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爸当年去南城巡查过,有几分香火情,所以在爷爷被斗倒以后,他爸颇受排挤,自请外放出去,如今就在南城。
“十之八九。”赵老头点头,又皱眉,“既然这样,我们更是要远着她,不能再让你爸妈也拖下水来。”
白诗雨不知道,她心中的小算盘依然被人看穿,毕竟,真要论起这些谋划道道,她一个顶多有些小心机的人,哪里比得过这些曾经搅弄风雨的人物。哪怕赵老爷子还不算一个真正的政客,也非白诗雨这样的人能打小算盘的。
赵一凡也凝重的点头:“我知道了,爷爷你放心吧。”看爷爷似乎还不开怀,此刻也没什么睡意,他把搪瓷盅端过来送到他嘴边,两人喝了薄荷水,只觉果然解腻又清爽,还能提神。
赵一凡还咂了咂嘴:“甜的,张老师肯定又放了糖。”
“他们本来是苏城人,喜吃甜食。”赵老头道,“那碗夹沙肉你看他们多喜欢吃?”
又说到吃上来,赵一凡也想找个话题给爷爷开解一下,便顺口继续:“是啊,我都没想过,肉还可以放了糖这么吃,竟然还不难吃……不过爷爷,我是真没想到,江三姐居然还有这样的手艺,下次再找他们做菜,不知道还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
然而,赵一凡这次还真说错了,这道夹沙肉真不是江胜男做的。
乡下人家,多为贫苦,平时连口肉都难以吃上,琢磨这样精致的大菜就更不可能了。就像江三妹,平时做饭手艺也不差,但也仅限于一些农家小炒和简单的炖菜而已,真要做夹沙肉这种菜,别说做,以前听都没听过。
对了,夹沙肉也是后来九大碗里的一道重要菜品,在S省乡下摆坝坝宴吃九大碗,夹沙肉这绝对算是最后才上的那些所谓“上席”里的菜,是前面的凉菜和小炒都没办法比的,吃九大碗不吃到上席就等于白来,而最能看出九大碗厨师功底的,也是这些最后的上席,大概就是蒸菜汤菜一类。
所以,别说赵一凡他们惊讶,江胜男自己都惊讶。
“妈,我都不知道你还会这个!”她自己尝了后,用筷子把肉夹成小块,弄给闺女在吃,看小闺女吃得嘴角都沾上了豆沙的欢快模样,她高兴的同时就忍不住发出感慨,“这还真好吃!”
做蒸菜炖菜不像小炒,很快就完,所以最好是要弄就多弄点,只弄一两碗,不仅是浪费功夫,而且还浪费柴火浪费时间。所以不仅是给赵老头爷孙俩送了去,他们自己家里也留了两碗,大人尝个一两块后,就全部留给小孩子吃。
江梅和江林也抱着小碗在吃,不过他们可比张晓君吃得小心多了,哪怕一点点豆沙洒在碗沿上,也是要赶紧舔干净的,嘴角更是抿得干干净净,吃得小心又满足。
江家日子虽过的算好的,但这时候普遍的生活水平在那里,他们也难以像这般大口吃肉。一个个都珍惜极了。
听到小姨开口,也都抬头夸赞:“就是,小姨说得对,姥姥做的真好吃!”
“幸好我回来找妈,不然我自己还真不知道这甜的肉要怎么做。”江胜男就笑,“要我自己想的,就是干脆放点糖煮煮得了,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做。”
“吃还堵不住你的嘴。”杨九华瞪她一眼,“好好抱着晓君!”
“我知道!”江胜男给闺女擦了擦嘴,把沾上豆沙的手指直接放嘴里一抿,又道,“不过,妈,你这肯定是跟人学的吧?这也太厉害了,这么多年我们都不知道你还会这些!”
其实三姐妹还小的时候,家里肯定是杨九华煮饭的时候多,但那个时候穷,没什么好东西,记忆又太久远了,谁也记不清楚。而等三姐妹稍长大一些了,就自己上灶台了,因为杨九华也要和江兴荣一样去地里劳作——家里没有老人帮衬,不劳作就没有粮食收获。
这么多年来,杨九华下厨房的时间屈指可数,基本也就年夜饭的时候做一下,但是还是那句话,生活水平太低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江胜男感叹是感叹,可也是真好奇。
“有吃的就吃,问那么多干嘛?”杨九华眼神闪了闪,没看江胜男。
江胜男:“妈你肯定学过,我就知道!你还不跟我说,我还是不是你亲闺女了?我猜一下,是不是你嫁给我爸之前学的?”似乎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可能。
杨九华正在擦桌子的手顿了一下,然后就像平时那般没好气道:“是是是,我比你还小的时候,就在饭馆子里做过帮佣,也没怎么学过,就是看厨子做过,知道个大概的章程。”
“哦!”江胜男心道,原来是以前做帮佣学的,那个时候哪有什么帮佣,估计就是奴婢之类的,怪不得她妈从来不说。
她闭紧嘴巴:“好吧,我知道了。不过,妈,我可不可以跟你学些啊?”
杨九华皱眉:“我能教你啥,你一天天的不去教书了?”
江胜男嘻嘻哈哈,一旁的江盼男看着都十分无语,忍不住笑着出声:“三妹,就算妈要交,这也肯定得先教我啊,哪有你先来插一杠的?”
“是是是,是该先教大姐!”江胜男也不恼,笑着连连点头,毕竟大姐才是招婿入门顶门立户的人。
杨九华一甩手中的抹布:“去你们的,还学这个学那个,你先给我弄这些好肉好菜来再说!”
这些日子以来,外面的风波是愈演愈烈。
以前搞什么生产合作社吃大锅饭啥的在这边没有搞得起来,毕竟太过闭塞,可现在虽然没有说吃公社食堂大锅饭,但对于肉啊啥的管控也严了,以前家禽家畜随便养的,现在据说都不行了。
不仅限量,多了那吃的猪草都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而且喂了还不能随便杀。得等到公社来验收大部分充作公粮运到供销社去,剩下的才是自家的。
当然,物资紧缺的年代,基本也剩不下什么了。而且,喂得越多到时候上交的就越多,谁愿意白干活啊?
或者还有种说法,都是共产主义,一切都是公有的,还想私留,那不是资本主义作风吗?不行,绝对不行,得挨批,得好好斗一斗。
听说外面几个公社都已经这么干了,他们公社还顶着,相对而言还好一些,但是那些传言还是大大打击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出于警惕,也怕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五类,虽然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强制建公社食堂吃大锅饭不留私产,家家户户也都还养着家禽家畜,可却到底是跟以前不一样了,毕竟大环境限制下,什么都没以前那么方便了,以前随便的交换到现在也都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了。
想大鱼大肉比以前更困难了。很简单的原因,农村人喂得鸡鸭猪,全都给上交了,最多自己能分个一星半点儿的,其余的就要凭钱票到猪肉厂去买,而农村人除了种地,哪里还能有啥多的钱票来源?所以自然就更吃不起肉了。
故而杨九华才会这样说,不过也仅仅是一时恼了,毕竟江家的条件也在这里,相对而言比更多的农村人来说好多了。
“知道知道!”江胜男眼珠子一转,“那下次我要是再有好东西就过来找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