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立刻发现自己给江海宁和许正扬出了一个难题,忙吧话题转到目前现实问题上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许正扬望着舷窗外的津城市貌感叹道。
“哟,许正扬,又感慨万分啦!快看,和义德技校大楼,还有格瑞德厂区!”江海宁指着俯瞰下去依稀可见的和义德集团的部分高大的建筑物大声说道。
“哎,是啊!还有远大公司,看上去跟咱们的和义德距离也就是半米远呢!”张晓峰惊呼道。
“是啊,凌绝顶一览众山山更小,登高处眺望远景物益近。和义德跟远大近在咫尺,可刀枪并举,狼烟遍地。”许正扬踌躇满怀。
“许正扬,又诗性大发了吧!不过,登高远望能够给人以清心明脑的启迪。说吧,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远大势头正猛,不可与之迎头死战。避其锋芒,击其薄弱。晓峰,你认为当下远大的软肋在哪里啊?”许正扬把目光投向张晓峰。
“刘伍调兵遣将,煞费苦心地布局,目的只有一个,速战速决,想一举把和义德的模具市场夺过去。一口吃个胖子,急功近利就是远大的软肋。但远大模具的质量我是了解的,据我关系不错的朋友透露,售后服务成本几乎占整个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果远大模具销售呈现上升态势,必将加大生产投入成本。萝卜快了不洗泥,在远大模具没有可靠质量的情况下,售后服务问题必将更加层出不穷。我敢断言,不出两个月,刘伍就会收敛攻势,处于守势。”
张晓峰摸准了刘伍的砝码。远大虽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可客户是不领情的,当面可能是兄弟长兄弟短的甜言蜜语,可真到了实际上,他们也不会领情于刘伍,毕竟模具的质量保证是王道。
“嗯,质量问题是远大近期所无法改变的,但愈是在这时候,咱们和义德更是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有质量问题的模具出厂。晓峰,在远大模具销售市场的核心地区,咱们和义德模具要打出“和义德模具见证精工细作的优良品质”的旗号,让客户对远大与和义德的模具质量有个鲜明的对比。货比三家方见优劣嘛!”江海宁面对远大存在的严重缺陷,给张晓峰支招。
“海宁姐说的太对了!我打算在远大模具质量成堆的时候,开一个和义德模具展销会,把咱们的口号喊出去,给远大模具致命一击。”
“晓峰,你是不是有些下手太重了。记住,穷寇莫追,狗急了跳墙,刘伍毕竟是昔日的老领导,做事要掌握火候与分寸,给刘伍留个情面。远大这个巨无霸财大气粗,实力雄厚,挨个一刀两刀的不会毙命,给他们一个教训就行了。就像卖东西一样,没有个质量差的东西比着,好东西的优良品质也展现不出来不是?”
许正扬做事一般不会赶尽杀绝。在现今这个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合规合法。在商场上,虽说没有永久的友谊,只有永久的利益,可山不转水转,事业上的冤家对头终究要见面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个社会,大抵就是如此,凡是不可不认真,但又不可太认真,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和义德未雨绸缪,而远大也在积极备战。诸伟腾给了刘伍很大的自主权,这让刘伍再次感受到了王者归来的自豪感。他首先换掉了个别业绩很差的销售人员,表面上对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几个片长也被换防调往偏远地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威势震慑了远大的销售队伍,他们不再敢对这个外来和尚的销售部长刘伍指手画脚,只好低下头来乖乖地做事。
刘伍趁机把隆达的几个心腹调到了销售部,其中就有妹夫季士庆。用刘伍的话说就是,他季士庆在远大技术部再干,也干不过李裕珑,倒不如到销售部来,干上个三年五载,不怕腰包鼓不起来。季士庆思虑再三,觉得姐夫说的有道理,李裕珑现在在诸伟腾面前正红,与他季士庆俩个人也是面和心不合,何不到姐夫管辖的销售部工作,一来有钱赚,最重要的是有姐夫刘伍的庇护,工作要比在技术部顺心的多。
刘伍单独与王坤一谈了话,说远大销售形势马上就要一片大好,生产是销售的后援补给线,希望王坤一把模具的生产与质量工作做好。只要他刘伍在远大站稳了脚跟,这一班隆达的老臣们才会有远大的前途。
王坤一随声附和地答应着,心里却在想,生产工作倒不是很难,只是模具的质量难有保证。因为自诸伟成后期,一线员工的素质就开始下降,到今日只能是苦苦支撑尽力而为了。
王坤一自来到远大就任装配车间的主任后,也想大干一场,把格瑞德一些好的风气和管理经验慢慢渗透到车间平时的工作中。可如今装配车间的人员素质不同于许正扬在远大时的技术水平,几个技艺精湛的老员工,如高利民、李伟涛,合同到期之后,已陆续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李伟涛去了和义德,高利民与几个关系不错的年轻人单干开起了小厂子。
王坤一几次打电话给徒弟杜长春,意图再次劝说爱徒来远大,包他有官做,有钱赚。没想到杜长春好言相劝王坤一迷途知返,如果回到和义德,江总和许总既往不咎。气得王坤一大骂杜长春,说白白浪费了他几年的心血。至此,王坤一与杜长春的师徒缘分算是画上了句号。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兵这仗可怎么打?王坤一只好卧薪尝胆地在车间内部培养自己的人了。没想到根基未稳,姐夫的姐夫刘伍就来给他下命令,这叫他王坤一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啊!唉,听天由命吧!王坤一竟然有些后悔贸然离开和义德了。
要想把远大模具的名气叫地更加响亮,就要找媒体大做宣传,于是刘伍找到了《津城晚报》的社长付立新,拜托这位在津城报业传媒界号称“一支神笔”的蓟县老乡给远大写一篇报道,欲在“五一”前夕把远大销售总攻势的前奏添些神韵,以便在即将召开的联谊会上收到最佳效果。
《津城晚报》的副主编刘逸群自去年九月份就调到市电视台去了,“青年才俊”栏目如今已经改版成为“津华风云”,张真任组长。见这位在津城零售业界名气大噪的老乡刘伍到访,付立新热情地接待了他。
当刘伍说出来意之后,付立新心下暗暗为难。自己自任总编以来,很少再在晚报上露脸。除了市领导指示的重要任务需要亲为之外,有什么事付立新都是安排下边各处室的主管编辑负责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