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回去之后,孟玄喆便把光义同他说的话,一一说给张春华听了,张春华一面亲自给他擦脸擦手,一面问“他真说若你干的好,就给你换大镇?“
玄喆躺在床上,酒还未醒透,只是嗯了一声。张春华又问“那他为何突然提起蜀锦院,他是不是察觉出什么?“
玄喆道“若察觉出什么,我此刻还能活着见你吗?“
“倒也是,不过我怎么心里七上八下的。这开封府尹别看年轻,可他看人眼神,我只觉得老辣的很。我真是有些怕他。“
玄喆闭着眼睛,说道“我猜,他这就是在拉拢人脉,凡他能拉至麾下的武将,他一个都不放过。你不是也打听到,那李夫人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入潘美潘将军府吗?这赵贤王,存了什么心,还不是明摆着。“
“那更好了,你就借着他,攀着他,壮大咱们自己的势力。“
“嗯,嘘,以后这些话不要明说了。他既知道咱们这样秘密的事,必是暗中盯着咱们呢,以后做事更要十二万分小心。“
“嗯。知道了。“
过了片刻,孟玄喆又从床头花瓶里摘下一朵花,悄声问“她那边呢?“
“说再考虑考虑,考虑好了给我回话。“张春华道。
“我觉着,你也可以带着孩子,常常去她那里走动走动,不要再逼她什么,若她真心喜欢咱们念儿,把念儿当自己的孩子,或许早晚一天,她能向着咱们。”
“可那宋紫樱,一直不喜欢我去她那,见我就像见鬼一样,经常连门也不给我开。”
“这小蹄子,得了志便鼻孔朝天”孟玄喆搂住张春华的腰,笑道“要不,我去见见她?“
“不行,我不准你见,这事你不用管了,我自有办法。”
“也罢,我去太显眼了,反倒不好。”
“哼,说的一本正经的,心里很失望吧。”张春华捧着玄喆的脸笑道。
玄喆却并无半丝笑意,道“你以为咱们在做一件什么事?咱们现在时时刻刻命悬一线,我还有心扯那劳什子?不瞒你说,我在节镇上,每天都是在噩梦里醒过来的。”
张春华听了心疼不已,紧紧搂住自己的夫君,玄喆却不耐烦地推开了张春华,面朝里睡了。
此时,宰相府内,客人陆续离开了,只剩下自家仆人忙着收拾碗盘,打扫院子,那连片的红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不时传来几声蛐蛐儿声,更显得这个夜晚又安逸又甜蜜,就像此刻赵宰相的心。
赵普坐在院中躺椅上,看着远处两个儿子奔跑嬉戏,一个小丫鬟给他捶着腿,和氏在旁边点茶。赵普半醉半醒地,笑着说道“啊,人生圆满不过如此。”
和氏笑道“的确今日热闹场面,我跟了你这二十多年也头一次得见。别的不说,就连廷宜也把整个开封府的人都带来了。当初我嫁给你这个私塾先生,家里几乎一贫如洗,何曾想到有今日的风光。”
赵普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和氏看了看他,又道“只可惜,官家没来,若官家也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呢。“
“官家来咱们家还少吗?“
“那不一样,往常只是微服私访,要是能穿着龙袍,前呼后拥的御驾亲临,那才是咱们家真正的气派呢!“
和氏话音刚落,家丁便急匆匆来报“官家来了!“
赵普一个激灵站起来,道“官家怎么这时来了,快,快拿朝服!“
和氏便差遣小丫头跑去老爷书房把朝服拿来,小丫头一阵风跑去了,又一阵风捧着朝服跑回来,和氏亲自替他穿了,赵普拿起刚点好的茶迅速喝了几口漱了漱口,这才跑着去前厅了。
此时赵匡胤正背了手,站在赵普家阔朗的正堂前厅上下打量着,又伸手拍了拍那些梁柱,赵普来了,见官家仍是微服,不由有些失望,但仍恭敬施礼,道“官家怎么亲临寒舍了,微臣今日多喝了几杯,未曾远迎,还望官家恕罪。“
“嗯,朕听说你宰相府今日好不热闹,本有心也来凑个热闹,却怕你们不自在,就这会儿来了,你不会怪朕吧。“赵匡胤笑道。
“啊,岂敢,岂敢。官家这么说,微臣实在惶恐。官家,微臣这里还留了几坛好酒,官家不妨宴厅叙话,微臣好好敬官家几杯!“
“嗯,喝酒不急。赵卿,朕瞧着你府上可比原先阔亮多了,是重新修葺了吗?“
“哦,回官家,从前家里人也一直催我将府中修葺一番,说毕竟是一国宰相的府邸,不好太寒酸了,不过,从前臣忙的抽不开身,一直没有动工。这不,为着和孟氏订婚一事,特意赶在订婚宴前修葺完的。“
“不错,如今这样倒是配得上你宰相的身份。“
“微臣全仰赖官家皇恩浩荡…。“
赵匡胤挥了挥手打断赵普的话,道“别说这些了,朕今日就是来问你一句话。“
“恭请官家训示!“
赵匡胤看着赵普,缓缓地说道“你府上这些梁柱,可都是秦陇间大木?“
赵普听了这话,瞬间酒醒了大半,却一时不知如何回应,赵匡胤又道“你可知道,朝廷里参你的折子有多少?说你私贩秦陇间大木,朕还不信,如今,却不得不信了。“
赵普吓得忙跪在地上,道“官家,臣,臣…。这些梁柱都是臣从木材铺子买的,虽也都是上好的木头,却不是秦陇间大木啊…。“
“欺君罔上,可是重罪啊,你赵宰相看来今日是喝的有点多了,罢了,明日上朝朕再同你说!“
赵匡胤说完转身便走,闫公公刚要喊起驾,赵普赶忙阻止道“哎,官家请留步!臣,臣有话要说!“
“说!“赵匡胤站定,却没有转身。
赵普未语泪先流,道“启禀官家,私贩秦陇大木一事,微臣有罪!“
赵匡胤转回头看着赵普,赵普接着说道“微臣的内眷,瞒着微臣,私自开了一家木材铺子,开了月余微臣才得知,马上勒令关停。
因微臣惧怕官家降罪,故而没有如实相报,微臣一直惶恐不安。官家今日亲来问话,实在是给了微臣一个解脱。微臣领着朝廷俸禄,却知法犯法,实在有愧于朝廷,有愧于官家。
微臣的内眷本乃乡野村妇,见识浅漏,微臣平日又疏于管教,故而犯下这样的大错。微臣不敢求官家饶恕,官家怎样责罚微臣,微臣皆无半句怨言!”
“嗯,总算你有些担当。你知道,朕最厌恶,最容不得的就是贪官污吏。若你赵宰相带头贪腐,朕可就太失望了。不过,念在并非你本人犯错,朕且记你这一笔,你也记着,绝不容许再有第二回。回去好好管束你身边人,别叫他们再败坏你的名声。你身为我朝唯一的宰相,治家尚且不严,又何谈治国呢!“
“是,微臣谢官家隆恩,谢官家赐教。微臣会痛定思痛,严加管束家下人等,绝不会再犯此等令人不齿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