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封时间2009年6月14日天气晴地点富士山半山
萧晓:
你一定猜想不到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给你写信,现在的我正坐在富士山半山腰五合目上的咖啡屋里,越过身边的木窗向远处眺望,千沟万壑遍布其间,崇山峻岭尽收眼底,山间云雾迷漫、千变万化,山脚下几个淡青色的湖泊时隐时现、似幻似真,眼前的一切就犹如一幅泼墨山水。而我身后就是白色的富士山顶,它就像一个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的巨人一般,伸出双手把我们揽入它宽阔的怀抱,大自然的壮美让人不由心生畏惧。
今天一早我们就离开了箱根开始上山,天气终于转晴了,六月的日本已经有些炎热,但是山行渐远,空气逐渐稀薄,从车窗里吹来的山风也变得有了几许凉意。阳光下的富士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硕大而健壮的富士山褪去了恐怖阴森的面具,开始露出它原本的面目,显得坚实质朴而又平易近人。一路上山路崎岖,车子缓缓的行驶在盘山道上,两边是绿意盎然的树林,远离了世俗红尘,四处安详而静谧,就如同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而终年被白雪覆盖的山顶犹如神话故事里的天宫仙境一般,看似就在头顶却又遥不可及。到了半山腰的五合目,就已经是车行道的尽头,我们下来开始步行,最开始登山道的两侧都还略有绿意,但是越往上走,山体开始变得越荒芜,已经看不到任何的植被,如此近距离接触,终于可以清楚的看到白雪覆盖下不时坦露出来的由黑褐色的岩石和沙烁组成的山体,时刻提醒着我们富士山终究还是一座活火山,在它坚实厚重的山体里本来就有着一颗沸腾火热的心。我们本来就不是职业的登山者,也没有想过要登上山顶,仅仅往上攀登了一会我们就返回了五合目。
回到五合目后,令我惊喜的是在这里竟然有邮局,据说还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一个邮局,于是我就找了现在所在的这个咖啡馆坐了下来,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心情寄给你。人生本就如同一次漫长而短暂旅行,穿梭在光影交错的时空里,无数的碎片拼接起一幕幕深刻的回忆,风景无谓好坏,行程无谓始终,令人牵绊的只是那个远隔重洋的你。我可以告诉你我最真实的心境吗?此时此刻我心里满满的都是你的面容、你的身影、你的呼吸,我既满怀欣喜又苦闷不安,试问本来就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心间如何能背负得起同时对两个人的思念,我没有两全的能力,只能选择放弃,把仅有的空间都用来填满你。
特意选了一张印有富士山雪景的明信片,夹在信中一起寄给你,希望你喜欢。
祝安!
沈岩于富士山五合目草
第四封时间2009年6月15日天气晴地点京都
萧晓:
都说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最纯粹的日本,直到今天走在京都的街道上,我才有了深刻的体会。京都没有了东京和名古屋的繁华和嘈杂,给人的感觉很安静和从容,街道上不时走过身着和服的当地女子,精致的和服加上小幅的步伐以及微躬的身姿,让人第一次感受到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承。整个京都几乎没有几处高层建筑,所有的建筑物的风格都比较统一,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纯粹的日本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京都也是目前全世界中国汉唐风格建筑保留得最好的城市,当年梁思成先生博大的胸襟和悲悯的人文主义情怀,避免了京都和奈良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遭受战火的涂炭,确实不只是为日本,也是为全世界的人民做出了卓越而无私的奉献。
今天上午我们到访了久闻大名的二条城和清水寺。二条城就是整个德川幕府时代的缩影,进入其间,踩着白色沙烁的传统地坪,满目都是精美的绘画和雅致的庭院,流连其间,我深深的被它古朴幽静的气质所吸引,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几百年之前的幕府时期,时代变迁,兴衰交替,一个王朝落寞的背影总是让人不禁嘘唏万分。清水寺也是京都众多的寺院之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坐落在半山之间,从小路拾阶而上,别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意境,著名的清水寺舞台巍峨地耸立于陡峭的悬崖上,目之所及,山林锦绣,风景绝美,日本著名的格言“从清水舞台跳下去”的出处就在此处,来形容人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情,我在舞台前驻足颇久,想着自己的心事,如果说现在的我也面临着重大的决定的话,那么这个决定就是我内心深处对你不可抑止的爱慕和思念,无论我们之间未来有着什么样的结局,此刻我的心情就如同这句日本格言里一样的毅然和决然。
