说道。
赵匡胤渐渐松开了徐莞的胳膊,道“什么样的抱负。”
徐莞缓缓说道“妾的爹爹只生下姐姐和妾两个女儿,从小,爹爹把我当男孩教养,请最好的师傅教我读书,带我四处游历。他常告诉我,在这世上,女子虽不能考取功名,也当不得什么大将军,但只要那女子站的足够高,看的足够远,照样可以左右很多人的命运。
后来我偷偷看了《风尘三侠》的故事,那里面红拂女本是一个歌姬,却懂得慧眼识人,她跟随当时默默无闻却有一腔抱负的李靖,一起辅佐李世民成就不世功业。妾被这个故事深深折服。
妾进宫之前知道蜀主昏庸无能,但自选进蜀宫,妾也没有自甘平庸,而是一路力争上游,就是想要凭自己的智识帮助蜀主,造福一方百姓。然而,几年下来,妾就知道自己所托非人,于是渐渐把这份心气丢开了。“
徐莞转过头看着赵匡胤”直到遇到官家,妾才发现,官家正是妾一直在寻找的世间真豪杰。当初,官家跟我说,想让我做当朝的长孙皇后,官家不知道,妾心里多受鼓舞。可妾当时放不下那许多怨恨,现在妾放下了,彻底放下了。力主杀王全斌,也是妾深思熟虑,为大宋社稷着想,绝不只因仇恨二字。“
徐莞说完,赵匡胤看着她沉默良久,之后喃喃道“你果然不是寻常女子,朕小看你了。“
“可惜,妾一直受那祸国妖妃之名所累,妾也不知为何会变成这样。”
“还不是因你艳名在外,连赵三郎都曾劝过朕,不要立你为后,只因世人不知你的好处,只知你是个比百花都美的花蕊而已。”
听到赵三郎三个字,徐莞先是吃惊地看了看赵匡胤,接着便默不作声。
“怎么,提到他,你心里不舒服?”赵匡胤挑着眉毛看了看徐莞。
徐莞只好说道“在官家不能以平常心看待他之前,妾不想提他。“
“平常心…。“赵匡胤冷笑了一下,道”罢了,朕不为难你。陪朕共饮一杯。“
二人一起举杯,赵匡胤道“这世间女子如千百种美酒,但只有你这一种,能让朕甘愿沉醉不愿醒。但愿,你刚才所说都是发自肺腑。“
“如有半句不真心,妾愿…。“
赵匡胤忙阻止道“哎,不要发誓,朕自己有眼睛,会看。“
徐莞点了点头,于是二人饮尽杯中之酒,赵匡胤又把徐莞按回席中,叫她趁热吃菜。
那顿饭,赵匡胤和徐莞从黄昏直吃到深夜,皇城吏们透过窗户,只看到二人越坐越近,又看见二人互相喂食,心中无不艳羡。
二人打开门出来的时候,都有些醉了,赵匡胤牵着徐莞的手,对皇城吏招了招手,吩咐道“把烟花点燃。“
赵匡胤把自己的大氅披在徐莞身上,从后面搂着她的腰,二人脸贴脸地站在屋檐下看着烟花腾空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