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既哭儿子,又怜自身,哀哀的几乎喘不上气来。杨万财躺在那儿,这一段时间已经把前因后果想个明白,眼见身边这妇人哭得凄惨,虽是初次相见,并无母子感情,还是心中一惨,他缓缓伸出手去,正想唤起杨氏,门外脚步沉重,一个黑胖胖的大汉腾腾地闯了进来,人还没进屋便急吼吼地道:“杨大娘,阿呆的病可好些了么?”
这胖子姓薛名良,绰号臊猪儿,与丁一浩感情最好,丁一浩自幼腼腆木讷,时常受人欺负,都是胖子薛良给他撑腰,两人不是兄弟情同兄弟。昨日丁二少去城东曲画馆,宿在姑娘那里至此时方归,薛良驾车相随,一直牵挂着自家兄弟的病情,这时侍候他回来,刚刚卸了马车便匆匆赶来。
杨氏流泪道:“小良,浩儿他……”
杨氏还没说完,薛良已喜道:“阿呆,你醒了?这一整天的可急死我了,你醒了就好。”
“什么?”杨氏泪涟涟地抬头,一见儿子果然睁着眼看着她,不禁又惊又喜:“儿啊,你还活着,你还活着,我的儿啊……”
杨氏喜极而泣,一把将杨万财搂在此怀里。杨万财被她搂在怀里,想起自己幼失枯恃,浑浑噩噩得的这半辈子,心里不由一酸,下意识地便唤了一声:“娘……”
这一声娘,叫得无比辛酸,也不知是在可怜这一生苦命,又失去了亲生儿子的杨氏,还是想起了自己那连面目都已记不清的亲生父母
(), 丁一浩死了。这消息在九进九出的丁家大院传开后,连一圈涟漪都没荡开。尽管丁一浩的身世,在丁家是个避讳的话题,可是老庄户们还是知道一点当年旧事的,他们只是轻轻叹息一声,嘟囔一句:“这可怜孩子,死了也好,死了也好,早死早投胎啊……”
丁一浩又活了。这个消息在比一个庄子还大的丁家大院里还是没有引起一丝轰动,只是这回连不太清楚他身世的人都说:“这个丁一浩,还真是人越贱,命越硬,也是呢,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倒是那位丁二少,从曲画馆回来,宽了衣,泡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喝着上好的参汤,听说丁一浩死而复生的消息后,大笑三声道:“这个小子还真是能挺。听说假死过的人,都会去奈何桥上走一遭,能记得些阴间景象,应该把他叫来说给我听听才是。”
屋外滴水成冰,他的房间里却是温暖如春。房中有内藏式的大铜鼎,里面有无烟的兽炭发出阵阵热流,穿着宽松的薄袍仍然感到热流扑面。一个穿着绮罗秀衫的侍女正坐在他的大腿上。这丽人一身窄袖春衫,把那隆xiong细腰的美妙曲线衬托得凹凸有致。
她本有七八分姿色,再巧施铅华,穿着得体,立时便显出十分颜色,丁二少搂着她软绵绵香喷喷的胴体,淫笑着在她鼓腾腾十分壮观的xiong围子里掏了一把,那女人春情荡漾地瞟他一眼,吃吃地笑起来,笑得xiong前蔚为壮观的波涛起伏不已。
不过丁二少昨夜折腾了一宿,已经被曲画馆的红姑娘们吹箫弄月的淫巧功夫榨空了身子,一时却提不起上马驰骋的欲望。叫丁一浩前来问话的说法,他也只是说说,丁家大院九进九出,越往内越豪华,门子、仆役、长工、短工、下人、内院执役、外院执役,三六九流,分得清清楚楚。丁家大院阶级分明,壁垒森严,一个小小的外庄仆役,哪有资格登堂入室到内庄见他。
丁一浩醒来后,高烧便奇迹般地退了,只是身体虚弱,外院执事开恩,放了他两天假休息。这两天,丁一浩每日游走于丁府上下,许多只存在于记忆中的人和物都渐渐熟络起来,他已经适应了眼前这个身份,能够很好地利用原来那个木讷胆小的丁一浩的身份来掩饰自己的真实存在,可他的心却是燥动的,一直在盼望着能找出与原来的丁一浩不一样的出路。
他不是一个xiong怀大志的人,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一向是他座右铭,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做个贱役家丁也能坦然受之。在这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时代,一个人下人、一个家奴贱役过的日子,根本不是一个现代的普通人所能想像的,他想跳出这个圈子,可他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方一片光明,却找不到一条自己能走的路。
从继承来的记忆里,他知道了自己隐晦的身世。前世的他在基层工作几年,换了几个社区,也看到过、听到过许多狼心狗肺的父母的事:让智障女儿吃泔水的混蛋父亲,把前妻留下的才五岁的儿子打到骨折又给他嘴里灌沸油往死里折磨的亲爹,怕拖油瓶耽搁自己再嫁、给亲生儿子喝农药的禽兽母亲……
可是那些禽兽的坏,平时就写在脸上,而丁老爷呢?同样都是他的骨肉,他对一个能父慈子孝,对另一个却视若路人,原因仅仅是一个嫡一个庶,一个是他门当户对的正妻生的,另一个却是他酒后失德欺侮了别人的结果,一个是他传递香火的种儿,另一个是他这种斯文体面人的羞辱,这人还真是“爱憎分明”啊。
落到这步田地,他该怎么办呢?这个时代的他,几乎没怎么离开过丁家大院,外界的消息,大多是听府上的执役们说的,从他们口中了解的有限的资料分析,这个世界与他所熟知的历史是不尽相同的,地理上,大宋北方也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东面是大海,西方也是大大小小的西域小国和游牧部落,但是细节的发展却不相尽似。丁一浩怀疑,是不是有人穿越到了有史记载的历史朝代之前,多多少少的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变化和历史发展,所以才弄得有点似是而非。
不过这对眼前的他来说,都不是主要问题,既使能提前知道一些世界大势的发展,那演变也是数百年间的事,无助于改变他的现状,他现在只是丁家大院里一个低贱的下人,顶多能活一百年,这就是他无法改变的现状,哪怕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下午,冬天的太阳有了些许暖意,丁一浩逛到了一个僻静的小院儿,他思索了一下,想起这里是丁府中针娘织布裁剪的地方,便想转身回去。一转身的功夫,恰好瞧见前面拐角廊下面对面地站着两个人。丁一浩站住脚,搭眼望去,从背影看,那颀长的背影有些熟悉,一领青底竹花纹的棉夹袍,五彩夹丝腰带上挂着一方碧绿晶莹的美玉,头戴貂裘皮帽,仔细一想,记起这便是今世自己侍候的那位丁二公子,丁一浩的唇角不禁露出一丝苦涩的意味。
丁二公子前面,是一个月白衫子细罗裙的ShaoFu,这ShaoFu大约十七八岁年纪,穿着月白色对襟长衫,外边又罩一件碎花布的比甲,大冬天的里边一定应该是穿着棉衣的,可不知是因为衣裳剪裁得体,还是天生丽质难遮掩,系着一条细细梅花结带子的腰肢偏就显得袅袅娜娜,那一头乌鸦鸦的青丝上插着一支普通的木簪,布衣钗裙,全无半点儿雕饰,可是娉娉婷婷地往那儿一站,让你看到了便觉有一股水灵灵的鲜气儿要沁进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