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皇还是抱怨了一阵子,亏得肃王府如今人多,他也就是偶尔想念重孙子们,很快就被拉过去热闹了。
元卿凌回宫的时候,在想着,幸好他们聚在一起养老,否则,这晚年该多孤独啊。
时日飞逝,大家都渐渐习惯了孩子们不在身边的日子,老五忙碌了起来,民心所向之后,便施行新策,去了一趟现代,除了学到一堆网络用语之外,还学了一些管理国家的策略。
教育,医疗,是重中之重。
所以,国中无战事,便要开民智,兴教育,改医疗。
医疗方面,有元卿凌和元奶奶做主导。
推行教育,是真的很难。
朝廷现在还没办法推行义务教育,只能是提倡读书改变命运,让更多的孩子投入到学习去。
他颁发了条例,以孩子入学为最大功绩,一个州府,如果入学率有百分之五十,那么吏部的考核则大大加分。
他成立教育部,专门负责监督各地教育情况,制定教学模式。
兴建学校,是最艰难的一项。
朝廷没有这么多银子在全国兴建学校,通过民间募捐,朝廷和地方衙门联合出资,第一个目标,是每一个县都必须有两所朝廷开设的学校。
这是未来十年的计划,但前期比较艰难,朝廷任何的治策,颁布下去容易实施困难,尤其在教育上更加艰难。
北唐是农耕国家,虽说近些年开发经济,贸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百姓多半是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出粮食,就不会饿肚子,所以,读书是有钱人家的玩意,穷人还是耕种吧。
这主要也是因为之前读书成本太高,各州府各县都有学堂,但学费高,师资参差不齐,有钱人家会请先生,毕竟给得起束,世族大家里头,也会由公中举办学堂,学费一样很贵,且进去还都讲身份,商人子女有钱也进不去。
所以,朝廷说要让孩子们去读书,说学费比较低廉,但谁都没当回事,学费再便宜,能便宜到哪里去?还不如在家里多干活儿,多赚份口粮。
宇文皓知道困难,但是,要使得国力强盛,百姓开智是必须的事,思想停滞不前,则知识停滞不前。
宇文皓忙着,元卿凌也不见得空闲,医疗同样是重中之重。
夫妇两人忙得几乎是脚后跟不沾地,之前还说过一年能抽几回去看看孩子,现在忙起来,才知道以前说的话,都是太过于天真了。
就这么昏天暗地地忙,腊月到了。
孩子们是在腊月二十左右放假,元卿凌便去了一趟,把孩子们接回来过年,本来是要把老人家和哥哥也接过来的,但是他们走不开,医生的假期太少太少,不可能走开半月一月的。
一家人分别了大几个月团聚,自然是乐融融的,五个孩子们上学之后仿佛懂事了许多,回来就十分乖巧地陪伴爹妈。
宇文皓原先还想着等他们回来,把瓜子去了现代的事好好算笔账,但是日子过去了这么久,加上难得重逢,见到这么乖巧的孩子,都舍不得骂了。
这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过年的时候,本来是要接三大巨头他们入宫吃团年饭的,毕竟已经提前跟太上皇说了,太上皇也会回宫。
可到了年二八那天,元卿凌亲自去接,人家说不回去吃团年饭,就在肃王府吃。
最后,反而是宇文皓带着一家大小,诸位亲王带着一家大小,老明带着扈太妃他们也一同去了肃王府过年。
肃王府真是一个适合过年的地方,气氛到位,除了满园的灯笼之外,整一圈围墙上都先挂了炮仗,说是等守岁到子时,就开始燃放,孩子们自然都高兴坏了,就等着放炮仗呢。
等吃过团年饭,大家便聚在摘星楼里守岁。
摘星楼本来不大,人又多,黑衣老者大部分都蹲在围墙上,楼顶上也挤满了人,底下或喝酒,或吹牛,或争论,热闹得不得了。
孩子们和好多雪狼虎爷犬儿们一起,在外头奔跑,实在也进不来这里了,好在外头地方大,随便玩。
女眷们则在正厅里坐着,摘星楼的正厅也不大,女眷们聚在一起,把能坐的椅子都坐满了。
远处有炮仗声传来,隔壁府邸也是人声鼎沸,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息。
老明被围在人群中,说着他艰难的挖宝事件,他不敢埋怨安丰亲王,但是也想和老子儿子们有话题说,难得他们感兴趣,便说了一通。
本来是说着话的,不知道谁提议要舞剑耍拳,院子里便空出一块地方来,黑衣老者们先下场,剑法一点都不优美,处处充满了杀气,但是,竟叫人觉得无比的安心。
无上皇也和逍遥公过了几招。
当年无上皇曾经立誓,说文要超过褚小五,武要超过逍遥公,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文超过了学渣逍遥公,武超过了学霸褚小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算是文武都碾压了他们两个,臭屁了一阵子。
当皇帝和太上皇那阵子,他疏于练武,是近这一两年才练起来的,和逍遥公打了几招之后,竟上瘾了,说是要跟儿子老明打几招。
大家都热烈地看着老明。
老明的脸当场就白了。
他站起来,汗颜道:“父皇,儿臣前些日子扭了腰,御医说宜静养,不宜动武。”
“伤了?
那就正好!”
无上皇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把手中的剑一抛,自己回身拿了逍遥公的剑,“站起来,别像个娘们似的。”
老明慌忙接了剑,听得这话觉得少年时候的噩梦又开始卷土重来了。
少时,父皇总要求他文武双全,这点连他老人家都做不到,却偏这么要求他。
每年过年,父皇总会试他的剑法,只要说了这句话,他就一定被打得很惨。
老明觉得这个年过得一点都不开心啊。
好歹是太上皇的身份了,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尤其是自己儿子孙子的面挨打呢?
但安丰亲王一句令下,“打,谁都不要留情,见点真功夫。”
他只能硬着头皮上来。
“换树枝,不要用剑!”
王妃走了出来,飞身而起,折了两根树枝,拿剑去掉树叶,让他们换了手中的剑,“刀剑无眼!”
换了树枝的老明,脸更虚了,用剑的话,父皇还会手下留情不会真伤了他,换了树枝,那还有什么顾忌的?
他又不敢真打,只有挨打的份。
果不其然,上场之后,基本就是被老子抡着树枝一顿缠打,腿上,身上,手臂上,肩膀上,脖子上,头上,脸上,但凡露了空的地方,少不了是要挨几下的。
安丰亲王喝了一声,“不能留手,见真章!”
被打得浑身疼痛的老明,听得这话,狠下心来,抡起了树枝便朝无上皇的脑袋抽过去,但无上皇圆圆的眼睛一瞪,他就吓得忙收势,劈空打在了旁边的槐树上。
但这就露了很大的空子,无上皇随即缠上来,就是一顿乱抽。
无上皇是趁着几分酒意,本想试试老明退休之后武功精进得怎么样的,殊不知出手就知道他弱鸡了,和他不敢还手没有多大的关系,他是真的武功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