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说,真要过继,大家也都选几岁还不怎么认人的小毛孩儿,对过继的人家来说,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记得,才能养的熟。对把孩子过继出去的人家来说,早点送出去,感情没那么深,还能多省几年的粮食,反正是不可能把都养大了的孩子过继出去的,毕竟辛辛苦苦把人都养大了,该享受孩子的孝敬了,结果就要去孝敬别人,谁乐意?
所以,像这江家姑婆这样主动提出把一个青壮年男人过继出来的,就真的显得十分少见了。
哪怕她嘴上说的再好听说什么是心痛江兴荣没有儿子,心痛自家哥哥没有孙子继承香火,所以把自家孙子过继出来,让江家在江若男三姐妹这一辈上不再全都只有女儿,也能有个男丁顶立门户……在江家眼里,都是不怀好意。
“爸爸都说了,我们家有大姐和大哥顶立门户,不需要什么儿子来继承香火,就算是摔盆打灵以后也有林娃儿,这个姑婆竟然也好意思,说什么女婿再好,顶多也就半个儿,哪有真正的儿子好,要是过继了儿子,那才真的好,还说那罗老四都养大了,直接来孝敬爸妈,是我们捡便宜赚大了,真是讨厌死了,说真的没见过这样恶心的人,简直是真的当谁看不懂吗?还摆出一副女儿家没用,女儿不如儿子的神气模样,笑死个人了,看不起女人,她自己难道不是女人?而且那话里话外,就差没直说我们家是绝户头了,简直太过分了!二姐我跟你说,幸好你不在家,不然铁定得气死。
江三妹显然是气急了,一股脑的写得都是语无伦次的,信纸确实有好几页,显然都是兴头上来写的,没有什么清晰的条理,反正就是说了这件事情,可以看得出她的心情很是不美妙。
江若男看着眉头也皱了起来,杜娇娇并没有跟她说这一茬,难道也是蝴蝶效应?毕竟原本江若男可没有嫁给陆振军,更遑论带动江家在十里八乡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了。
过继这种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从信中来看,这个罗江氏明显是个有备而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甚至还抬出了死去的江兴荣的爷爷和父亲来说事,说他们的香火要断了,哭她可怜的哥哥连个孙子的香火都受不到,完全就是一副一定要把人塞过来的架势。甚至在江兴荣拒绝之后,还直接骂江兴荣混蛋,不认穷长辈,还说出了他不像她哥哥完全冷血无情而她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之类的话。
而且她又确实是长辈,哪怕吃相难看,一时半会儿,也没人能把她怎么样。哪怕是泼辣如江三妹,也只能写信跟她求助。
在江若男看来,这个所谓的姑婆就算是真的江兴荣的姑姑,却也跟他们一家子没什么实际的血缘关系,哪怕这老太太也许是小九九之外真的为江家着想,认为江兴荣需要一个儿子,她也不会同意。她可不愿一家人受这么一个老太太摆布,更何况,江家什么情况没有人比已经得知人物背景设定的她更了解,这样的江家,不可能过继一个儿子来,不然,到时候又将她真正的大哥置于何地?
因着这事儿,就算是那什么旧照片父亲年轻时候的八卦都不再重要了。
毕竟且不说这事儿她早就已知,便生不起波澜了,更何况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怎么把这过继的话题揭过。
这件事要怎么解决呢?江若男皱眉凝思,想来想去,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姑婆是长辈。
老话说,长者赐不敢辞,这长辈为他们一家着想,把个养大的孩子送来过继,在这时代,哪怕是外面的人或许有所猜测会有微词,但也终究会觉得姑婆是为他们好,毕竟,就算江家大姐是招赘,可上门女婿,哪能跟真正跟自己姓的儿子相比呢?
更何况,这过继来的儿子还不是外人,是自己姑妈的孙子,也是血缘亲人,肥水都没流到外人田呢!要外人来看,怎么都是江家捡了个大便宜。
听起来很可笑,可是在这年代就是这样,哪怕都已经解放了,可是人民的思想,尤其是农村的老一辈的思想认知,却依旧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
只有儿子才能传承香火,只有儿子才能上香扫坟,只有儿子才能继承家业,只有儿子才能叫做后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无后,就是没有男丁香火。
罗江氏抬出的就是这一套理论,偏偏村里那些长辈都觉得对。
江若男都能想得到,那些老一辈的,估计都会去劝她爸妈答应下来,他们甚至不会考虑江家已经有了一个招赘上门来顶门立户的女婿,女婿上门又怎样?再叫一声爸妈也没跟着江家姓。或许,这些老人还会觉得他们是真的为江家好,为江兴荣好。
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就是那些一意孤行为你好的人做出来的事情。
“咋子了?家里是有什么事吗?”陆振军已经吃完了饭了,看着江若男皱着眉头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就直接开口问了,他不是那种会不经同意就看信的人。
江三妹信里写的很乱,里面包含了一些对于江兴荣过往的猜测,算是江家比较私密的事情了,江若男也不好把信纸直接拿给陆振军看,她三言两语把姑婆到来并且要给江兴荣过继一个儿子的事情说了,并且起身去收拾碗筷。
一家人都吃完了,几个小孩儿也帮忙,江若男就一边洗洗涮涮,一边回答着整个事情。
几个小孩子不懂这种过继之类的麻烦事,他们只是好奇地追问太婆的事情。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没有什么亲戚,对于母族那边姥爷姥姥这种亲戚就更是关心在意,现在听说还有个太婆,几个小孩儿都表现的十分在意,不停追问。
江三妹的信讲的细致又琐碎,倒是方便了这时候江若男来应付这些小孩儿。
倒是陆振军听了之后劝慰她:“这事儿咱们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我相信爸爸妈妈应该会有办法的。”
这么多年,只有三个女儿,要过继早都过继了,可江兴荣不仅没有被绝户头的流言蜚语打垮,除了大女儿勉强认了两个字就没有念书,另外两个小点的女儿是硬生生供上了高中,甚至还供出了一个大学生。
这都能说明江兴荣不是一个简单的人,陆振军也从来没有轻视过自己的这对岳父岳母。所以,哪怕是这种难题,在他看来,也应该能解决好。
江若男自然知道江兴荣不是个简单人物,心里却仍旧担忧,毕竟,这个所谓的姑婆,可是真正的江兴荣的姑姑,她也不知道现在还不知情的江兴荣会怎么选择,如果真过继了……
江若男越发担忧,连回答几个孩子都显得心不在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