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师接着说:“虽然曼陀罗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花朵比较优美,但整个植株都是有毒性的,因此它的寓意并不美好,不吉祥。传说,在西方通常是在刑场附近盛开的,因此还代表着死亡,寓意是地域的召唤,将要面临死亡。此外,它的花朵多是在夏季末到秋季初的时候开,花后长叶,叶片是在春夏季枯萎,花朵和叶片永远都不会相见,由此还代表着无尽的爱情。”
蓝雪月挽着造型师的胳膊笑着说:“漂亮姐姐,没想到你对曼陀罗的了解这么多!”
“因为我曾经负责过一档讲述各种花的功效及花语的节目,所以记住了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
蓝雪月好奇的问:“那曼陀罗的花语是什么?”
这可问对人了,造型师的记忆力非常好,她炫耀般的对着蓝雪月和李亮亮讲起了曼陀罗的花语:“曼陀罗花有很多种颜色,常见的是黑色,紫色,白色,红色,金色等。颜色不一样它的寓意也是不同的。其中黑色常常给人一种不能预知的感觉,代表着生的不归路,就是走向死亡的意思。白色本身给人纯洁的感觉,若是白色的常常被认为是在天上开的花,见到它能净化心里的恶性,让人归于平静。紫色有神秘的感觉,而紫色的曼陀罗的寓意是恐怖。红色的有血腥感,代表血腥的爱情,是一种偏执的爱。而金色的花语是敬爱,寓意着生活圆满,幸福。”
造型师讲的绘声绘色,蓝雪月听得毛骨悚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花瓣能代表那么恐怖的意思,还好,并不是所有颜色的曼陀罗花都代表那么恐怖的意思,起码金色代表了生活幸福,可是,蓝雪月至今也没见过金色的曼陀罗花,真是无语了!
一行人继续坐车前行,只要经过风景如画的地方,大家便下车拍照、录像、喝水、放风,转眼一上午就过去了。中午,他们到达了鹿鸣山。
在阿龙山镇北约46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山峰,名叫“鹿鸣山”。在垂直近百米的崖顶上,有一块风吹、人推可晃动的巨石,当地人称“苍狼石”,在山脚下,有一清泉长年流淌,该泉名叫“白鹿泉”。
围绕着美丽的鹿鸣山,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大兴安岭里有一只长着美丽椅角的白鹿。
她聪明伶俐,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经常帮助林中的伙伴和小动物们,在这片宁静的森林中很受爱戴。在森林边缘的草原上,有一只在狼,他性惰凶狠、残暴,经常残害草原和森林中的其他动物。一日,他听说森林中有一只美丽的白鹿,就动起了坏念头,欲娶她为妻。
苍狼派遣使者来到森林,美丽的白鹿知道苍狼的残暴,断然拒绝了使者的请求,这引起了苍狼的勃然大怒,率领他的狐兵狼将杀向森林,准备强迫白鹿屈服。白鹿在林中伙伴的帮助下,凭借她的聪明机敏,躲过了苍狼的数次围捕。恼羞成怒的苍狼,开始向林中的小动物门下手,吃掉了很多的动物,糟蹋了大片的森林。
善良的白鹿看到同伴和小动物因她而无辜地被恶狼吃掉,悲痛欲绝,不忍心再躲下去了,约定在林中山崖上和老狼以死相拼。
晨曦中,白鹿看到山崖下的莽莽山林和片片白骨,不觉泪如雨下。她的泪水在山崖下汇成了一泓清泉,流淌在座边。来到崖上,白鹿誓死不从。用犄角挑死狐兵狼将无数,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苍狼逼退到崖边。白鹿对天引颈长鸣三声,声音凄凉悠远,直冲云霄,不肯屈服的白鹿纵身跃下。
这一切,披惊醒的天神后羿看到,愤怒的后羿,拉开神弓,搭上神箭射向苍狼,将他钉死在山崖上。白鹿化作了薄雾,索绕在林中崖边,被钉死的苍狼变作“苍狼石”,永远跪留在山崖上赎罪。
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林中云雾综绕的时候,人们站在山崖上可听到白鹿的叫声。用手推苍狼石,它会晃动,像是在给白鹿磕头赔罪。在苍狼石的边上有一圆孔,直通山崖下,传说那是后羿的神箭射穿的洞。居住在附近的鄂温克人将这座山崖称为“鹿鸣山”,把白色的驯鹿视为神灵而加以爱护。
蓝雪月抬头向上看那块巨石说:“它真的能被推动吗?”