中午在金阁寺仅匆匆一瞥之后,我们去了京都西郊的岚山,当年***总理旅居日本时,也曾多次到过岚山,并留下了传承至今的诗文。走在岚山的枫松小道之中,近处溪水潺潺,鸟鸣阵阵,远处峰峦为翠,雾气升腾,清风徐来,凉爽惬意,不觉幽静出尘。在这个曾经留下伟人足迹的佳处,我不禁在想,其实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几千年以来颇有渊源,远的不说,且说近代中国推翻封建王朝的民国先贤们或多或少都曾得到过日本友人的资助,但是侵华日军也曾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也许对于日本来说,渊源博大的中华文明是他们心中永远景仰和不可逾越的巅峰,因此在无数个历史时期总是不惜一切想来征服身边这个的巨人,却终究还是未能达成,但是回想如今之中国大陆,中华文明的传承几已举步维艰,是不是真如很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崖山之后真的已再无中国了呢?我想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答案。
祝安!
沈岩于京都草
第五封时间2009年6月16日天气阴地点大阪
萧晓:
转眼日本之旅就已经接近尾声,今天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在这个充满了商业气息的繁华都市里,感受着日本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氛围。大阪在日本属于关西地区,无论是人文气质还是风土人情,和东京所在的关东地区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关东人一般严谨温和,而关西人大多热情奔放。也许正因为如此,大阪这个城市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异国的游客来说,让我们感觉比之前所到之处要多添了几分温情。
今天一早我们就到访了大阪古城以及古城中的天守阁,大阪古城是丰成秀吉耗尽毕生心血的建筑。经过了好几次战火的洗礼,古城中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经不复存在,但古城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高大厚重的石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石墙上还残存有焦黑的战火焚烧之后的痕迹,站在气势恢弘的城墙之上,仍可怀想当年日本战国时期兵临城下,两军对垒,枪林箭雨,剑拔弩张的激烈战况。天守阁里展示着了一代枭雄丰成秀吉辉煌却又落寞的一生,我看着画像里矮小精悍的丰成秀吉,想像着他当年他从一介平民到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这是多么波澜壮阔的人生。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丰臣秀吉建立的不可一世的王朝最终还是被另一位巨人德川家康开创的幕府时代所代替,让人不禁感慨不已。大阪古城可以说是日本所有的古代建筑中最气势磅礴之所在,对比起很多宏伟壮观的中国古代建筑,大阪古城也许并算不上特别的出众,但是在日本的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一脉相承民族文化的魂灵,我觉得这一点也许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稍微欠缺之处吧。
下午我们没有再去游览其他的景点,就四散在大阪繁华的商业区里自由活动,大阪无愧是日本工商业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到处商场林立,鳞次栉比,街道上也是人潮涌动,川流不息。由于时间太短暂,繁华的大阪让我实在来不及逐一去领略,给你挑选了一样礼物之后就找了一家日本餐馆,品尝了一下著名的日式铁板烧料理,试过之后顿觉名不虚传,肥美的和牛和新鲜的海鲜经过厨师精心的烹制之后,入口香浓爽滑,刺激着我们的味蕾,再配上淡雅的日本清酒,让人大快朵颐。对于像我这样的饕餮客来说,能够一尝最地道的日本美食应该也算得上不留遗憾了,但是我却在想,如果能和同样爱好美食的你同游共赏,想必才能算得上是完美至极。
明天就将启程回到香港,我很可能会在香港再多停留几天,这封信也算是对这段难忘旅程的一个终结吧。其实在这段日子里,我心中一直有个念头在千回百转,就是不知道何时再有机会能与你重逢。
祝安!
沈岩于大阪草