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有底气了。
所以知道她及笄议亲,他便跟母亲提起,母亲去跟祖母提,祖母当即斥责,殊不知这个时候袁家那边也相中了他,被一些官眷散了消息出去,祖母便特意诋毁徐大人。
这些他原先并不知道,因为他几乎不留意外界的流言,直到祖父从早朝上回来,斥责了祖母他才知晓。
他十分的生气,没等他去找祖母说理,祖母先叫了他过去,扬言说如果他要娶徐家女,是绝不可能。
他怒极却反而平静下来了,一句话都没有反驳,直接搬离侯府,自立门户,至于外头的人爱说什么便说什么,等此事平复,他要去拜访冷大人,请冷大人为他保媒,他要提亲。
但是没想到今日她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如今看着她站在武器前露出晶亮的眸光,他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在徐糖糖面前,他不是那个文武双全名动天下的麦公子,他这些年潜心学习,不管文还是武,让自己尽可能好起来,就是为了能够匹配上她。
但是他之前绝没想过,自己心里明珠似的人儿,旁人却是瞧不起,反倒自己这种平凡勤奋的人,被吹捧得天一般高。
如今她站在自己的面前,天知道,他心里有多不自信。
糖果儿心里还是很尴尬,因为这麦公子一直盯着她瞧,太放肆了,妹妹也真是的,怎么能丢下她溜了呢?以后都不带她出去了。
“我……我看完了,要走了。”一向端庄大方的糖果儿,在他的凝视下,竟有些无措,说了一句便要向围墙走去。
但是,方才自己是攀墙跳下,鬼鬼祟祟,莫非走的时候也要这样走吗?
她凝了凝脚步,便听得他唤,“姑娘若要离开,我带姑娘从正门出去。”
糖果儿舒了一口气,转过身来,恢复典雅端庄的态度,“多谢公子了。”
麦青华虽不舍她走,却也知道第一次正式的见面,不可唐突冒进,便施礼一笑,“姑娘请。”
他手中还拿着剑,拱手施礼的时候,剑尖向后收起,没叫糖果儿瞧着一丝剑刃。
等他转身带着她走出去的时候,糖果儿才看到那把剑,剑身幽青,锋利无比,确实是一把好剑。
心头不禁欣羡得很,不知道几时才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剑呢?
他上了回廊之后便等着她,并非一前一后走着,而是并排,麦青华没再盯着她看,怕失了礼貌,温声问道:“不知道姑娘贵姓芳名。”
“我叫徐……甜甜。”糖果儿到底是怕丢了父亲的面子,父亲刚被封了忠勇侯,但往日可是很多人轻视的。
“甜甜?”麦青华瞧了她一眼,笑意在眼底,显得温和亲切,又说不出的俊美端华,“我叫麦青华,很高兴……姑娘喜欢我的兵器。”
糖果儿故作惊讶,“原来你就是麦公子啊?久仰大名,只不过麦公子不是读书人吗?怎也练武?”
“读书是兴趣,练武是真爱。”他颇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姑娘想必也是练武之人,真希望有一天能和姑娘切磋切磋。”
糖果儿心虚笑笑,她的功夫实在够不上和人切磋的资格。
送至门口,麦青华却递上了自己的剑,诚恳地道:“姑娘是爱剑之人,宝剑赠予姑娘,还忘别嫌弃。”
这剑递到了糖果儿的面前,她才清晰看到剑身上的雕刻,不是什么别的花纹,竟是一粒一粒的糖果子形状。
她大为惊诧,“你这剑身的花纹……”
“是糖果子,我素来喜欢糖果子。”他笑着说,剑眉皓齿。
糖果儿心头怦动了几下,一种异样的情愫油然而生,觉得仿佛是有什么冥冥中安排异样。
她忍不住道:“我小名正是果儿,你这剑与我着实有缘分。”
他诧异,满眼生辉,“真的?那可真是有缘分了,姑娘一定要把剑收下。”
哪里有什么缘分?不过是我的苦心经营,我所有的武器雕刻着的全是果儿。
糖果儿很想收下这把剑,但是小女子岂能夺人所好?她摇摇头,笑着道:“不了,公子应该很喜欢这把剑,我不能要。”
她福身,明眸带着笑意,还蕴含了一抹不舍地瞧了青铜剑一眼,“希望后会有期。”
转身离去,踏下石阶,还能感觉到身后的视线灼灼盯视,她忍住没回头,却瞧见墙角处探出一颗小脑袋,可不是公主妹妹吗?
这小妮子,回去要狠狠打她的屁屁。
麦青华直到看不见她,才不舍地收回视线,但心头依旧激动得很,他真的没有想过她会来,还在墙头上偷看他。
他不去深思她来的用意,她来已经是最大的惊喜。
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他转身回去换衣裳,他要马上去冷首辅的府中求见他,无论如何要请求到他为自己保媒。
冷首辅见了麦青华,昔日两人也有所交集,但不多,冷首辅主要是和他的恩师交集。
麦青华有两位恩师,一位曾经被安大郡主赶出去,之后拜了大贤士山居先生为师,山居先生是冷首辅的至交好友,两人总是一起相聚谈论天下时局。
山居先生带过麦青华去见冷首辅,本是想举荐给首辅的,但是这小子却无心科举,无心文官,一门心思练武,想进军中去历练一番。
他那样的家世,要投军谈何容易?若他真去了,安大郡主那脾性到军中去闹一场,谁吃得消啊?
听得麦青华如此直接地请求帮忙保媒,冷首辅摆摆手,“不,这些三姑六婆的事,本官没兴趣,不过距本官所知,有一人特别感兴趣,而且已经摩拳擦掌打算行动了,此人若出马,你必定马到功成。”
麦青华一听,急忙问道:“是谁?能否请首辅代为举荐?”
冷首辅笑笑,“举荐不是不可以,但此人脾气有些古怪,他说只给那些有心报效朝廷的人说媒,你嘛,你并无心官场,也没有为国尽忠的心,只怕他是不愿意帮忙了。”
麦青华说:“不是,我也想报效朝廷,我知道朝廷今年年底会举行武状元考试,我打算去考武状元。”
“你为什么非得要走武将路线?你知道武状元和文状元的含金量完全不是一回事。”
麦青华道:“自从朝廷开科取士,不少读书人前赴后继削尖脑袋往前挤,朝廷不缺有学之士,但反观武将,这些年却有青黄不接的苗头,我知道若能考上状元,自是前程无限,但我这些年练武,熟读兵法,对武器也略有研究,若是从军或许能为如今武将青黄不接地情况出一份力,而且今上这些年已经连续升了三次军饷,就是鼓励更多的人投军,为我北唐筑建起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