造型师也仰头看:“我觉得够呛!”
陈导跟曾摄像商量了一下,便找好角度架上了摄像机,曾摄像从摄像机里看到蓝雪月仰着头的样子特别美,就对着她录了一段又拍了几张照片,陈导看到了轻轻拍了曾摄像一下,曾摄像不好意思的说:“知道了,我马上拍!”
取景后,几个人去了阿龙山吃饭,陈导选了一个比较干净的饭店走了进去,此时饭点已过,里面已经没了客人,店主看到这么多人进去,分外热情的招呼他们。
一阵寒暄坐下后,店主向陈导热情的推荐当地特产飞龙。
花尾榛鸡东北老乡叫它榛树鸡、树鸡,俗称“飞龙”。花尾榛鸡胸脯硕大,肌肉丰满,颈骨弯曲,外形有些像鸽子或斑鸠,花尾榛鸡的腿短粗,脚爪上有鳞片,因此称之为“飞龙”。“飞龙”鸟,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极为鲜美。
蓝雪月笑了:“我们从GH来,对飞龙很熟悉,所以……老板,你们店里飞龙都怎么做啊?”
老板尴尬的笑笑:“要想最大程度保留它的营养,当然是清炖了,本店有清炖口蘑飞龙汤、清炖人参飞龙汤……”
陈导有点不耐烦,因为下午还有任务要完成,便不客气的打断老板的滔滔不绝:“老板,不用说了,我们赶时间,就要口蘑飞龙汤吧,其他的菜品你看着办,一切菜品以新鲜为主。”
“好嘞!您几位稍等,我们很快就上菜,保证不耽误你们的工作。”
老板所言不虚,这家店上菜果然很快,不一会饭菜就摆上了桌,陈导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吃吧!吃完饭我们再去一趟蛤蟆山和鄂温克岩画……”
蛤蟆山,又名隐景山、蛙鸣山。位于阿龙山镇东北13公里处。整座山峰秀美奇险,山中奇岩怪石林立,青松古柏参天。在一座20米高的锥形飞石上,有一石稳落其上,其状酷似青蛙蹲于石峰之顶,其颌下的“软组织”也好似因充气而鼓满,仰望天空,神情专注,使人仿佛听到它那激越山谷的蛙鸣。
鄂温克岩画,位于阿龙山林业局南娘娘河林场55公里处,距镇区60公里,“南娘娘”是鄂温克语“阿鸟尼”的转音,意为“有画的山岩”。过去因为交通不便,故鲜为人知,现在一条新修的公路就在岩画旁经过。从南娘河林场乘车行约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走下公路前行不远,几座六七米高的悬崖立在绿树丛中,显得庄严肃穆。在崖壁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些符号,线条粗犷奔放,以暗红色为主,不知用什么颜料画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以动物的血掺进石头研成的细粉末的可能性较大。经漫长岁月风雨侵蚀,虽有的已不太清晰,但还是能看出大致轮廓。或三角形或四方形图案,还有一些人形和动物图形。如果这里是祭祀的场所,应该是人们乞求上苍保佑平安之意。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至于这些图形真正代表什么意义,就需要专家的考证和研究了。但这些岩画确给我们展示了鄂温克这个游猎民族的先民的社会风情和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